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教育与生活的思考

2018-05-21黄碧珍

读天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

摘要:“教育即生活”作为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其对生活与教育关系的一种睿智的把握。教育与生活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脱离教育的生活是不智慧的,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内容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有多大,我们的教育内容就有多广;教育的形式就是生活的形式,不拘泥于课堂,不拘泥于书本。毛主席说过:“教育最终是教育每一个人能多能少对社会有所贡献”,就是为他人,为社会,为自然服务。总而言之:教育源于生活,生活就是让人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成长。

关键词:教育;生活;教育即生活

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政治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提出“教育即生活”,“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地发展,就是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杜威说:“最好的教育工作者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所以“教育来于生活”。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实践,教育就是研究,教育就是真正地影响别人,去改变别人的生活,做到[1]“景在哪里,教育在哪里!”“人在哪里,教育在哪里!生活在哪里,教育也在哪里!”教育就是走到哪,学到哪。坚持终身学习!

既然教育源于生活,教育就不仅是在学校上所受的教育,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处处表现出教育的存在与教育的奥秘。教育源于生活,生活就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事业是生活源泉,其生命在于创新,是生存的科学,有了科学就要奉献于社会。就要使人活得健康快乐,活出灵魂,活出血性,活出品德,活出魅力,活出特色,活出风格,活出本事。在生活教育中求真、创新、无私地奉献。教育源于生活,生活就要培养出敢说敢做、诚实实干之人,主动自觉之人、为他人服务之人、教育做到人人相依、人景相依、互相共创、互相共存、互相吸纳精髓。孩子读书在于今天,成就孩子在未来,发明创造(创新)的想法来源于生活,不管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下,要把教育当作我们心中的神,把学习当作一种信仰,一种乐趣,认真去学习,快乐去学习。因为生活是研究,研究就是找问题,研究就是对未知问题的探索,研究就是解决问题,每一个人生出来就是在做研究,每一个人生出来都是研究者。生活上处处有研究与充满研究,因为研究是每一个人身边经历的事,所以研究就是生活之母!教育目的就是让人生存下来,做到每一个人都有饭吃,做到每一个人都从中学到智慧,健康、平安、快快乐乐地成长,做一个踏踏实实、知足、有良心的真诚人!

一、 日常生活中的教育

(一) 教育的公平性

一个人自从在母体中起,就在受教育,在母亲的胎中慢慢地长大,是一种無形的教育。来到了世上,到了世上无形有形的教育就伴随他的生长,特别是有形的教育是时时都离不开的。父母给予生命,是这样成长的:①要靠母亲乳汁、母亲悉心的关怀、耐心的教育与引导下慢慢地成长。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姑姑、舅舅阿姨、亲戚老师、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上与学习上的帮助与教导。怎样培养出一个阳光快乐的孩子呢?①训练小孩独处能力;②满足孩子的需求要有度;③孩子发火的时候要冷静处理;④正视他的缺陷与缺点;⑤放手让他做他喜欢的事;⑥批评对事不对人;⑦让孩子敞开心扉;⑧必须懂得尊重他人、尊重自然、尊重社会;⑨引导小孩懂得感恩;⑩教育小孩要有好脾气;B11引导孩子孝顺长辈,关心他人;教育没有年龄的大小之分,身体的好坏之分,外貌的丑美之分,智慧高低之分,教育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二) 教育所需的条件

人要生存就离不开吃,人要进步就要学习。怎样进步呢?这就离不开教育了,离不开学校、父母、老师、朋友,离不开安稳和谐的社会,离不开建设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万事万物。教育里还有起早贪黑的辛苦劳作的人群,如花农、清洁工人、小贩、杀猪杀鸡杀鸭工人、做早餐的工人、工厂的工人等等。

(三) 生活常识教育

日常生活中的吃方面、卫生、交通、安全方面:最简单的要做到干净、有真味、有能量、有营养、吃饭时要有正规的吃相;从卫生方面谈教育,做到整洁家园,人人有责,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交通方面:要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骑车、文明开车、文明让车、文明等车、文明坐车、文明走路、文明让路,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与意识,做个有文明有理念的人。

从语言表达方面:一个人的语言就能体现他的胸怀和气度,涵养与修养,彰显出他的人格与品质,辨别出他身体健康与否,是否美丽年轻,是否快乐,是否幸福,体现出他的交际能力,为人做事的能力。

真正的礼节,人际交往中,不但要有礼节,更要有诚心,如:送礼、受礼、答谢的礼仪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所以也要学习。给亲人、好朋友送礼品要出自真心、诚心、爱心,在接受礼品时,要面带微笑,双目注视对方,接过来的若是对方提供的礼品单,则应立即从头至尾细读一遍,在赠送者递上礼品时,要尽可能地用双手前去迎接,不要一只手去接礼品,特别是不要单用左手去接礼品,即便送的礼物不合你意,也应有礼貌地加以感谢!这些都是体现出一个人的人际交往的礼节与品行。

从小要教育小孩珍惜亲情、友情,分清“情”字,不能乱了情。如父母情、父女情、母子情、母女情,兄弟情、兄妹情,姐弟情、姐妹情、朋友情、知己情、师生情、夫妻情、校友情、乡村情,如:母子之情是亲情,师生之情是理性之情。只有分清情字,我们才能懂得生活、懂得做人,懂得珍惜亲情、珍惜友情。

教人要说真话,因为真话是一种客观公正的做法,遇到事情,不管是亲人还是外人、朋友,我们要实事求是,站在真理的那边,及时改正错误,让社会多一份公正,而向和谐靠近。[2]韩范不顾皇帝颜面,直言批评他不该戏弄臣下,有失皇上尊严,说得在理,说的是实话,所以得到了“实赏”。在职场上,能力很重要,但是人品更重要。只有待人真诚,才能够换来别人的尊重与认可。

怎样对待朋友、家人、同事呢?教育源于生活,生活就离不开琐碎的事,有琐事就会有争辩有矛盾,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随时有矛盾的发生,要想方法去减少矛盾的发生,所以人就要多用欣赏的目光看事物看人,多一份宽容,尽自己的所能多一份爱心,交谈上给他人多点肯定与认同,肯定对方好的初衷,理解对方的苦衷,相信对方的能力,鼓励对方未尽的心意,用你的肯定与鼓励使对方更加优秀与更加佩服你。如:领导要与下属成为朋友,你要舍得为朋友付出,自愿降低自己的身份去尊敬朋友,帮助朋友。在工作上生活上不要斤斤计较,遇事宽容一些,大度一些,我们大度,即便别人小气,我们包容他,就不会因为斤斤计较而产生矛盾。生活中真正的友谊,也许就是这一个状态,从来都不会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朋友就是在你悲伤时可以倾诉的对象,是分享快乐的同伴,是一面镜子照出最真实的你,是救命的稻草在你最需要时出现,是心灵的感应与心照不宣的感悟,简单、纯洁、恒久、真诚、善良、诚实就是为人之根本,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友谊,才会有真正的朋友。

