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为什么又叫“灯节”
2018-05-21倪方六
倪方六
在我国古代,元宵节也叫“灯节”。元宵节晚上为什么要燃灯?元宵节燃灯的风俗始于何时?古人在元宵节如何观灯?
元宵节晚上为什么要燃灯?
元宵节有“元夕”“元夜”“上元”“灯节”等多种称呼,每到元宵节古人都要燃灯。所谓燃灯,又叫放灯、上灯、亮灯。
元宵节为何一定要燃灯?学术界的观点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祀神说”“媚官说”“念佛说”三种。
“祀神说”因汉武帝祭祀太一神而来。元宵之夜来临时,汉武帝会令人点燃灯火,故元宵节又称“燃灯节”或“灯节”。“媚官说”则由道教的三官神灵引起。据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类》“三官”条:“世有三元三官,天地水府之说……其用司于三界,而以三时首月候之,故曰三元。”正月十五是三官下降之日,三官各有所好,天官好乐,地官好人,水官好灯,于是有上元节纵乐点灯之俗。而“念佛说”则为不少佛徒相信。据《涅檠记》,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信徒将他的舍利子置于金座上,大众飞撒花瓣,奏乐,绕城燃灯十三里。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每逢元宵夜皆点花灯纪念佛祖。
上述哪种说法更接近事实真相?笔者认为“祀神说”是元宵节燃灯之滥觞,《七修类稿·辩证类》“元宵灯”条便称:“上元张灯,诸书皆以为沿汉祀太乙,自昏到明,今其遗事。”而“媚官说”只是一种民间观点,“念佛说”也谈不上是元宵节燃灯之俗的起源。佛徒为佛祖燃灯与中国元宵节燃灯,不过是一种风俗巧合或者说中外文化融合的结果,但这在事实上推广了元宵节燃灯之风。
猜灯谜是何时出现的?
谜语一直是中华传统的益智游戏,到了宋朝,元宵节已有了“益智节”的含义,标志之一就是“灯谜”的出现。灯谜是贴在元宵节花灯上供游人猜的谜语,又称“庾辞”“隐语”。
南宋时,“灯谜”作为谜语中的一种类型,已成为元宵节必不可少的助兴项目。据吴自牧《梦粱录》,南宋时制谜和猜谜与說书、下棋一样,可以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商谜者,先用鼓儿贺之,然后聚人猜诗谜、字谜、戾谜、社谜,本是隐语。有道谜,来客念思司语讥谜,又名打谜。”周密《武林旧事》“灯品”也有类似记载:“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元宵节猜灯谜成熟于明清时期。清顾禄《清嘉录》中记录有当年苏州元宵节猜灯谜的情景:“好事者巧作隐语,拈诸灯。灯一面覆壁,三面贴题,任人商揣,谓之打灯谜。谜头皆经传、诗文、诸子百家、传奇小说及谚语、什物、羽鳞、虫介、花草、蔬药,随意出之。”猜中者有奖,奖品有巾扇、香囊、果品、食物等,谓之“谜赠”。猜灯谜在明清小说中也多有描写,如《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的情节:“忽然人报,娘娘(元春)差人送出一个灯谜儿,命你们大家去猜,猜着了每人也作一个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