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党建+”模式探索

2018-05-21吴景龙李爱国徐彦群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党建+党建工作模式

吴景龙 李爱国 徐彦群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研究生的扩招,以及在认真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过程中,研究生黨建工作成为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重要部分。根据研究生群体中的一些实际情况,分析出高校研究生的党建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党建+”模式与相应机制,为研究生党建工作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思路。

[关键词]研究生;党建工作;模式;机制

[作者简介]吴景龙(1977-),男,汉族,山东菏泽人,石家庄铁道大学,讲师,工学硕士,所从事工作领域为交通运输工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D26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8)04-0046-03

一、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现状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是本科处于党建学习工作开展的主流人群,研究生或许由于本身相对于本科生来讲是一个人数较少的团体,故而成为了党的教育活动开展的一个薄弱环节。目前越来越多的党支部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在逐步的加强研究生阶段的党性教育,让研究生在成为高材生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素质,同时成为高素质高觉悟的人群。以石家庄铁道大学为例:

在考察党的发展对象上,学校对积极分子认真严格的考察,本着严谨的作风、公正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同学,并帮助同学们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组织大家去西柏坡等红色革命圣地参观,组织进行党课教育、党的政策以及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等等,都足以表现出学校党组织对发展每一位党员的党性教育的关心以及重视程度。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高校研究生不断扩招,人数在逐步大批量增加,在之前的模式下研究生党建教育这个版块工作的开展难免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以及漏洞疏忽,需要改进大学的管理方法。

对于发展党员的比例来讲,研究生的发展比例要远远大于本科阶段的比例,很多时候相对研究生的党的教育活动的开展来讲,是远达不到本科生的教育深入。在这样大的发展比例下也要严格保持着党员的质量,不断地提升党员的党性觉悟。在党员的管理工作上,本科阶段的管理较为严格,党的教育相对来说开展的比较频繁,对于研究生这个群体,因为研究生这个群体本身时间比较自主、事情较多、实习相关的工作地点比较不固定等等其他因素,导致对其的管理教育相对少很多,久而久之研究生的党的自觉性就会有所降低。

二、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党建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研究生党建工作开展的重视程度不够。现如今,我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大部分都是围绕着本科生这个大团体开展的,以这个群体为依托进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以及预备党员的教育,并相应地建立了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党校、分党校等,总体形成了高校本科生党建工作的一个良好格局。但是,随着研究生人数的不断增多,有很大一部分高校并没有很好的去研究该怎么完善研究生的党建工作的管理格局。尤其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学科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多,有一些高校就已经显现出一些现象,比如说,缺乏像本科生那样的有条理的党组织去进行专门的组织管理,又缺乏好的管理制度和做法,相当一部分高等院校都是本科生研究生一起管理,最终导致研究生党组织建设不规范,工作的开展难以顺利进行,影响了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研究生党组织的制度、格局等不够健全。其实,在近几年研究生大量扩招的同时,研究生的党员队伍也随之不断扩大,在现有的管理制度、格局的使用中也出现了很多相对不合理的地方。调查发现,研究生有其不同于本科的地方,不可一概而论。研究生大多每个专业的人数较少,专业分类也比较多、方向比较细,人员也相对比较分散,并且需要拿出大把的时间去搞科研,导致党员之间相互交流比较少,和党组织之间缺乏了解的机会和时间,随之产生的就是研究生党支部的开展活动难度提高,同时也就存在着分工不均、责任不落实的现象,因为大家可能共同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能有的学生因为各自的科研任务没有时间而相互推脱等等效率不高;并且就目前来讲,党员的组织生活形式稍微有点单调,缺乏该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其所要达到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同时支部对党员缺乏一定的有效批评和监督,在缺乏党的理论知识学习的情况下党员的党性修养可能会“不进则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就不能有效发挥。