用宽容的心做平凡的事,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要先学做人,后做事。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常会讲错话,做错事,写错字,我们要懂得及时认错与改正,这样就会把存有内疚的心情与不稳定情绪解除,因为情绪不稳定与内疚会使人在无意中受到极大的伤害,甚至于死亡,所以要教育人怎样避免情绪不稳定,让不幸的内疚变成一种高贵的内疚,让它蕴含着博大的情怀与深沉的爱意,像灿烂的星辰一样,永远闪耀在我们的精神家园。生活工作上的不念人过,能让人在交际中和谐愉快,持有博大的胸怀,做到有君子之风度。《星云大师谈处世》中说:“不忘记人恩、不念人过、不议人诽、不计人怨,不管人家对你怎样,你都能与人相处,还有一个人若能正确对待是非恩怨、妥善处理人情世故就一定会得到一个好人缘”,世上没有完美之人,关心你、爱你的人要好好去珍惜。不尊重你、伤害你的人要学会放下、学会坚强。

生活上、工作上要用平常心和包容心去面对逆境与伤害,去做好事、做正事、做善事,无论什么行业的人,都要热情地投入生活中、投身教育、投入工作,都要凭良心去做事、做人,时时都要想到“头上有青天,做事要存天理”。要主动做好自己的每一件小事,再主动帮助他人,不给他人(国家)拖后腿,再献出自己所能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微薄力量,做一位有价值,能影响他人之人。好好地为他人着想为他人服务。做到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又有信息意识,任何科学研究的进步都需要无数人同心协力地奋斗才能实现,大家都是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在生活中做到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

生活中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事情,有时会开心,有时会发怒,有时会气短心急、脾气暴躁,有时会内疚,有时会骂人与吵架,有时会想到比自己辛苦的穷人,有时会有想到自己比不上他人、没出息,有时觉得自己很委屈、被误会,有时想帮助某某人、但又觉得此人(从他她的思想、行为、言行、不会做人等方面)不值得关心等等。我们应该有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工作、学习每一行业的人与每一件事。如哲学家冯友兰曾说:“如果个人人格不致分裂,社会统一能以维持,则必须于互相冲突的欲之内,求一个‘和。”先从自己做起,认识自己的不足,突破自己的局限,做到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一个人的品行不是来源于父母,而是源自后天的习性与所处的环境与意志,教育就是让人成为身心素质健康之人,当人人都能满腔和气去对待他人,世间就会一片幸福的笑语,做到不忘记人恩,不念人过,不议人诽,不计人怨,就能过得开心愉快。

生活中要养成节约不铺张浪费的习惯,好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所以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正确的有学问的勤快做起、做到从勤快中学到有意义的健康的知识,学会学习,从有学问的勤快中得到健康、得到财富、得到平安、得到尊严、得到美好人生。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有形、无形地从小学习的,勤俭朴素是几千年来提倡的美德,所以我们要做到能吃的、能用的还是用,不用浪费,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还要懂得怎样有计划地去安排经济,怎么样去保护好日常用品,这些都是我们要懂得与学习的。如清朝的道光皇帝有一次想吃片儿汤,命令御膳房做好后端来,后来他了解到要花五万金添置御膳房,还要常年费五千金,就命令太监到外边买,太监回来说:外面那个饭馆已经关门好几年了!道光皇帝无可奈何恨恨地说:“哼,我决不因口腹之欲浪费这么多钱!”所以道光皇帝作为万乘之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他不因口腹之欲而铺张浪费而得到后人称赞与效仿。

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学习做人与敢于认错是一个大修行,人的一生都在学做人,学做人是一輩子的事,善待自己的人,也有助于善待他人,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周立群教授在2016年10月24日下午给广东省农村小学教师置换培训的学员们讲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五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想得到幸福就需要主动地练习,持之以恒地练习,幸福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要给孩子们幸福,自己要先幸福,幸福生活才是最给力的,人生贵在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才有福气,最终还是活出一个快乐的自己!也教育出幸福快乐的孩子!

生活中的察言观色是一种很高的学问,不会察言观色,等于不知风向便去转动舵柄,人情世故无从谈起,弄不好还会在小风浪中翻了船,也可以说生活中就是有事找事,有问题就找问题,做到找出事情与问题怎样去处理、解决与安排,在工作上要勤勤恳恳地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同时要高度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教育人要有道德、有素养、有能力、有合作交流精神,做到德、智、体全面衡量。教育就是让人敢说、敢问、敢想、敢做、敢实践、敢创造,要善于沟通、善于思考、善于设计、善于鉴赏、善于交际、善于实施、善于修正、善于归纳、善于总结,做到交流要诚恳、对话要和气、讨论要有大度,要引领他人、教育他人、启发他人、帮助他人,做到多观察、多记录、多分析、多反思、多思考、多学习不同类型的学问。

教育小朋友要以认真、真诚、和气的态度指引他们,让他们在好的氛围中充满信心地吸收知识,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态度,让他们觉得学习是快乐的事情,他们喜欢上学习了,他们就不叫累了,让他们自愿、自由、自主、愉悦地去做他们喜欢的事。我们都知道强扭的瓜是不甜的。在教育他人的同时,完善自我,教育好小朋友的同时,也能把领导交给的事情做好,让大家开心,就是能力,做到真善美,天下和美。

教育人们要有道德,要宽容、要有自信心、要和平相处、要有创新意识、要有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精神,这样社会各民族、种族或宗教集团文化、经济才会得于进步。[3]教给他人知识与技能,相信每一个人的价值,追求真理,力争卓越,培养民主信念,力争帮助每一个人,实现自身的潜能,使他人成为有价值而且有用的社会成员,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要竭尽全力提高专业的标准,认真争取干哪行,就爱上哪行!

德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岁月无声中的每一步都要伴随教育,“教育意味着启发,激发和鞭策人心志专一去学,教育人们竭尽职守,忠于自己的职业,竭尽全力圆满地完成自己的使命”。把平凡的工作做到了神圣的境界,焕发出一种感人的精神力量,因而他们同样是优秀、杰出的人物,值得人们不断追怀和感念。不管干哪行,都应做到心志专一,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干哪一行爱哪一行”的职业精神。罗海鸥书记给岗前培训的老师们说:“教育是神圣的,也是极端困难的,所以要耐心去做,更要全身心的奉献精神。”

发明创造来源于生活,发明的想法一样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学习的方法,做到玩中学,从运动中的走、跑、跳开发思维的想象与生活的技能,让人有正确的活动方式与学习方法。创造是个体或群体生生不息的转变过程,其表现的结果使自己创造的领域进入另一更高层的转变。在学习工作中要请教他人,从中给自己学习的机会,向他人学习,要做到坚持,在坚持中磨炼。做到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学问不指定在某人的身上,而是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在生活上有时要逼自己一把,才知道自己也很优秀的,自己也是很好的老师。在创造中要坚持奋斗精神、求知精神、修炼精神,做到积极、愉悦、热情、坚持、合作、勇敢挑战。

