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反腐再打“补丁”
2018-05-21颜武
颜武
新年伊始,俄罗斯推出了反腐“黑名单”制——从2018年1月1日起,因腐败被解职的联邦公务员将被列入名册。这一招属于“剑走偏锋”,也可说是“制度反腐”的又一举措,是该国自出台《反腐败法》、高官财產申报制度、要求官员放弃海外银行账户之后再打上的一块反腐“补丁”。作为惯例,2月6日,普京公布了过去六年的收入及财产清单。然而,毕竟只是“补丁”,对遏制积重难返的严重腐败是否有效,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黑名单”便是最新的努力
俄罗斯政府反腐败是积极的。“黑名单”便是最新的努力。去年底,总统普京签署了“编制腐败名册法案”,今年1月1日起生效。根据该法,政府今后将在国家公务员人事工作中引进国家信息系统,收录因腐败被解职的官员信息,可以公开查阅。如果相关腐败案件被法院撤销,或被列入名册的官员死亡,或收录时间超过五年,相关信息可以从名册中删除。
显然,这一法案是为了有效阻止“带病入队”,即“带病”进入政府公务员队伍。这可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实在是,腐败太过严重也太过普遍了。去年前九个月,从俄联邦国家机关、联邦主体权力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中被解职的腐败官员有527人,同比增加46%。
据“透明国际”公布的2016年国际清廉指数排名显示,俄罗斯列第131位,比2015年的119位还下降了12位,且从得分看,从2012年至2016年,腐败状况未发生太大的变化。据俄著名的“列瓦达”民意调查中心所做的调查也显示,2016年9月至12月,60%的受访者对新的一年里政治腐败丑闻将增多持肯定态度,对政府廉洁的信心指数在2015年达到顶峰后,近两年又逐步下降。
这显然与近两年腐败丑闻屡见不鲜、落马官员接踵而至有关。2015年,在国家采购的国防订单、国家财产管理和基础设施项目领域,俄罗斯各级检察机关共对3800件反腐案件进行了刑事立案调查。2016年,检察机关共对19513起贪污腐败犯罪的刑事案件进行立案调查,约有380名官员因腐败被免职。去年上半年也有数百名官员因腐败落马。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落马高官基本都是政界精英,还不乏普京的“盟友”,如斯捷尔秋克就是普京的大学同班同学。
这些普京政府核心人物的落马确实彰显了普京“壮士断腕”的反腐决心,有利于赢得民心,同时,这也许是要“警告身边的精英们约束自己的贪婪”。
轰动全国的腐案
这些贪官中最为轰动的是乌柳卡耶夫、季姆琴科和扎哈尔琴科,前两人都在受贿时被抓现行,后者则是典型的“两面人”。
2016年年底,俄内务部私人安全局西北联邦区时任负责人季姆琴科因涉嫌索贿1亿卢布也被抓了现行。宣布他被抓这天恰是12月9日国际反腐败日。季姆琴科2014年起担任现职,职责之一正是反腐,然而,令人哑然失笑的是,他却通过中间人多次向一家公司索贿,称经他“运作”,该公司金额达16亿卢布的账户才可解除冻结,公司偷漏税10亿卢布的刑事案件也可免予追究。2016年12月8日晚,代表季的中间人在圣彼得堡一处地下车库收受了这家公司“预付款”5000万卢布,剩余5000万卢布约定在事成后交付。联邦安全局在双方交易时将相关人员控制,随后逮捕了季,并在其办公室搜出现金35万卢布。
此外,去年9月,在国防部部队伙食采购和管理部门分管炊事装备的上校瓦库林因涉嫌受贿640万美元被捕,其利用工作之便收受了“希望同国防部签订合同,供应野战炊具、蓄水池等设备”的多家设备供应商的贿金。这是该部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腐案。