(三)可能存在着将研究生的管理变为党建、科研工作这种一分为二的“脱节”现象。二者其实并不冲突,应是相互促进的。目前大多数情况下高校都是采用这样的模式进行研究生管理的:研究生学院去负责行政管理、学生管理部分,研究生党支部将研究生的政治教育和党务工作分派给院校的各个院系的党支部去负责,这两个管理系统并没有形成很好的职责范围的协调,在各个院校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尤其在近两年研究生大规模的招生之后,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具体来说,研究生的党支部并没有真正地在研究生的党建工作开展中发挥其中心管理的作用,以研究生党支部为核心的这种模式的优势也得不到很好的体现,而各个学院又疏于对所在院系少数研究生的管理,从而也就不能充分利用各个党支部去把研究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好,这就可能会存在培养出学业有成、有很好科研能力的优秀研究生,但在思想政治方面上很难保证其优秀的情况发生。所以说,在这种研究生的党建、行政工作二合一的管理模式中,想要达到理想的齐抓共管的局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党建工作的开展涉及的部门和人员众多,需要多方配合,所以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出最适合的管理模式。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要保证各个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加强合作与联系,以减少职责不明、任务多重指挥等的现象发生。总的来说,能否形成这种党政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对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高校研究生党建模式探讨

借鉴“互联网+”思维,在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中探索推行“党建+”模式,以此形成的党建科学化运行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其思路明确、执行顺畅等。“党建+”模式即在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中树立系统思维,将研究生个人或群体发展的方方面面与党建工作相融合,以此来探究研究生发展与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使得在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中,高校研究生的党建工作实效性得以加强。

在践行“两学一做”的过程中,抓住党建与研究生发展的契合点,以及坚持党建在各项工作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探索推行“党建+”的系统思维模式,全面推进高校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研究生党员队伍建设,构建出能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发展新的机制,提高基层党建的附加值。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可以就“+什么、怎么+、如何+”进行专题研究,搭建“党建+互联网”“党建+公寓建设”“党建+学风建设”“党建+公益”“党建+专业特色”等平台,依托这些特色平台,进一步将党建工作化虚为实,探索出一些能落实、能复制的好的方案,创新基层党建服务,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一)“党建+互联网”

由于高校研究生专业多,分布较散,集中上课少,其中会有部分学生外出实习,部分外出考察调研,具有点多面广,开展工作要求高、数量大、环节多,集中活动不易,学习交流不便等特点。除此之外,党员集中进行学习教育难、统一管理难、党费上交难;党组织空间覆盖不到位,党内组织生活缺乏活动场所和相关设备、党组织生活制度流于形式等等。高校研究生党组织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一个新的党建服务平台来加强和改进党内管理、发扬党内民主、拓宽党群联系渠道,破解研究生党员管理不精准、研究生党员教育无特色、党员服务不到位的有效举措,提高高校研究生党建科学化水平,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坚持“以用为本”,优化信息平台功能,建成互动实用的服务网。一是优化高校研究生党员管理平台。整合可利用的网络资源,立足实际,拓展研究生党员党费收缴、研究生党员发展管理、研究生党员组织生活管理、研究生党员电子档案管理等具体的使用功能,以达到高校研究生党组织和党员的“精准化”管理与服务的效果。二是优化高校研究生党员教育平台。着眼于远程教育应用,优化党员信息库,积极有效地拓展研究生党员个性化与互动性教育培训,更好地满足研究生党员共性和个性的教育需求。三是优化高校研究生党员服务平台。以“研究生党员志愿服务、便民服务”等工作为中心,建设志愿者服务信息系统、便民服务信息系统,推动网上网下联动服务,有效增强高校研究生党组织依托网络联系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效果。高校研究生党建互联网平台可以设计并开发“信息实时传递、党务工作管理、学员教育培训、党员志愿服务、便民服务活动、交流互动”等版块和“党建聚焦点、便民信息栏、志愿者风采、服务风向标”等子栏目。

2、坚持“以管促用”,实现点对点的个性化贴心服务。一是开展研究生党员定制服务。强化管理平台的记实功能,开发研究生党员个人“电子档案”系统,该系统自动汇集党组织和党员在各类党务活动中的相关数据信息,实现过程化管理、跟踪式服务。利用信息平台的自动识别和短信提醒功能,实时对每名研究生党员缴纳党费、参加组织生活、完成志愿服务等情况进行督促提醒;在传统节日、政治生日、党的生日、党员生日等重要节点期间,为党员发送短信表达祝福。二是开展研究生党员志愿服务。依托平台网站、移动客户端,开发研究生党员“志愿服务”系统,对党员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实时跟踪,对党员志愿者开展星级管理,既可以调动研究生党员参与志愿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又可以营造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志愿服务氛围。

(二)“党建+学风建设”