生活上难免有是是非非,有是非就要用法律去衡量与维护,教育人要知法、学法、守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法律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进行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生活的基本规则,也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民众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共同生活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范。生活离不开创造,在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成果中,法律制度最能体现一个时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内容,文化特征。因为法律制度集中体现人们的各种价值观,社会的变化也是始于法律变革。详细的来说:我们都要学习与认识如下法律:①经济法;②公司法;③合同法;④不正当竞争法;⑤企业法;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⑦证券法;⑧保险法;⑨银行法;⑩劳动法;B11婚姻法;B12继承法;B13宪法;B14知识法;B15产权法;B16民法;B17刑法;B18行政法等等。一个公民应履行的义务: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②关心帮助爱护他人与群体、尊重他人的人权、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各方面发展,不诽谤他人,不伤害他人,伤害你的人要用平凡之心去远离他们而不受伤害;③要制止有害他人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与抵制有害他人健康成长的现象;④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水平。

教育人们怎样去面对生活:生活上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不开心的事,如夫妻间、朋友间等等矛盾,要学会宽容、学会原谅、学会放下,就如选择对象,谁都想选择聪明、帅气、漂亮、健康、有德有理想、互相帮助、互相相信、互相爱护、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照顾、互相促进,又能交心、又勤快的人做自己的另一半,交朋友也是一样。所以不管是丈夫也好,朋友也好,不要互相猜疑,要相信对方,尊重对方,出钱不用计较,地位不要分高低贵贱,成功无需巴结,失败不会离弃,奋斗的时候搭把手,迷茫的时候拉把手,做到有灾同当,有福同享,也是同甘共苦。不要搞成“日落西山你不陪,东山再起你是谁”。夫妻之间确确实实没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理想,就要学会放弃,强扭的瓜不甜,人穷可以去拼钱,情感穷了是无法弥补的,人勤了百路可走,人懒了无药可救。

教育源于生活,生活就需要快乐,说到快乐,就要看每一个人的要求与知足感,如在家庭生活中之乐有如下:

①饴孙之乐:就是平凡人所过的日子,他们看着家中新出生的孙子孙女们,每次都不自觉地露出慈祥的微笑,小孩儿在床里冲着我们张开大嘴一直笑个不停,还发出爽朗的笑声与不同的说话声,足以把大人们乐得腮帮子都笑酸了。②待亲之乐:过年了,通过微信和身居各地的亲人集体视频见面很快乐,去兄弟家问候,到长辈亲属家拜年,谈笑风生很快活,每天和家里人在一起很开心。③健康之乐:有计划的安排适当的游戏、体育活动,如:游泳、跳舞、骑马、骑自行车、小跑等等健身运动,它能给我们带来丰富多彩的快乐。④交友之乐:每天与不同行业的好朋友们以及各种方式在一起玩耍,如互相問候,亲密交流,互相赞美等等。⑤畅言之乐:心里有话,一吐为快,话若憋在心里那就变成抑郁,每天能通过不同方式畅所欲言,那才是快乐,当然有些话可以公开说,有的话只能和某个人说:无论怎么样只要说出来有人听,那就是特别愉快的事情。⑥知足之乐:虽然吃穿都很简朴,出门骑自行车,但在家里能有着常年的温暖,便是喜出望外,虽然无官无钱,只是平民一个,但是有方方面面的情感满足,每天都被幸福包围着,这样人就如同神仙一样快活了!

生活中的平常心,即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点灵光,它湛然空寂,明明朗朗,如虚空般遍及一切,如明镜般映照一切,当这点灵光照亮我们的生命时,我们便会觉得自在安然,自然地做人,真心地行事,无机心,也无计较,无所谓执着,也无所谓舍弃,不把任何事情放在心上,却又能专注用心地做好任何事。你也可以把它视为一种不会被感性动摇的人,不失感性的智性,所谓的修行,都是为了扫净你心灵上积累下来的陈年污垢,打破包裹你心灵的盔甲,让你的心灵变得柔嫩,敏锐,能够拥有一份了解一切,宽容一切,但并非盲目的爱。这种爱,是建立在发现人心本有的智慧光明的基础上的,这本有的智慧光明,就是心性的自然智慧,就是本无心,就是本来俱是的那个智慧。

教育的理念就是人安身立命令之本,从内心深处激励着我们,又以一个目标召唤着我们,又给我们衡量事物的标准,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内在超越,以内在超越抗拒外在干扰和诱惑的决定意志。传统教育,不只是尊师爱友,孝顺父母。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要依靠全国劳动人民共同创造!不但要培养高科技的人才,也要培养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还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的劳动者们,培养懂家业、爱农村、爱农民三维体系的服务者。

更重要的是活出快乐的自己,遇到爱你关心你的人要学会珍惜与感恩,遇到你爱的人,学会付出,遇到你恨的人,学会道歉,遇到恨你的人,学会原谅、人生短暂,让心简单,让心透明,让心释放,在工作上生活上要善待自己、宽容别人,过好每一天。

怎样使人心中没有卑贱工种之分,城乡之分,乡土教学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因为乡土是我们的根,我们的灵魂。尽自己所能开开心心活下去,教育是怎样让人有好思想好思维,健康地活下去呢?教育的愿望就是伴着梦想入睡,带着目标醒来,愿我们这个世界彼此温柔相待,真诚相爱。

怎样让人过得幸福呢?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①如夫妻间,有饭吃了,收入提高了,没有感情,没有共同的言语,他们幸福吗?②小孩子们没吃饱、没吃好,常常被人欺侮、被打骂,他们幸福吗?③领导者:一个人过得怎样才算真正的幸福呢?一个执政为民的政党,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借鉴人类在追求幸福过程中的思想成果,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营养。我觉得自己有一个好睡眠,好心态,好脾气,自己知足就是幸福,不用顾及外在的压力与评价,明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人生目标。不同行业,不同地位的人幸福感是不一样的,只要对自己所做、所学、所住、所吃满足就行了。

从经济增长谈幸福感,幸福感说到生产力,幸福和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关心人的主观幸福感,如:关心自己、孩子、学生、员工、同事等等群体的幸福,快乐地去做有意义的事也是幸福的一部分,是我个人的想法。幸福可以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获得,要通过实践,生活上从小事做起,不断的反思和体验,长期的追求不间断的过程。所谓幸福先是应有一颗感恩的心,有健康的身体,称心的工作,有家人与朋友们的关心与帮助,受他人的尊重,家人与朋友们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还有自己懂得知足。幸福就是用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九大行为领域让人得到幸福:①维护和增进健康;②维护和改善家庭关系;③维护和扩大朋友关系;④工作上苦干与巧干;⑤家庭或个人财务收入上升;⑥多一点阅读,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观;⑦让微笑来感动生活;⑧告别不文明的行为;⑨保持心理健康、学会调适心理;做每一件事都要从好的方面去想,从好的方面去做到最好,要自我安慰:真诚的付出一定会有好回报的。世上没有完人,我们就做一位知足常乐之人。