国防部也是腐败“巢穴”。俄联邦反垄断局此前已发现,该部同多家公司签订的11份价款高达22亿卢布的合同存在“猫腻”,这些公司竟是同一家企业下设的多家子公司,且提供的设备质量低劣,造成经济损失2000万卢布。去年3月,联邦侦查委员会开始调查此案,发现瓦库林受贿就是由此顺藤摸出的瓜。
腐败导致大损失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不仅仅高官显要大肆受贿,社会上也存在着普遍的腐败。
“列瓦达”民意调查中心2014年时曾就各个行业的腐败情况进行过一次民调,显示多数民众认为政府机构腐败得无药可救。从职业类型看,43%的人觉得交通警察最腐败,39%的人对警察总体表示不满,35%的人则指责海关。从行政级别看,33%的人指责地方官员的腐败行为,31%的人指责地方议会议员。
虽然“时”过三载,但“境”依旧未迁,社会性的腐败这些年有过之而无不及,贿金被公认作了各种“运作”的“润滑剂”。孩子上学比如上幼稚园,要么等上几年,要么行贿;到医院体检,要么花上一整天时间排队,要么行贿;驾车超速被逮,要么交纳罚款,要么支付给公路稽查人员一半的贿金;如果罚款严重到让人上法庭或禁驾,只要“润滑剂”润滑,也不用考虑合法程序。
俄媒体称,“这样的事情还可以列很长,而报道这些情况的机会却非常渺茫”,且这“对参与者来说通常是双赢的”,甚至是,由于“行贿不可能被证明或官员可以轻易避免处罚”,许多官员公然勒索。
司法机构甚至被认为是“腐败让腐败问题难以解决”,被联合国列入反腐工具清单的反腐门户网站(BACP)的报告指出,俄司法系统的腐败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贿赂和伪造证据,以换取有利的法院判决。下级法院的腐败现象尤为明显,在涉及公民权利纠纷的案件时,地方法院常常会偏向于地方官员。
如此严重的普遍性腐败,除了让部分官员和执掌各种各样权力的人员获得腐败的“红利”,成为“中产阶层”,带给国家的损失却是十分严重。去年,俄罗斯两大执法机关负责人公开披露了腐败给国家带来的损失。4月,联邦总检察长柴卡说,2016年因腐败犯罪造成的损失超过780亿卢布。8月,联邦总检察院执法监督与反腐败局局长鲁谢茨基说,仅近两年半以来,腐败带来的损失就高达1300亿卢布。
专家则统计,俄罗斯经济每年因腐败蒙受几十亿美元的损失。世界银行的报告更指出,腐败消耗了俄国内生产总值的48%。
政府依旧在努力
俄罗斯政府看到了国家深受腐败的困扰。多年来,尤其是2008年后,可谓招数迭出,每年都出台制度性的反腐举措。2012年普京第三次担任总统后,加快了反腐立法的进度。2013年5月,普京正式签署《禁止国家官员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拥有海外资产法》,这被称为俄历史上第二部反腐败法律,也是对《反腐败法》的补充,法案禁止政府公职人员和议员在海外拥有银行账户、持有国外发行的股票和债券。法令一颁,包括切尔西足球俱乐部老板、富豪阿布拉莫维奇在内的多名俄罗斯新贵随即辞去议员身份。此外,普京还签署了《监督国家官员开支法》《禁止官员拥有外国存款法》和《国家采购法》(新版)等多项法令,以及禁止国家安全部门官员在国外银行开设账户、禁止政党接受有“外国代理人”嫌疑的俄非政府组织的捐赠、扩大财产申报人范围的总统令。
反腐败组织体系也不断完善。2008年5月,组建了向总统直接负责的俄罗斯联邦反腐败委员会,以全面统筹制定和落实各项反腐政策;成立了由总统办公厅主任牵头的腐败专项治理专案组,以加强对各类腐败案件的查处;扩大了联邦检察院的权力,赋予其协调各执法部门,打击腐败的权力。2013年12月,普京又签署法令成立了直属总统办公厅的总统反腐事务局,以审查政府官员申报的个人财产资料,确保反腐政策落实,监督反腐法律法规的执行,保障国家各反腐机关之间协调运作。
但是,这些努力似乎与成效未成正比,也未得到民众的完全认可,这在“列瓦达”所做的民意调查中表露无遗。这次推出“黑名单”制度,再打一块“补丁”,能否取得“疗效”确实还要拭目以待。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