APP下载

中国老龄化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分析

2018-05-21李晓萌

科学与财富 2018年7期
关键词:面板数据区域差异人口老龄化

摘 要:本文选取老少比作为测度老龄化程度的主要指标,运用2002-2013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各区域的老龄化水平都呈上升趋势,但整体的水平及上升的幅度有较大的差异。人均GDP、和死亡率对老齡化程度存在的正影响,死亡率对老龄化程度存在负的影响,文盲率对老龄化程度未见反向影响影响。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少比;区域差异;面板数据

1 模型构建及说明

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成四类: 人口发展因素、教育发展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和社会发展因素。人口发展因素包括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预期寿命等; 教育发展因素主要是指文盲率; 经济发展因素包括人均 GDP、医疗卫生条件等; 社会发展因素包括城市化率、人口密度、人口迁移率等。

模型式中Y代表老少比,X1代表实际人均GDP,X2代表出生率,X3代表死亡率,X4代表文盲率;i、t分别代表截面个体和时间;老少比通过65岁以上人口数和15岁以下人口数之比计算得来,文盲率通过15岁以上文盲数与15岁以上人口数之比得来。本文采用的是2002-2013年29个(不包括重庆市和西藏地区)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 模型确定

首先采用F统计量检验应该建立混合回归模型还是非混合回归模型,如果p>0.05,则选取混合模型;p<0.05,继续做Hausman检验确定应该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还是个体随机效应模型,若p>0.05,选取个体随机效应模型,p<0.05,选取个体固定效应模型。鉴定结果表明全国范围适用个体随机效应模型,东部地区适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中部地区适用个体随机效应模型,西部地区适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3 模型回归结果

回归结果显示文盲率对老龄化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剔除了文盲率这一因素,只使用其他四个变量来构建模型,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调整R2=0.77,F统计量值为383.27,p=0.00,说明回归方程设定合理模型的拟合度较高。人均GDP的回归系数为33.06,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人均GDP的增加,将带来老龄化水平的上升,对老龄化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这表明,老龄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这并能说我们不需要关注老龄化的问题,首先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首要问题,经济的发展带来较高的老龄化水平,而老龄化对经济的发展有抑制作用,如果不对老龄化加以控制,经济的发展将会受到的阻碍。另一方面,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到一百年,比如法国115年,美国60年,德国40年,而中国仅用了18年,在未成为发达国家之前就已进人了老龄化社会,属于“未富先老”,处理好老龄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就更为必要。

出生率的回归系数为-3.52,,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出生率每增长1%,老龄化程度将降低3.52%,死亡率的回归系数为10.80,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死亡率每增加1%,老龄化水平上升10.69%。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这表明自然增长率对老龄化的影响为负,即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老龄化越低。本世纪初我国进人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三低”人口增长模式。自然增长率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难以扭转的,所以只能通过提高出生率来减缓老龄化的进程,可以看出我国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原理所在。

分别对东部、中部、西部进行研究,回归结果汇总显示为表四,从表中可以看出,东中西三个区域影响老龄化的因素以及影响大小都是不同的,在东部地区,影响因素有人均GDP、出生率和死亡率,人均GDP对老龄化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死亡率,出生率的影响相对较小,而文盲率对老龄化无显著影响;中部的情况与东部基本一致,不同点在于各参数的影响力度比东部小一些。与东中部相比,死亡率、出生率和文盲率对西部并没有产生影响,人均GDP对西部的影响大于东西部,综上所述,人均GDP和出生率是老龄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人均GDP是正的拉动影响,出生率是负的抑制作用。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要想减缓老龄化进程,必须得从提高生产率来实现。

5 研究结论和启示

本文研究结论表明: 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非均衡空间分布特征,地区差异明显,各区域的老龄化水平都呈上升趋势,但整体的水平及上升的幅度有较大的差异,并且呈扩大趋势。人均GDP、和出生率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对老龄化程度均存在正的影响,死亡率对东部和全国层面老龄化程度存在显著的负的影响,文盲率对各个层面老龄化程度均未见反向影响效果。

第一,经济不断发展,低死亡率这两点是不可逆转,不可改变的,而随着人们生活成本和压力的增大,生育意愿是逐渐降低的,这就引起较低的出生率,从这三个方面来看,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性问题,老龄化加剧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工作群体难以抚养庞大的老年人群,加快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第二,出生率是影响老龄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东部地区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较早较为严格,因此老龄化形势也相对最为严峻,出生率是唯一个存在改变空间的因素,我国应坚持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以更好的应对老龄化的问题。

作者简介:

李晓萌(1993—),女,山西运城人,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统计.

猜你喜欢

面板数据区域差异人口老龄化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国城乡居民财产分配现状及区域差异研究
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区域差异分析
滇中产业新区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
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城镇化、商业化与农村金融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