总而言之,幸福是靠磨炼修炼而来的,身体的磨炼,心理的磨炼,积极的情绪,积极的思考,积极的行为,积极的关系,精神的力量——梦想,精神的能量,社会能量,智力能量,情绪能量,生理能量,身心健康,青春美丽,人际和谐,旅游、听音乐、跳舞、乐观,微笑是幸福的象征。跑步,锻炼身体、勤思勤干,这些都是辛苦的,所以幸福是从辛苦中得来的,人们老是在挫折和奋斗中不断追求自己的目标,若能得偿所愿就是对自己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最好的回报和奖励,所以如愿如偿是最幸福的!岭南师范学院雷学军老师说:“感恩与宽恕是幸福的表现。”赵汀阳:幸福在于完全发挥出自己的最高能力;罗海鸥:幸福取决于生活能力的发挥,而不取决于生活需求的满足;我个人认为:幸福取决于生活上完全发挥出自己的最高能力,并驾驭自己的心理压力,而不取决于生活需求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知足。所以人要保持一个好心态,好脾气,如冯观富教授说:“脾气好了,一切就会慢慢好了。”也就是说:生活、工作、学习,一切正常就是幸福!

教育里面有正常群体,也有特殊群体,不同群体,怎样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与关爱呢?什么群体都要做到一视同仁,给他们献出同样的爱,让他们笑口要常开,开口要常笑,生活才精彩,生活才有味道。40年前有一个晚上罗海鸥书记用企鹅相亲相爱的团队精神来指引我,如:一个单位、一个国家要兴旺发达就离不开团队精神。像工蜂一样,它们就是有一个同心同德的团队,辛勤地劳动,它辛勤得到的花粉不但献给蜂王,它炼出的蜂蜜为人民为社会做出无私的奉献。

(四) 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自然原因,自身原因

就父母来说:父母教育孩子不但传授自己所会的知识给他们,还要以身作则,也就是说:要教好小朋友们,先从自己做起,父母在生活工作中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孩子。古人说:有样学样,没样就会看世上,所以父母不但要在生活上关心爱护保护他们,还要在生活工作中继续学习各方面的技能,做到言教身教并齐。40年前罗大哥看到我妈有偏见的思想,他对我妈说:“对待小朋友们要一视同仁,每一个孩子他们都各有各的长处与优点,要多关心他们、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奖励他们”,要培养孩子成才在父母的指引下还是不够的,因为父母的知识与能力是有限的,只有社会自然、知识是无限的,要孩子成才,就要向多方面的人才学习,甚至终身学习。为什么要终身学习呢?社会各方面在不断发展,人也要适应社會的需求,所以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人人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做到终身学习,提高生活能力与工作能力的技能,提高素质,成为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才能适应邓小平同志说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示的精神。

《师说》(韩愈)中有:师者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就是做出榜样与奉献真爱,如老师、父母,父母关心—良师教导—师傅引领都是教育,引导、实操、详解、示范、体验、激发、启发等等都是教育的基本详识,教育是让教育者成为创意领航员,带领下一代莘莘学子飞翔于创意之中。

遇到困难不要埋怨自己,不要指责他人,不要放弃信心,不要逃避责任,而是要起来战胜困难,历史是勇敢者携手向着未来采取行动创造的,让我们拿出信心。输掉教育就是输掉将来,也就是输掉幸福。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有创造力而有活力。

教育人们有创意素养,创意精神,创意领航,就是做一个有创意的人。如当老师者,要做个有创意的教师,注重去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家长要去发现孩子们的特长,鼓励他们与表扬他们,让他们从特长上去搞创意。创意思考表现在:(1)认知方面:①独创性;②流畅性;③变通性;④精密性。(2)情感方面:①冒险性;②挑战性;③好奇心。(3)想象力:幽默感。

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母亲,她叫王淑贞,她是一位普通的华裔,得到美国两任总统(克林顿、布什)的赞誉,称她为“伟大的母亲”;她培养了13个博士,她教育孩子成功的十五个字是:待人要好,做事要专心,少说话,多做事。

从教师方面来说:老师应履行职责,要注意言论行为,要把教育当做理想,当做事业,要把学生放首位,做到无条件地爱学生,一切为学生的成长成才着想,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关心学生,给他们自信心,教育学生全面发展,要包容不同思想、不同背景、不同基础、不同能力、不同特征的学生,同时要加强个人修养,坚持清正廉洁,自己先受教育,做到严格自律。真正做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无愧为师,努力担当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之大任。如吕型伟认为最朴素的教育认识就是“要对学生充满爱心”,他认为,一名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必须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吕老在他的教育生涯中认为人的才能是有差异的,不能将学生“标准化”,鼓励“人尽其才”,他总结了几句话:“允许落后,鼓励冒尖”“欲成才,先成人”“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人大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又如:《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了40字的要求:遵纪守法,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积极奉献,爱护学生,教师育人,严谨治学,求实创新,团结协作,关心集体。关爱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立己树人,培育超过老师的学生(罗海鸥2013年)。哥伦比亚大学厄德诺教授认为,“人类的品格和人类本身的行为是神圣的,道德的责任并不是外来的命令,只是必须要怎样做才可以引出别人的最好部分,要生活在深刻地影响别人之中,要深刻地影响别人,要使他们不再妄自菲薄。”

孩子读书、养成习惯在今天,成就在未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培育,引导孩子去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引导孩子学会感恩,加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与情绪疏导,让他们有健康的人格就是我们教育的任务,懂得感恩一切人、感恩自然、感恩天地万物、感恩社会和感恩自己。

怎样去让孩子懂得感恩呢?①让孩子在感恩的环境中成长;②教孩子与人交往中不忘感恩;③给孩子创造感恩的条件;④让孩子明白感恩也是一种竞争力;⑤用经典诗句与故事教孩子学会感恩;⑥用实际行为去感恩;⑦用歌声来感恩;⑧要经常想到提起自己最感激的人与事,学会赞美他人,多看他人的优点,感恩生命中最美的相遇。

教育孩子与人交往时应该怎样做?①带着感恩的心在生活中尊重他人,关心他人;②不要以“自己”为中心,不能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③乐于助人,把喜欢的东西与大家分享;④一声问候、一个愿望、一串祝福;⑤脸带笑容。

二、 从学校教育方面来分析

(一) 对从事教育方面的学校与育人者来说

教育是影响学生生命发展的事业,布鲁姆說:“教育是一种改变学习者的过程”,叶澜教授说:“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所以教育者要持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思想境界,要有耐心,要有创意,要有活力,要有实力、见识、品格,要有积极、勇于探索创新、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科学理想、科学信念、科学情感、科学方法,持之以恒坚守自己的岗位慢慢地教好学生,启迪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探索。一个人的最终成就不是决定于他拥有多少潜能,而是发挥了多少潜能,成功要导向于未来社会的成功才有意义,投资未来,从中让自己学到自己所需要学的,弥补自己不足之处,做到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参考他人,借鉴他人,教育好学生、从中成就了自己,做到教育生活化,社会化,老师与学生一起努力、一起学习、一起改变,教中学,学中教,学习再学习。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楼上写着: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老师起先锋作用引领他人,立德树人。

