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人与狗的千年情缘

2018-05-21戎静侃

检察风云 2018年8期
关键词:小狗上海

戎静侃

2018年适逢农历戊戌年,也就是中国传统的狗年。常言道,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要担得起这个“最”字,足见人类对狗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狗与人类源远流长的密切关系——它是人类最早驯化的一种动物。现代生物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认为,早在1.5万至3万年前,远在农业、陶器、城市和文明出现之前,狗就已经从它们的野生祖先中分化,开始与人类为伴,经历了一代又一代驯养与培育。

在我们上海,当你走进博物馆,也不难发现我们的这位老朋友,陶瓷、玉石、金属、绘画、竹雕、绣品,诸多文物中都能见到狗的身影。上海人与狗的长久情缘,还要从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说起。

上海成陆较晚,距今6000年前,今天的上海西部地区开始适宜人居,最早的“上海人”从太湖流域迁徙而来,繁衍生息。与先民一同来到这新天地的,就有他们蓄养的狗。在上海的一系列古文化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古代动物骨骼,其中就有属于家犬个体的标本。青浦崧泽遗址的狗下颌骨、青浦福泉山遺址的狗下颌骨和头骨,都是年代较早的发现,其数量在标本总数中占比很小,表明狗并非作为人的肉食来源,而是帮助古人生产、生活的伙伴。20世纪90年代闵行马桥遗址的发掘中进行了较全面的动物考古研究,对出土的1万余块动物骨骼进行了测量、鉴定和记录。从所得统计数据来看 ,各时期狗的数量比例都在5%左右,占比很小。有意思的是,自良渚文化时期(距今约5400—4300年前)到马桥文化时期(距今约3900—3200年前),狗的数量从多变少,鹿科动物的数量则由少到多,反映出当时人类获取肉食的方式有过一个明显的变化,从以家畜饲养为主转变为以狩猎捕捞为主,其背后的原因,与距今4000年前后包括上海在内的长江下游地区发生的环境与社会剧变有关。其时,良渚文明崩溃,以稻作农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衰退,人们的生产、生活重回到倚重自然资源的方式习惯上来,与农耕和家畜饲养关系密切的狗的数量便随之下降了。

在松江广富林遗址近年的发掘中,发现了完整的狗骨架埋葬坑,呈卧伏的姿态,应是古人特意为之,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不禁使人联想到3000多年后的西晋时,名动中原的华亭名士陆机在洛阳做官,因为思念家乡,他让爱犬“黄耳”带着家信,登山涉水、昼夜奔驰,从中原到江南,再带信返回,只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后来,陆机在爱犬死后将它埋在离家二百步的地方,当时人称“黄耳冢”,留下一段人犬情深的佳话。又过了1700年,丰子恺在《护生画集(第六集)》中妙笔画出了这只能干的忠犬。这则故事也反映出,经历战国至汉代的农业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狗越来越成为人们看家护院的好帮手,无论在小农之家还是大族庄园,都少不了“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情景。狗逐渐被赋予了田园、平安、乡愁等文化属性。

荣登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青浦青龙镇遗址,不仅发现了隆平寺塔基,还出土了大量产自十数个不同窑口的瓷器,实证了唐宋时期青龙港繁荣的航运业和商贸经济,当时的上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个宋代的青釉小狗瓷塑,特别吸引小朋友的目光。这只小狗只有鸡蛋大小,通体青色泛白,尾巴和后腿部分有些残缺。显然,这是一只小狗玩偶,从它的胎质和釉色看,可能是福建闽江流域的产品。宋代是瓷塑玩具生产的繁荣时期,南北方多个窑口普遍烧制、批量生产,各地还出现了专营玩具的集市,以及挑担子沿街叫卖的玩具货郎。这只呆萌的小狗,也许在1000年前的某天出现在华亭十里长街的摊头,让某个路过的“上海小囡”眼馋不已、脚下生钉,缠着爸爸妈妈要买。终于,小囡取得了“胜利”,把玩着小狗爱不释手,笑逐颜开。

随着航运贸易繁荣和棉、粮、盐等产业发展,明清时期的上海经济发达,物阜民丰,号为“东南壮县”。1966年宝山顾村发现了一座明代墓葬,经发掘知是朱守城夫妇合葬墓,出土的随葬品中有一件红木嵌玉犬镇纸。这件长条形的镇纸中部镶嵌一只圆雕白玉犬,也如鸡蛋大小,尽管姿态作卧伏状,仍能看出它修长矫健的体态。在作为文房用具的镇纸上附加玉器饰件,宋代就已出现这种做法。这件玉犬雕刻简朴,形象写实,显示出宋代玉雕风格,而让它摇身一变为镇纸应是明代时的“再加工”,由此可见明代社会流行的藏古、用古之风。比起前文介绍的青瓷小狗,这只玉犬颇有几分狗中“大哥”的气派。或许,500年前的江南文人,正是在它身上找到了奇妙的共鸣和慰藉吧?

上海开埠后,西风东渐。今天的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所在地是旧上海著名的“跑马厅”,很多人不知道,过去还有过“跑狗场”。“跑狗”这种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的娱乐活动,很快经由英国人传播到上海,并先后开出了三家跑狗场。其中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家叫“逸园”,位于法租界,今复兴中路陕西南路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有当时逸园的跑狗牌、跑狗票以及跑狗成绩排行榜等相关物品,如这张纸质的跑狗票,票面印有编号、场次、价格、票种、赛狗号码等信息,中部偏下方有一条赛狗飞奔的图案。狗成了竞赛博彩的主角,一时引发热潮,赌场老板赚取暴利、大发横财;尽管从一开始就伴随着争议,因赌博而生的弊害也引发越来越强烈的反对声音。跑狗票上矫健的猎犬并不是忠心护主的卫士,不是勤恳看家的帮手,也不是憨厚活泼的玩伴,而成了一些人满足私利私欲的工具,甚至伤害它们,在狗身上做手脚直接操控比赛结果。因沉迷赌博而倾家荡产的人也屡见不鲜,逸园就以其英文名Canidrome的谐音被唤作“看你穷”,狗的异化其实折射着人的异化,确乎是一个魔幻而悲惨的“魔都”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逸园被改造为剧场,后因火灾被毁,1970年重建为上海文化广场,成为上海人民场所,狗终于告别了被当作赌博工具和黑心商人摇钱树的命运。

从史前时期的狗骨骼到魏晋时的忠犬寄书故事,再到这三件物品、三只狗——一瓷、一玉、一纸面,一站、一卧、一奔跑,连缀展现了上海人与狗的悠久情缘的五个历史面相。这些与上海人携手走过数千年的可爱小动物们,不仅能让我们了解狗的故事,还能透过它们观察和探讨环境、社会、文化变迁的大问题,帮助我们了解自身的历史。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欢

小狗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我去上海参加“四大”啦
上海之巅
上海城投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小狗
小狗的憧憬
小狗
小狗走丢了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