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18-05-21王亚婵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金融学新形势教学改革

王亚婵

【摘要】随着我国将“发展普惠金融”列入“十三五”规划,国家将大力推动金融行业的改革,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出综合实力强的应用型金融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加快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在金融学教学过程中注入更多新鲜养分,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金融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国内金融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并根据笔者在高校的教学经验,从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手段以及课程考核制度等几方面对高校的金融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改革建议,以期为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金融学 教学改革 高校 新形势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020-02

2013年,我国将“发展普惠金融”列入“十三五”,2016年的杭州G20峰会更是把普惠金融作为一项重要议题。这就对高等院校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普及金融教育、学习金融知识的入门课程。课程学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金融领域的基本知识,把握金融运作的内在规律,认识并能够解决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金融问题。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对金融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一、我国金融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国内众多高校的金融学课程教学还停留在传统层面。表现在:内容上偏重理论性,实践性不强,注重宏观,缺乏微观;教学手段局限于多媒体课件、板书和理论讲授。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填鸭式”地给学生灌输知识点,课堂氛围沉闷,学生难学、兴趣不高。

其次,一些高校使用的金融学教材更新不及时,较为陈旧,一些金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已不适用于当下的经济金融实情。同时,一些高校配套设施不完善,没有为金融学以及相关课程设置实验室等实践操作的场所或平台,更没有引进相关操作软件供学生学习使用,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下金融学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另外,部分高校对金融学课程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一般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卷面成绩加权平均的方式进行考核,相对于平时成绩,期末卷面成绩的权重更大,使得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更注重学科知识的记忆而不是理解,因此,课堂上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后学生死记硬背现象也就很普遍了。

二、国内金融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

随着普惠金融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深化,我国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数量大幅增长,尤其是应用型金融人才,同时也对人才的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中国经济正步入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阶段,国内经济各领域都在孕育本行业内的转型升级。传统金融行业同样也面临转型机遇,将由粗放型高增长模式向稳健发展态势转变。金融机构人才战略也发生了变化。随着金融各细分行业迅猛增长,金融机构类型不断增多,企业也愈加重视人才的综合能力。同时,为满足金融业发展新趋势的要求,金融机构在引进人才时,会特别重视特定业务所需的专业能力以及面对新兴业务的创新能力。

综合来看,金融业内用人标准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理论知识扎实与创新实践能力卓著两者兼具的高素质综合型金融人才更能满足当下金融业的市场需求。

三、新形势下高校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1.教材与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教材、教师、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三种基本要求,也是教学质量生成的三种基本要素。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因此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

国内外《金融学》教材数不胜数,很多教材一直在不断修订更新,其根本原因就是,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教材中的部分篇目,无论从理论、内容、结构等方面,都已经跟不上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因此高校在选择金融学教材时也要与时俱进,关注最新修订的金融学教材,对比挑选,及时更替。

另外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与金融实际接轨,体现时代性。

从学生的需求来看,他们希望能学到更贴近时代的金融知识。教师在讲解货币制度、外汇储备、信用工具、金融市场等内容时,适当引入金融领域的经典案例或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金融现象等,对教材内容加以补充,借助实例分析与讲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外汇储备时,引入案例——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合98年香港保卫战,通过最终结果的对比来帮助学生认识到外汇储备的重要作用,理解外汇储备是如何运用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时时关注国内外金融动态,为自己的教学注入新鲜养分。

2.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可只沉浸在授课内容当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听讲状态,适时地与学生互动。例如增加随堂提问,增加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样的互动环节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提升课堂氛围,也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另外教师也可选取教材中相对简单、结构清晰的部分小节作为学生自学和自讲的内容,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布置自讲内容同时鼓励学生运用多媒体手段、搜寻相关案例等,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加学生自讲环节的趣味度和丰富度,从而提升学生学习金融学的参与感。

3.教学手段多样化、注重实践

《金融学》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为了实现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只进行理论讲授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注重强化实踐教学环节,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金融操作能力在传统的课堂上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借助现代化的实验场所。高校应积极着手建设金融仿真实验室,配备计算机,安装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教学、证券市场模拟交易等软件,为实施实践性教学提供物质基础,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熟悉银行业务的操作流程以及在不需要实际资金的前提下,了解股市、期市,提高买卖策略,在模拟中学习和实践金融理论。这种特定的教学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认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完善考核制度

我国高校金融学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多为学期末“一考定成绩”,考试内容当中强行记忆的成分占比比较大。这种考核方式嚴重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发展,有悖于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容易引发学生逃课、作弊等投机心理。

基于以上问题,高校应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采取多样化的考核形式,以灵活的过程考核为主,以期末试卷考核为辅。例如除期末试卷成绩外,加入平时成绩和上机实验成绩两种考核形式来综合评定。

考核的内容也要多元化,以考察学生能力为主,理论知识掌握为辅,突出对实践能力的考核。例如金融学期末试卷题型要丰富,增加案例分析等主观试题的比例和分值;平时成绩除了考勤情况和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两部分分数外,还应加入模拟讲课、随堂提问、课堂讨论等分数来综合考评,将考核贯穿到课程的日常教学之中,使平时成绩的给定更加合理、公平、公正。

最后,要调整好各种考核形式的比例,使之更能满足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要。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平时成绩30%+实验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30%的评定方式来确定学生最终的金融学课程成绩,以期从多维视角综合评判学生的学习成果,对课程教学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四、结语

高校承担着向国家、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责任,新形势下金融行业对应用型金融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对高校培养金融专业人才提出了挑战,因此高校应当重视并加快推进金融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是金融教育紧跟时代变化。以上是笔者对金融学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有待时间检验,希望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水平金融人才做出一点贡献,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天虹.关于应用型本科《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28-130.

[2]李琼.金融学科的发展趋势与金融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84-86.

[3]隆宗左,罗荷花,廖子贞,尹宜民,蒋重霄.基于普惠金融背景下的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探讨[J].时代金融,2017,(4):291-292.

[4]李文辉,孙红果.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学教学改革初探[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6,(1):119-121.

猜你喜欢

金融学新形势教学改革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