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真实为我、有益为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教育的重要信念:①教育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充分发展其潜能,让他们的潜能、知觉、兴趣与目标得以发挥出来;②教育上的一项重大的课题就是如何发掘个人的潜能,并提供充分发展的机会;③教育中的多元才能:学业才能、创造创意才能、评论与决策的才能,怎样让小孩喜欢学习、喜欢学校、精心、细心做事、团队、合作、互助等等。吴武典教授给2012年骨干老师们培训课上说:教育人们要学会释放自己,自由思考,自己抉择,但不能独断专行,要一同探索、学习、共同思考。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你,感受到你的爱?在教学上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关爱,任何巧妙的教学设计和意义重大的课程改革都会失败,学生满意是当老师最大的动力,学生的需求是老师最大的爱心与责任心,学生的投诉是老师最大的耻辱。对小朋友们要多表扬、鼓励,教师应献出真爱,得到互爱,教育要以理服人,不是以力服人,要以情动人,在教育他人中,做到他人在教自己,不断地学习与认真地工作,要做到百年树人、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样就是称职的老师,不但收获了知识、收获了精神,人的本质就是情感种下关怀的种子。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让学生学法、懂法、守法,能让他们在勤快中健康快乐地生活就很了不起了!

从教学方面来说:教育目标就是教出超越自己的学生,要成为成功的老师就是成为学生的学生,好老师就是把自己所学、所做、所想、所经历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追求,国家需要科技,就要在课堂里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学习目标就是教育,教育他人的同时,教育自己、做到自我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好老师就是快乐教书,应把上课当乐趣、艺术,开心地学,开心地教,让学生快乐学习,敢于创新,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让他们做个勤快的人,因为人勤了百路可走,人多聪明,懒了就无药可救,就如人的生活,穷了可以去拼钱,情感穷了就无法弥补了,所以要让学生们在勤快、懂礼貌的基础上在爱的书海里学习成长,做到生活与学习在乐中学,学中乐,忙中乐,人生才有生存的意义。教育的过程为:知识获得、发现、接受、练习、累积、探究,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引学生学会表扬、沟通、理解、启发、耐心、相信与坚持。如表扬的话语一般用:你真行、你真聪明哦、你做得很好、你好可爱等等词语。为什么要沟通呢?沟通就是交流,交流能使气氛活跃,也可以了解对方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相处。坚持: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你选择的方向是对的,就要有坚持的意志去把自己所做的事情完美地完成,2017年4月23日下午湛江市十六小李水佺校长给湛江市农村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数学一班的讲座,他的总结是:“做到有善于留心、发现的眼睛;勤于反思、思考的习惯;勇于探究、自觉的行动;善于积累、经常地梳理;乐于交流、积极地对话”。

怎样去培养出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呢?引用黄崴副校长给林芝市教育管理者的上课:“培养学习优良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孝顺父母、尊重老师、尊老爱幼、珍爱生命、爱护环境、学会合作、热爱祖国各地、了解世界、具有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基本公民素养;奠定学生扎实的学业基础,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探究方法,促使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与社会等学科专业上取得优秀成绩,做到每一位学生在学业成绩方面相对起点都要能取得进步,切实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强化体育课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与锻炼习惯,要求学生坚持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加强健康教育,使学生具有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具有正确认识自我及一定的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人际沟通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科探究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质疑,调查探索的意识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持学生参加科学、技术等各种创意实践活动,对获得奖项的学生要给予宣传和奖励。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条件,开设丰富多样的课程,支持各种社团活动,使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体育、艺术等领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充分开发。

教育中的课堂:课堂就是让学生获得求真、求善、向上、认真的学习精神,课堂就需要教师与学生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教育以经验为内容,经验就是经历,怎样去观察课堂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教学态度与境界与提高学生的成绩与思想素质!综合实践中要做到,生活、社会、人自然是息息相关,天人合一、分享教育、分享美食、分享成果、分享学问就是人生的最高思想境界。在课堂中怎样去让有问题的学生的品德、学习、心理走向健康的正轨呢?

问题学生的出现的原因有四方面:①家庭不良教育的影响;②学校教育的失误;③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④自身的身体各方面的影响。这些问题怎样去解决,怎样让问题学生走到正确的轨道中呢?①适度的惩罚、挖掘他们的长处前后对比从他们的优点入手,先表扬、再轻微的批评、后纠正;②从正方面的引导把出错的学生扶起来;③尽心尽力给问题学生多一点点的关爱与真诚的笑脸;④老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感动他们;⑤换位思考;⑥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⑦要有针对性;⑧把握时机和场合;⑨要注意语言“美”;⑩要注意态度;B11要抓住批评的適当时机;B12赏识要适度;B13接纳他人的意见;B14老师的心态要平和,尊重理解;B15增强自信心,锐意进取;B16帮助关怀,豁达大度;B17就事论事不能以偏听偏信概全;B18适当措施留有余地;B19严慈相济,激励鞭策。学生要成长就离开正确教育,引用许占权院长给乡村小学骨干老师上课所讲的:“适度的善意惩罚也是对学生一种成长教育,做到惩戒有因、惩戒有度、惩戒有爱就是完美的教育。”

我个人认为好课堂就是以简洁、自然、实操、示范,老师与学生在一起学习、互相帮助、老师让学生在学习中喜欢上自己的课,期待自己的课,让学生得到理解、明白、得到快乐、得到进步,自己也得到进步、得到成就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的身体与心灵同行,让他们坚信自己能行。

(二) 罗海鸥书记的学校文化使命与构建:从校园文化中的一草一木一石谈教育,每一物都有它们的内涵与思想与象征意义

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融洽统一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凝聚与激励、美育与创新、品德熏陶和行为约束等功能,这就要求高校利用校园精神团结广大师生向同一目标奋进,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来传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运用校园文化环境施加思想政治教育影响,运用舆论和制度等手段调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实现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加强校内宣传渠道的管理,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方式和腐朽生活方式,坚持学术性,凸显出高校校园文化的特殊性;重视实践,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各种能力;坚持创新性,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机制;坚持主导性与突出主旋律,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民族精神;坚持人文性,以塑造人与发展人为目的,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制度文化;坚持与时俱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开辟校园文化新天地。

1. 无忧树,它开得纯净圣洁、质朴无华、翠绿茂密、喜气盈盈,它寓意是“人要经历过酸甜苦辣咸”才算尝试到人生的全味与真味,才能达到“万物皆备于我”的人生境界。象征着我们师生们,学业无忧,事业无忧,爱情婚姻无忧,一生无忧。人生要带着无忧的心情与美好的期待,走出校门、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光明之道。

2. 大型陶壁《问渠》。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借此激励师生努力追寻中国传统教育和文化精神的“源头活水”,以此滋养自身的学业与事业、学术与人生、教育与智慧、至凝才聚智、返本开新、立己树人兼善天下。

3. 雷阳书院广场四周环绕的七棵参天古榕,苍翠挺拔,髯须如瀑,恰如“兼容并蓄”象征学校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凝聚古今中外之智慧,汇聚五湖四海之英才。如广场中央的赑屃驮碑、石景、小草、石头精神等等。

4. 酸甜苦辣咸的味道,各有各的学问,只要你尝试过,在尝试的过程中学习,学会坚强、学会感恩、学会成长、学会忍辱、学会忍耐、学会珍惜、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你的人生就会冲破重重的阻力,走向光明之道,活出快乐的自己!但愿每一个人的梦想都会成真,但愿每一个人幸福到永远,我个人的想法是尽自己微薄的力量使世界变得更干净!更美好!

