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旅游业”发展模式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8-05-21李民田

科学与财富 2018年7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互联网旅游

摘 要:随着世界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旅游业"的模式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未来的发展模式的思考,提出了关于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提升旅游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旅游;发展模式;对策

1、传统旅游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旅游人数持续增长、旅游收入日益增多、旅游消费规模迅速扩大、旅游模式不断创新发展。但我国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旅游市场秩序管理混乱、旅游产品结构的单一、带薪休假制度的不合理、旅游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传统的旅游模式由于受到时空因素的影响,不能快速准确地把信息传递给旅游者,而互联网信息传播点对点的特点正好巧妙将这道题解决。“互联网+”行动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走“互联网+旅游”发展模式对旅游业发挥综合优势和带动作用,利用互联网促进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变革,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快速转型升级。

2、“互联网+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可行性

2.1国家政策支持

在“互联网+”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互联网+旅游业”的发展政策,有利于传统旅游业的升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发展“互联网+旅游”,积极推动在线旅游平台企业发展壮大,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进行互联网金融探索,放宽在线度假租赁、旅游网络购物、在线旅游租车平台等新业态的准入许可和经营许可制度

2.2旅游信息交流的低成本高效率

传统旅游模式过程繁琐复杂,但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至线下),即线上消费、线下体验的方式,旅游相关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自主、互动、实时的服务;旅游者也可以通过携程、途牛、艺龙等在线旅游企业,自主方便快捷地搜索的旅游景区,预订景区门票以餐饮、住宿等需求,既节省时间和成本,又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所以,“互联网+旅游”模式,对发展旅游业明显的优势就是旅游产业信息交流的低成本和高效率。

3、“互联网+旅游业”发展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3.1传统旅游业还未与互联网完全接轨

因为旅游企业对“互联网+旅游业”认识不足。部分旅游企业信息化意识不强,对旅游网站建设重视不够,忽略了旅游网站能带来的潜在收益。或仅注册一个旅游网站,并未将核心业务流程、客户管理关系等发展到互联网上,没有完全实现旅游业的规模化、网络化经营。也就是说的传统旅游业还未与互联网完全接轨。

3.2旅游信息系统功能不健全

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旅游信息系统功能仍不健全。旅游网站上发布的信息简单,功能简单单一,定位面小, 信息更新慢、缺乏个性化服务。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不能建立有效的网络协调机制,无法有效构建高效的旅游信息共享平台。

3.3互聯网交易存在风险

在“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业网络交易存在风险。据调查显示,个人隐私安全的制约、支付安全性不高、旅游信息真实性差以及旅游者个人信息泄露等因素都会制约旅游业在“互联网+”中发展。

2.4旅游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

“互联网+旅游业”发展模式要求从业人员涉及旅游、信息网络、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综合性知识和能力。目前既熟悉旅游业务,又精通互联网技术及相关行业技术的人才仍严重缺乏。

4. “互联网+旅游业”发展模式的解决对策

“互联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状况,采取积极的解决对策,逐步完善旅游业市场管理体系,改变传统旅游经营模式,加快“互联网+”行动促进传统旅游业转型升级。

4.1转变传统旅游经营观念

各旅游相关企业注重加强对“互联网+旅游业”发展模式的认识,积极探索利用信息系统整合各种旅游资源,转变传统的经营观念。有效实现旅游业内部食住行游购娱等部门推广电子化、信息化和系统化,丰富其运营方式和营销手段,培养和引导用户的消费观念,培育顾客的忠诚度。

4.2完善的旅游信息系统

建立稳定的旅游信息数据库,保证内容丰富、实时更新动态。例如:旅游咨询服务、旅游线路发布动态信息、酒店住宿预订、在线论坛等内容的旅游信息数据库,确保旅游信息全面、及时、准确,满足游客的需求。其次,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旅游企业的信息系统必须创建独具特色又具吸引力的功能。通过集成游客信息,准确了解游客的兴趣偏好,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根据游客的消费档次、旅行时间、兴趣爱好等设计智能化的旅游路线;建立网上游客超市,方便游客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旅游项目进行自由选择和组合。最后,建立旅游信息共享平台。旅游企业应通过互联网联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实现各区域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打破地域的限制,提升旅游企业的网络化经营。

4.3保证互联网交易安全

通过打造安全的互联网体系,为其旅游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通过法律法规、特殊防范手段和强有力的监管系统,保证网上交易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4.4培养旅游信息化专业人才

在“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业发展离不开旅游信息化专业人才的支撑。通过建立有效的人才机制,将高素质的信息化专业人才安排在关键岗位上,提高旅游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积极建立与旅游高校校企合作之路,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满足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整体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快旅游业在“互联网+”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敏,江丹丹.论我国旅游业在“互联网+”中发展的可行性初探[J].东方企业文化,2015(3).

[2]唐建.应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扬州旅游产业的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14(11).

[3]马卫,李俊楼.移动互联网时代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思考电子商务[J],2013(5).

[4]叶娅丽.互联网经济与旅游业的融合分析[J].中国商贸,2011(29).

作者简介:

李民田(1980.03-)男,汉族,河北保定人,党员,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管理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互联网旅游
旅游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