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后问”

2018-05-21袁亮

读天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课堂学生

摘要:“问学”课堂作为一种保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造意识的教学模式,已为教育工作者熟知并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在问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已有好多很好的经验和成功的做法可供我们在教学中借鉴。本人在实践问学课堂的过程中,在达到教学目的之后,把“问学”环节延伸到课外,即“学后问”,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关键词:学生;课堂;学后问

大家都知道问学课堂是在不断的设疑和解疑中完成的,由一开始师生设疑“走进教材”,到教师引领学生解疑“用好教材”,再随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完成教材”。但课堂教学仅仅到这个环节是远远不够的,应启发学生由此及彼引出更多的问题,从而达到“走出教材,超出教材”,不断地进行深化和拓展,这才是新课程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

拓展一:把课堂延伸到课外阅读

把学生从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引导到课外进行阅读,这是教师指导学生增加阅读量的最佳的契机,这个环节运用好的话,不仅能使学生自觉地走向丰富的阅读,还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如学完苏教版《夏日绝句》一课后,我又补充了李清照的另外四首词,简单学习后,学生提出疑问,有学生提出:李清照的这几首词的风格很不相同,为什么?我借机让学生课外自己学习,弄清原因,写出自己研究的成果,并找相应时间交流,大多数学生因此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去阅读。又如,在学习了《王二小》这篇课文之后,课下我给学生推荐了有关描写民族小英雄的故事,如《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等,学生在阅读完《小兵张嘎》这篇文章之后,有学生提出疑问:老师,文章写的是小兵张嘎,但是为什么作者将鬼子的狼狈样写得十分详细?老师,为什么嘎子原来喊的是“两个鬼子”又改称为“两个太君”?这样,通过学生提出疑问,由我们与学生共同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探究,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这样描写的用意,即反衬出嘎子的机智勇敢和临危不惧,能够达到使学生体会人物品质及蕴含的感情,学习作者详略得当表达方法的目的。

拓展二:把课堂延伸到日常生活

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只要教师做好有心人,就能将学生顺着课堂的学习思路引向大自然、引向日常生活,这也和新课程提出的“学会生活”理念相一致的。如学完《学会查“无字词典”》一课后,学生对于生活中的语文提出了很多问题,我让学生分小组研究感兴趣的一项内容,研究出成果,并交流,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又如,在学完《学会合作》这篇课文之后,因为课文讲述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是经常需要大家合作的,要知道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会经历的事。于是,我就让学生与好朋友之间合作的话题展开探讨,于是,就有学生提出疑问:有的时候,我感觉和朋友合作很困难,意见经常不一致,于是我的好朋友就不理我了,老师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啊?老师,我把我的秘密告诉了我的好朋友,并叮嘱她不要告诉别人,但是她生气以后,就把我的秘密告诉了别人,我特别生气,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处理呢?

拓展三:把课堂延伸到跨学科知识

语文课堂上,一篇课文里不僅仅有语文知识,还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会对课文中提到的其他信息发生兴趣并提出疑问,这正好给学生开展多元性、综合性学习提供了绝佳机会,老师要充分加以利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如,《奇妙的互联网》课文里,不仅有语文知识,还涉及计算机等很多现代的高科技的知识,还涉及如音乐、美术等跨学科知识,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兴趣浓厚,教师只需稍加点播,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向知识的海洋。又如:学习了《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后,学生对高科技的很多知识很感兴趣,提出了许多问题,并看了很多书,研究了相关的知识,也增长了很多知识。

要运用好“学后问”这一环节,还应注意两点,一是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只有当孩子们自己不断地去发现问题,才会积极地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所以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困惑(或兴趣)去提出问题;二是问题提出来了,由谁来解决?当然要交给孩子们自己去解决。自己去查阅资料,与同学合作,小组探究,跨组合作等等方式都可以,以期达到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孩子们自学能力、合作精神的目的,真正把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落到实处。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好“学会问”环节,引导学生在已学的基础上,通过深度发问,打通知识间的联系,延伸学习内容,延伸学生的思维,就可以让学生走得更远。

作者简介:

袁亮,江苏省连云港市,江苏省连云港师专一附小龙河校区。

猜你喜欢

课堂学生
欢乐的课堂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寻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之路
学生写话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