从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言一语、一个设备、一个雕塑、一条裤子、一条裙子、一只杯、一双筷子、一间房间、一个教室、一栋楼、一个校园看到一个人、一个群体的思维、能力、修养,艺术、品味、思想情操、精神所在。联想到辛勤劳动的人民与设计师们的精深的设计与勤劳的人们不畏困难的高品位的精神。如:罗海鸥书记给大学老师岗前培训的课,讲到的雕像有两个人,其中一个人走在钢丝上,另一个人站在他肩上,他以这个雕像来体现大学教育的理念,要培养超过老师的学生,教师就像肩负重任的钢丝上的行走者,这是传统的教育思想。还有罗书记说到牛顿“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经典说法,它与西方“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的教育传统是一脉相承的,我个人觉得要追求真理,必须热爱生活,热爱他人,热爱你的职业,求教于人,学多一门知识,向多人学习,古人说:一个诸葛亮不如三个臭皮匠,人生不能只绑死在一条路上,如果你选错了一条生之路,你越走下去就与正确的路离得越远,你学了多门本领就可以及时回头,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选对了,合适于自己的路,就要尽心、尽责,尽力认认真真地奉献自我。教育就是让后生可畏,如韩愈在《师说》中讲到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里实际上寄托了韩愈希望学生超过教师的理想,其实作为一个好领导、好父母、好老师,都要应该持有这种精神才会不断地进步,引导与帮助受教育者,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实现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社会才会不断地进步。

(三) 教育要具有面向世界的全球化能力:从教师与学生方面来说

应加强教师培训,增强教师的全球化能力,加强学生全球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对全球问题的理解,补充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理解,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全球化的能力。教育就是协助他人创造未来,从中完善自己。莎士比亚说:“上天生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只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

教育是神圣的也是极端困难的,困难重重的教育需要拥有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要有奉献、探索、全身付出、无畏寂寞才有卓越的教育成就,一个优秀的教师以卓越的学术追求教育,用实际行动来唤醒学生,带动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从游之乐”,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优秀教师通过辛勤努力,可以创造一间与众不同的课室,从而拥有改变学生命运的神奇力量。

(四) 公正无私的教育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特长,希望家长与教育者要从他们的优点与特长方面入手,去引领他们,教导他们,表扬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有勇气去开拓他们的潜力,让他们知道自己可以有所作为,为社会献出他们所能。教育人要持有一颗善良的心,特别是老师,自身要有一棵爱心,用实际行动给予孩子们最大的鼓励。张剑伟院长给2017年高中政治骨干老師上课所讲:“为师者要上善若水,在教书育人上,要效法水,要具备水的‘包容性,心胸宽广,水的‘溶解性,水的‘渗透性(滴水穿石),水的‘平等性(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还讲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教育的理念就是,甄综术艺,以应对需,人生正始,伟业我待,励志笃学,荣校报国,天道酬勤,做人求真,学问求实,砺志博识,厚德,笃行,格物致知,实事求是,格心致远,学达德彰,读书,明理,做人,成材。教育具有非功利性,教育就是无私的贡献,教育能使人焕发青春,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更大的魅力(引用吴刚2013年)。教育是文化,文化是一种精神——精神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精神有时代精神与拼搏精神等,文化是一种精神财富与教育真理。

竞争与合作的教育:很久以前,丹麦渔民从深海捕捞的沙丁鱼还没到岸就死了,只有一条渔船总带着活鱼上岸,原来他们在打回的沙丁鱼舱里放两条鲶鱼,鲶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在鱼舱里鲶鱼不断追逐沙丁鱼,于是沙丁鱼拼命游动,激发了其内部的活力,从而活下来。教育是多样的也是灵活的,在生活工作中也可灵活地引进“鲶鱼式人才”通过挑战刺激人们的竞争意识,激活整个团队。(引用刘海涛教授上课所讲)

真正的师者:在学问观上冯友兰先生提出了“一不是为了做官,二不是为了发财”的“为学术而学术”的“求真理”原则。到了涂又光先生那里,变成了“正反非社会三领域”:他自己不是“正”(升官发财),也不是“反”(反对升官发财),而是“非”,即自己不做官不发财,但不是反对别人做官发财。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道家的“逍遥”,兼有儒家的宽恕。育人者涂先生的观点是:我真正的学问是我的生活——课堂上拿去让弟子“得益”就可以了。做到“卖艺不卖身”。罗海鸥书记对涂先生的评价:他是勤俭朴素的人,他的为人、为事、为学、从教持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涂先生把思与诗、学与做、身与魂、师与生凝成了一股人生的绳索,坚固而澄明,涂先生学富五车、高屋建瓴,他是时代真正的师者。

(五) 科学的方案制订

在(美)霍曼等著,郝和平等译《活动中的幼儿认知发展课程》一书中,专门就针对特殊儿童的发展,提出了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思想:按我们的设想,发展的方法,有些类似作出诊断和开处方的情形,但是注意个别教育的课程并不从对幼儿的短处分析入手,教育者为了建立一种有效地促进特殊儿童发展的课程,首先设法确定儿童的发展水平,然后再去提供一些经验,使儿童能在多数场合下适应,处于萌芽状态的能力进行练习。

1. 此外,目前的特殊学校还收留了一些包括: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严重的触觉失调儿童等与智障相关但又不是智障的儿童。

2. 问题的提出:新时期我国的特殊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殊学校数量得到了快速的增加,教师队伍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在不断地更新,应该说:成绩斐然,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教育对象疾病程度的改变,疾病类型的多元化,目前特殊教育学校(主要是培智学校)教学工作客观存在着培养规格不清楚,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与在校学生发展(心智发展水平)程度不相匹配,教学有效性差的状况。

3. 特殊教育产生的原因:一是培智学校教育仍以学科知识教育为主;二是仍以入学年龄编班教育;三是教师知识老化;四是特殊学校的诊断评估流于形式;五是个别化教育实际成为一种有名无实的宣传。

总之,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教育就是让人在不同环境适应生活,自理生活,健康幸福地生活,要学会以正确的方式去生活,引导从勤从善,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做有理念的人。