调查表明,研究生群体中时常会有伪造或修改实验数据、抄袭、署名“搭便车”等学术不端、不良现象,在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中应积极开展研究生党员的学术道德教育工作,以此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使之在研究生群体中树立遵守学术规范的榜样,进而有效地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同时,积极借用群众、团员、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以及正式党员的力量,不断的去实践和完善高校研究生学风监督、自律以及奖惩机制。

1、针对研究生学风监督部分,可在研究生党组织中成立学术监督委员会等机构。

2、针对研究生学风自律部分,可在党员培养考察程序中融入学术监督程序。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期、党员预备期等各个阶段密切关注研究生的学风情况,以此作为是否能进一步发展为预备党员或者预备期考察是否合格按期转正的必要条件。

3、建立“研究生党员学风自律监督奖惩条例”,有效的促进学术诚信建设与研究生党员先进性互动双赢的局面。

总之,通过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点,搭建出“党建+互联网”平台、“党建+校企合作”平台、“党建+学风建设”平台、“党建+专业特色”平台、“党建+公益”平台、“党建+公寓”平台、“党建+导师指导”等平台,强化党建引领和融合功能,在每个平台下,依靠其中各具特色的载体,使党建工作格局拥有更好的开放性、高效性、融合性、互动性。新形势下,以“两学一做”为契机,通过“党建+”模式,增强党组织在研究生中的凝聚力、吸引力,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和做好研究生的党建工作,有利于促进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机制探讨

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建立五项机制,落实党建保障措施。

(一)建立“党建+”模式的领导机制。设置“研究生党建+”模式领导小组,由上级领导整体负责统筹推进该模式的实施。在体系中从上至下设置各级“研究生党建+”模式领导機构,各机构分别负责本部门“党建+”模式的载体设计并且按要求完成相应的统筹推进工作。

(二)建立“党建+”模式的共议机制。本着“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并且结合实际情况,使得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得到规范和改善,可以自觉地达到不盲断工作内容、做事不武断的科学规范议事的效果,更好地突出党委(总支)的领导把关作用。

(三)建立“党建+”模式的责任机制。为了激发组织活力,提高执行力,使得相关工作内容执行起来更顺畅、到位,可以把总体目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分解,把具体目标逐步落实到各领导和各研究生党员。把“党建+”模式执行情况作为考核相关人员和党员民主评议的一部分。通过层层落实具体目标、加强问责力度等措施,将领导驱动转变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自我驱动、机制驱动和目标驱动,达到提高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的效果。

(四)建立“党建+”模式的培训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不断的进行思考、调查、访谈、观察和探究等途径,以规范化和制度化为突破口,在整合高校党建教育资源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完善培训机制,提出更科学、更合理的课程内容,采用案例式、体验式、情景模拟式等新颖的教学方法,探索建立更加灵活的教学机制,增加培训的统筹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党员的综合素质,提升相关人员以“党建+”模式开展相应工作的能力,从而保证高校党组织“党建+”模式良好的实施效果。

(五)建立“党建+”模式的宣传引导机制。利用新媒体等资源,通过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等方式,充分发挥各方优势,联合其他部门,深入总结和大力推广“党建+”典型经验。实时关注高校实施“党建+”模式的进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果,宣传好的经验和做法,有效促进良好舆论导向的形成。

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需要结合研究生自身特点和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实际,因时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并采取有效的方式,勇于开创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有力地促进高素质、创新型、科研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郭巧玲.结合研究生特点探究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02):27-31.

[2]黄文光,黄锋,盛育冬.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版),2008(03):11-12+32.

[3]冯定祥.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02):131-134.

[4]曹荣安,李颖,鹿保鑫.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论坛,2010(06):10-11+20.

[5]郭超,王萌.努力探索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新模式[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05):37-39.

[6]张彦.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119-122.

[7]谭杰.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06):119-121.

[8]贾立壮,甄月桥,李娜.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12):83-84.

[9]王鹏.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的三大现实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Z1):63-65.

[10]陈珊秀.试论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J].大連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98-100.

[11]孙信丽,崔建国,徐伟.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对策及创新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09(03):40-43.

[12]孙航,胡孟杰,戴晓胜.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模式的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191-194+207.

猜你喜欢

党建+党建工作模式
实施“党建+” 释放党建新活力
“党建+”助力贫困县摘帽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美丽乡村建设的“党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