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中的生物学板块的研究
2018-05-21杜三盼
【摘要】生物科学素质是当代人所必需的一门素质,小学《科学》课程是针对当代中国小学生开设了主要以培养科学素质的课程,本文针对小学《科学》课程中生物部分的分布、设计做出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以探讨《科学》课程对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生物 《科学》课程 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134-02
科学素质一般包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的能力、具备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须的科学思维和方法、与自然界和睦相处的生活态度等。科学素质对于当代人来讲,对于个人的心智发展、职业发展和个人终生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对当代人的科学素养的培养非常必要。现在的小学《科学》课程便是为了完成这一目标而设定的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小学课程设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科学素质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科学》课程里生物学的分布情况
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014年版《科学》科学课本共有6册,从3年级开始到6年级结束每个年级分上下两册,每个学期一册,每册包含4个部分。
《科学》课程一个有32个部分,与生物有关的部分共有10个部分,占比31.25%。
二、包含的生物学内容
《科学》课程包含的生物学内容主要包括植物学、动物学、人和人的生活、工具的应用四大部分。
1.动物部分。“动物的生长周期”章节通过饲养蚕观察蚕的生长来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新的生命”章节通过观察鸡蛋来了解动物的卵,通过观察青蛙卵和鸡蛋的孵化过程来了解动物的孵化,最后导出动物繁殖的方式;“生物与环境”章节先通过蚯蚓的实验学习动物对环境的选择性,然后学习食物链和食物网,通过做一个生态瓶通过生态瓶实验来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最后学习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生物的多样性”章节通过调查校园动物的多样性了解动物的多样性,学习了自然选择的初步知识,最后学习了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2.植物部分。“植物的生长变化”章节先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种子,然后种植凤仙花的种子,观察并记录凤仙花的生长过程;“新的生命”章节观察植物的花、果实、种子,然后学习种子的传播方式,以及种子的萌发过程;“生物与环境”章节通过绿豆芽的发芽实验研究种子发芽对水的需求;“生物的多样性”部分通过调查校园植物的多样性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学习了自然选择的初步知识,最后学习了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3.人和人的生活。“我们的身体部分”章节先通过观察身体来讲我们身体的结构,再通过观察我们的运动了解我们的身体是怎样工作的,之后了解食物在我们体内转移的途径,最后学习人体器官如何互相协作的;“食物”章节学习了食物的分类、食物的营养、合理的饮食,食物的变质和食物包装的信息;“生物的多样性”章节中“相貌相异的我们”这部分通过相貌观察来了解人的差异。
4.工具的應用部分。主要讲解了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应用。
三、《科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的核心便是让学生养成“提出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实验探索式思维,因为实验是现代科学的基础,同时也是生物学的基础。《科学》课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来了解生物的特点,这是所有科学的第一步,及感官的观察,例如“植物”一章,为了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特点,先让学生观察大树。科学起步于观察,然后发展于问题,同学们有了观察的意识,进而就要让他们有提出问题的意识,例如“种子发芽实验(一)”一章,同学们讨论了什么会影响豆芽的发芽情况,这便是提出了一个问题,进而他们才会设计实验去证明自己的想法。有了问题,接下来就需要假设,“种子的发芽实验(一)”一章,同学们通过平时的经验提出了水是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之一,这便是提出了假设。提出假设后,接下来便是设计实验验证,在“改变生态瓶”章节中同学们假设了几种生态瓶中的水减少后会出现的现象后,便设计了控制生态瓶里水的含量的实验来验证。实验进行后便要实施实验得出实验结论,“改变生态瓶”章节里同学们设计了表格来记录实验过程,并鼓励学生们进行思考得出实验结论。
《科学》课程中生物学知识点的涵盖面主要集中在植物学和动物学的基础层面,同时包含了生物学的基础知识领域如自然选择的入门级知识。这些知识点都是前人经过数代人探索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真理,每一个无不闪烁科学独特的智慧光芒,能够让学生们最快体验到科学严谨的魅力。
科学离不开工具的应用,《科学》课程中给学生们提供了两个工具,放大镜和显微镜,这些都是基础的科学观察工具,容易上手,方便操作,并且非常有效。
四、不足和建议
1.实验难度可能偏高。课程中的几个生物学实验需要用到较细致的操作,例如观察种子的发芽实验中对种子的安置,观察种子对水的需求的对比实验中对水的处理。这些可能都需要教师亲自自己去演示,会影响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建议降低部分生物学实验难度。
2.各独立部分之间联系过于松散。生物部分分散于各册之间,不能让学生产生一个统一的生物学的整体知识概念。建议加强生物学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
3.部分知识偏难。课程中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的知识概念等其他部分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难以理解,建议降低难度。
参考文献
[1]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M].掌阅科技,2016:485-486.
[2]郁波.科学三年级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17.
作者简介:杜三盼(1991—),男,汉族,湖北宜昌,在读研究生,湖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生物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