(六) 传统文化谈教育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年轻人都忘记了自己的老祖宗的教导与他们的学问。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民族血脉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它具有独特的理念、智慧、气度、风格、特色、神韵与它的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扬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在我们发展到信息化的今天,更不能忘记老子、孔子、荀子、墨子他们精深的学问、教导与指引。古人云:“无孝无教”,特别是教育小孩子们,应先教做人、教思想品德、教做事,再教技能技术等学问。通过2017年8月18日湛江市传统文化教师培训开班,张剑伟院长的致辞与刘周堂教授的讲座,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发展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总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学习的,也是大家的梦想。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思想与美德:做人要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做人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尊老爱幼、心中有爱、行为中有孝,要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担当,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化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最终达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七) 从校长管理方面谈教育

校长的管理教育关系到学校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公正,平等,安宁,富强,文明,和谐,法治,自由,民主和个人的前途命运,都离不开教育。2017年8月16日上午岭师培训学院欧何生处长给雷州市校长及培训管理者做“校长的领导艺术与技巧”的讲座,说:领导者是依据组织的正式授权,率领和引导被领导者为实现预定的组织目标而奋斗的社会实践过程,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让别人把事情办成的活动,是一种特殊服务,是有规律的行为过程。引用毛泽东所说“领导者的职责主要是出主意和用干部两件事”,引用德鲁克所说:领导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把事做正确”。校长的担当就是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办事。16日下午,岭南师范学院刘明贵校长的“现代校长的职业精神”讲座,校长要具备:奉献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开放精神;自律精神。他说:校长如同船长,船要在海上运行,需要保持航线,以顺利到达目标的彼岸。他还说:教育是一项事业,把职业当做事业来干,教育是一门科学,教育是良心话,做到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从领导者转变成引导者。我个人的感想:领导者是说画圈的人,老师是教人画圈,最后是工匠精神的工程师、技术工人们把社会、把自然建设成为完美的世外桃源。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八) 教育中的工匠精神[4]

去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工匠精神”。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强调“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

中国古代工匠匠心独运,把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对理想的执着,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倾注于一双巧手,将技术、经验和文化融为一体,以巧夺天工的传世之作,赋予中国工匠文化道艺并进的东方古韵。

何谓工匠精神?有很多说法。我认为,工匠精神的要义,一是劳动神圣、乐在其中,二是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匠人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一门技艺,心无旁骛,埋头苦干,精益求精,视工作为生活,视产品为修行,视质量为生命,这样的人最质朴纯粹、最能创新贡献、最有魅力,也最能打动人的心弦、感动人的灵魂。

何谓工匠文化,工匠文化有什么特性?中国工匠文化,既讲究功夫、功力或技艺,更讲究心性。心性缺失,功夫上不来;功夫不够,精品出不来。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态度最重要。

工匠文化,是工匠人根植于内心和经验的修为,是一种崇尚品质的自觉思维,是一种注重技能的生活方式。正是在工匠文化的熏陶下,工艺人继承传统,又不断创新,推出新产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工匠文化具有六个特性:

①心志专一的本性;②甘于寂寞的耐性;③精益求精的心性;④锐意创新的个性;⑤勤俭简朴的品性;⑥慎言笃行的习性。

厚植工匠文化从何入手?

当今社会的特点是缺少匠心,缺少认真负责、精雕细刻的工匠精神,工作马马虎虎、大大咧咧、随便应付,“差不多”先生流行。其最大弊端是,容易冲淡“念天地之悠悠”的人文情怀,填平“为往圣继绝学”的高远抱负,剩下的只是浮光掠影的快餐式感官享受,或者是各领风骚三五年的“肤浅学术”。这也是造成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不尽如人意的一个原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既要注重以“快”为特征的科技信息文化,也要重视以“慢”和“好”为特征的工匠文化。因此,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培育工匠精神”“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

大学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功能使命。因此,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大学责无旁贷。厚植工匠文化,要从教育入手,从根部植起,注重普及应用,落实到人。

现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国工匠》,我所在学校校园作品《问渠》陶壁作者朱邦雄、《问道》雕塑作者吴为山和烟斗制作名家陈灿聪等,都是了不起的大家名匠,都体现了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要让“工匠文化”进入大学,走进课堂。在大学里,重提工匠精神,关键在于把分散的心收回来,专心一志,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像孟子说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首先,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即书记、校长要带领师生员工,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弘扬工匠精神落到实处,落到每个师生员工身上,共同营造专心一志、严谨负责、精益求精的文化氛围。

其次,要加强工艺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可邀请各行各业的名师名匠走进校园,举办展览、讨论,开讲座、设课程,举办夏令营、短训班等,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再次,要精心营造校园文化环境,陶养学生的匠心。校园文化环境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就像“泡菜汤”,“汤”调好了,“泡菜”就会有品、有味。近几年来,岭师因地制宜,师法自然,精心构造了一系列校園文化景观,让学生观其景、品其文、悟其蕴、明其道,既能受到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大学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陶养,又能真切地感受到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的精义,初步实现了移步换景,一步一景,“景在哪里,教育在哪里”的大学景观建设的理想目标。

建立精益求精、优胜劣汰的质量竞争机制。建立了这样的竞争机制,可以为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提供激励和制度保障。

只要我们积极主动地把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担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更好地推进“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也能培育更多包括“大国工匠”在内的杰出人才,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物质技术与精神审美的和谐并进,是推动中国工匠文化发展的根本原则。尽管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个性和文化生命形态,但蕴含其中的物质技术与精神审美和谐并进之道,无一例外地继承并发扬了中国工匠文化的精神基因。

(九) 从大学看教育

办学理念集中反映在校训中,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悉尼大学——繁星纵变、智慧永恒;岭南师范学院——崇德、博雅、弘志、信勇。如清华校训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要想成为真正的清华人,需要靠个人终身修炼,需要将清华精神信念作为安身立命之本,转化为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要培养的学生的君子人格。前者,要求坚持不懈、进取向上;后者,要有宽阔的心胸气量。换言之,作为清华人,必须有人格尊严,一要耐得住清贫寂寞,经得起荣辱浮沉;二要一切都放得下,想得开。“建树风气”,说得太好了。下接地气,有品有学且有术的。大学之道“三纲领”中的“明明德”“新民”,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立德树人”。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最近讲的立校之本。“脚踏实地,艰苦攀登,胸怀全局,志在富民,皓首不移”自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时代号召。正是这种“建树风气,行胜于言”的务实品格,使清华学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使清华成为中国高校的翘楚。

今天,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清华继承发扬自己的伟大传统和卓越精神,以一流人才、一流学术、一流风气的标准和要求,履行好清华之所以为清华的伟大使命,赋予“清华”两字更加鲜活丰满的时代内涵!

国家领导人论师德:习近平、江泽民、温家宝、胡锦涛、李克强,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师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教育的本质就是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是“大学之道”,是“吾首一以贯之”之道,是中国文化和文明之根,也就是勤教办学,立己树人,催人奋进,建树新风,其核心是教学相长,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此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育重在实行,实践,教育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的本质是精神养分,做大做强。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传道”“授业”“解惑”始终是师德赖以生成的根本依据。师德就是献爱心,以身作则去教师育人,从思想方面、体育方面、生活方面、学习方面诚心去帮助他们。为什么要终身学习呢?社会各方面在不断发展,人也要适应社会的需求,所以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人人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做到终身学习,提高生活能力与工作能力的技能,提高生存技能,提高素质,成为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才能适应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示的精神,扎根中国走向世界。

(十) 因果回报

古人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的辛勤一分的收获,所以想安安稳稳地过好日子就要在正确的方向好好学习、好好做事、好好做人。在磨炼中成长,在修炼中总结经验运用经验,无论在生活工作上遇到什么困难,请不要埋怨天、埋怨地、埋怨他人,也不用妒忌他人,要自我安慰自己做得还是不够好,找出做得不够好的方面,从而改进,要相信自己一定行,同时保持个好心态继续去经受磨炼。就如那些专家教授们、大老板们,他们的成就不是白来的,是他们经过无数次的辛勤劳动才能得到的。不是辛辛苦苦得到的财富,也是守不住的。像好多贪污受贿的官员,他们不是靠正道得来的辛苦钱,到头来钱太多了害人害己。如:张剑伟院长的道德经课所讲的,钱够花是自己的,花不完是银行的,太多了是人民币,属于人民的,所以钱多到一定的程度,就应该为人民服务,终保平安,做到取于民,用于民。不论是谁,无论做什么事,如果你真诚地付出,迟早会得好的回报。如“狗救人的故事”,我小时候,外婆给我讲一个狗救人的故事,有一天早上,外婆的祖爷爷带着他的爱狗上山砍柴去,砍到了下午,祖爷爷累了,就躺下来睡着了,没想到山下烧山,火苗慢慢地沿着风向,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靠近祖爷爷砍柴的地方,祖爷爷太困了,睡得香没听到狗叫他,狗看到祖爷爷很快就要被火烧到了,它就跑去平时祖爷爷带它取水的地方,跳进水里把它的身体全部搞湿了,跑回来在祖爷爷休息的地方周围搞湿了花草,无数次的来回跑来跑去,终于把祖爷爷休息的地方全部沾湿了,祖爷爷醒了,狗也累了,外婆家里人以为祖爷爷与狗死了,第二天,祖爷爷带着恩人回家了。听外婆说:她祖爷爷平时很爱他的狗,有好吃的他先让他的爱狗吃,后来爱狗走了,就给它埋了立坟墓,发誓他们刘家的子孙不吃狗肉。所以每一个人想得到好的回报,从今起就要多做好事,多关心他人。

(十一) 教育的互相服务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缘才能相聚一起,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欣赏、互相赞同、互相学习。毛主席说: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你为我服务,我为你服务,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对社会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纳了。从雷阳师院的七棵大榕树、广场中央的“赑屃驮”,他们都在互相帮助、互相吸引、互相照顾、互相配合、互相欣赏、互相赞美、互相学习、互相照顾、互相支持、互相促进、互相爱护、互相监督、互相尊重、互相融洽,龟神守护着学院,百年榕樹相伴左右,他不只给龟神遮阳挡风雨,他一样为大家遮蔽太阳与挡风遮雨,这里面默无出声的石头石凳,还有默默不语地为大家服务的保洁工阿姨们,她们为了让大家能走在干净的书院大道上与小径上,几乎都是在大家午休的时间里来打扫清洁的,她们拿的劳动报酬是很少很少的,但她们还是很乐意地为学院校园服务,单一想法是为校园搞一下卫生,其实她们是服务于整个学校的师生们与校园的一草一木,是互相帮助中的分工合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大数据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大有作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随着民生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异地办”持续推进,身份证异地办理、因私出入境证件异地申请办、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举措,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所以无论是谁都要有好思想、好身体,没有主动做事的好思想是不会帮助他人的!没有好身体更谈不上为他人服务!这样大家更加要学习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习总书记十九大精神与中国的传统文化。

总而言之,教育是生活:从出生—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出生,从出生—幼儿—儿童—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老人—小孩。第一个阶段至最后阶段都是在学习都在磨炼,个人的感想是天公在考验我们!天公让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历经曲折、尝尽百苦的磨炼,在磨炼中修炼,不只感动人,甚至要感动天公。人生处处都是学问,不管你碰到什么挫折都要正确面对,当作是一种磨炼一种考验,从磨炼中得到人生的经验!把自己的经验传于他人,流传于世,最终又回到生活,回到自然,做到学校是我家,我家是学校。要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要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父母给予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就要好好保护好所需要的群体,为社会为自然献出微薄的力量。

人家说:十年寒窗,我也差不多了,教育源于生活,我就是在生活中工作、学习、受教育,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我进岭师快十年了,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中,认识了同事,认识了同学,认识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有些人既是我的同事又是我的同学我的好朋友,有些人既是我的同事又是我的恩师又是我的恩人又是我的知己又是我的领导好朋友,在九年寒窗中向他们学习,吸取他们真诚的教育与指导。快十年来的工作学习即将结束,我不管之后身在何处,我会坚持不懈地向他人学习,向他人指教,坚持我的梦想,丰富我的人生境界,在生活上若遇到什么挫折与困难时,我会坚守我的梦想坚强地追求幸福与真理,不论在何时何地遇到何人何事我会铭记“良知”二字。在工作学习中做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成长至老。我在此感谢帮助我、关心我、表扬我、爱我的朋友、同学、老师、领导们!特别是每次都是悄悄地来给我讲故事、给我讲课、给我指导,但又悄悄地离开去接新任务的恩师!小时候,您给我讲的光明磊落、三五成群健康的团队我会铭记于心!我会想念您!记得您!记得岭师!记得岭师的一草一木一石一鸟与每一句话语!坚持走到哪!学到哪!坚持终身学习!祝您与大家健健康康!事事如意!

注释:

[1]引自岭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罗海鸥《景在哪里,教育在哪里!》2014年03月31日(星期二下午)在榕楼培训课室为湛江市农村初中教师置换培训学员的讲座.

[2]选自2017年演讲与口才第5期.

[3]引自罗海鸥书记给2012年7月18日上午在岭师榕楼培训课室给岗前培训的大学老师们的讲座.

[4]此部分所有内容引自2017年4月6日罗海鸥书记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厚植工匠文化,教育从何入手》.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4,587.

[2]罗海鸥.厚植工匠文化,教育从何入手[N].中国教育报电子版,2017-4-6.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7-04/06/content-475809.htm?div=-1

[3]罗海鸥.“清华”一解[N].《新清华》文化副刊08,2017-5-19.http:∥xyjj.lingnan.edu.cn/info/1213/1821.htm

[4]裴娣娜.教育科學研究方法[M].1999年版.

[5]赵原.演讲与口才.2017(12).

[6]袁锐锷.外国教育史新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7]教授们的上课课件.

[8]刘雪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7(11).

[9]宋立民.先哲精神后生楷范——读罗海鸥《涂又光》[M].中国出版年鉴,2016.

作者简介:

黄碧珍,广东省湛江市,岭南师范学院培训学院。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