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研究

2018-05-21任永辉曾红梅周丹陈蓉芳刘朝霞康思源

求知导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院校精神职业

任永辉 曾红梅 周丹 陈蓉芳 刘朝霞 康思源

摘 要: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和构建新时期大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把提高大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创设有效的教育载体,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重点培养学生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勤勉尽责等职业精神。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2-02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职院校要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和构建新时期大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把提高大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创设有效的教育载体,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重点培养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勤勉尽责等职业精神,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大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内涵

“职业”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方面。狭义的职业素质则专指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职业精神是职业素质中最核心的部分,指的是人们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形成并为人们所认可的一种持续、稳定且具有职业特征的价值观、态度和精神风貌的总和,是职业人在具备职业技能和遵守职业道德基础上形成的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时任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2014年在全国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包括人文修养、思想道德素质等的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有效的教育载体和实施途径,提高大学生职业技能,重点培养学生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勤勉尽责等职业精神的教育。高职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个体的社会适应和实践能力、人际沟通和合作能力、创业创新和学习发展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职业化的工作技能、工作形象、工作态度、工作价值观,具有吃苦耐劳、团结守纪、诚实守信、安全生产、注重质量、服务顾客等意识,成为具有职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加强大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坚定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育大学生的职业心理,是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紧密对接社会需求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服务社会本领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而且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特别是职业精神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大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内容

1.职业理想教育

职业理想教育是职业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其主要包括职业认同、职业规划和职业使命。职业认同作为职业理想教育中的核心,主要指人们对其所从事的职业所产生的一种肯定性评价。职业规划即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指对未来职业生涯以及人生的持续性系统规划过程。职业使命感作为当前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责任感,其对学生日后的发展空间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素质教育中的重点,主要指从事特定职业的人在工作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如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优质服务。以优质服务为例,优质服务指在符合行业标准或部门规章等通例的前提下,所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服务对象的合理需求和适常期许值,保证一定的满意度。

3.职业能力教育

职业能力教育是职业素质教育中的核心,高职院校学生只有掌握基本能力、专业能力以及核心能力,才能为其日后的自我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基本能力是职业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主要包括职业人所共有的基本能力,如语言表达、文字写作、是非判断以及外语、计算机应用等能力,还包括基本的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专业能力主要是指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相关的资格证书等,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也是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重点考察的核心内容。核心能力即为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

4.职业心理教育

职业心理教育是职业素质教育的关键,大多高职院校内都开展了职业心理教育课程,期望通过对学生的职业自信、挫折能力以及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来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职业自信反映的是个体对职业发展和选择的自信心,是未來职业成功的有效指标。抗挫折力可以使学生树立坚韧不拔的意志,使其拥有面对未来的勇气和信心。自我调控不仅是高职院校学生所需要掌握的职业心理能力,同时也是其应当具备的学习心理能力。

四、大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途径

1.传承工匠精神,引领学生职业精神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有媒体将其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工匠精神”与“企业家精神”2017年则双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强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是工匠们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为制作不竭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其核心内涵是高度的敬业精神、深厚的职业素养、精湛的专业技能。吕国泉和李羿先生认为:工匠精神是钻研技能、精益求精、敬业担当的职业精神,包括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理念这三个层次,在职业技能上技能精到、技艺过硬;在职业素养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在职业理念上敬业守信、责任担当。

高职院校要将优秀行业企业文化有效融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将生态环保、绿色节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入校就能接受到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要结合课程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到企业一线的实训基地或项目部进行技能训练,通过技能训练使学生受到模拟企业生产第一线环境的感染、熏陶,养成严谨的职业习惯,以适应现代企业对员工的纪律要求和行为规范,促使学生形成职业化的工作技能、工作形象、工作态度和工作价值观,增强他们对今后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高职院校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以建设类院校为例,在实施道德教育中既要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又要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实践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既要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又要做到吃苦耐劳、锲而不舍、刻苦钻研、敬业创新、注重细节、精益求精。

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比要在70%以上,其他专业实践教学占比要在50左右。坚持校企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组建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标准、课程方案,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练就过硬专业技能,拥有一技之长,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成长为得心应手的能工巧匠。

2.弘扬先进典型,坚定学生职业理想

先进典型是指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等产生积极的、正面的示范和导向作用的特定个人或集体。先进典型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在大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工作中具有示范、指导、激励和辐射作用。

高职院校要在教育教学中持续深入宣传“感动中国”系列人物先进事迹、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事迹,广泛宣传本校优秀校友立业创业先进事迹,广泛宣传本行业本系统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聘请杰出校友、企业成功人士和往届优秀毕业生到校内举办讲座(报告)或座谈,组织在校学生同他们进行面对面交流。

同时,还要贴近师生、贴近实际,深入挖掘和宣传师生中的先进人物或先进事迹,特别是选树学生先进典型,在学生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鲜明导向,让先进典型的精神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力量。

通过典型引路,有助于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成长为具有良好职业操守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3.依托实践教学,强化学生职业使命

实践教学是一种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突破口,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有效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

高职院校要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开发蕴含职业素质的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打造一批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专业实训基地,统筹做好学生参观学习、科普调查、社会调研、职业体验、素质拓展、社区服务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要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等,广泛开展职业道德实践活动。要充分利用学生与社会、岗位实践密切接触的机会,引导学生践行交往礼仪、职业礼仪,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纪律意识。

要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手段,将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融入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在校园内积极创造高度仿真的实习实训教学条件,营造企业工作环境,按照企业管理模式组织实习和实训环节。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实习、顶岗实习,培养学生敬业乐群的职业精神,增强学生生产实践技能和整体职业素质。

要构建技能训练规范化体系,指导和规范各类专业的技能训练,逐步形成基础性实训、综合性实训、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各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分别制订相应专业技能训练标准,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要求学生毕业时不仅要拿到毕业证,还要拿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實习、实验条件,充分满足各专业学生技能训练的要求。

4.体验职业生涯,培育学生职业素养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产教融合的不断创新为核心理念,推动校园文化职业化的实践创新。开展素质拓展团体训练、模拟职业面试、职业生涯规划、校企订单学生成果汇报演出等具有企业化的社会性的校园活动,丰富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文化生活,让学生突破传统的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到校园之外的职业文化生活。通过校园职业文化的耳濡目染,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从而大大缩短学生转变为职业人、高技能人才的磨合期。

根据学生实际特点,对学生的职业文化教育按学期划分为六个阶段,明确阶段目标、工作内容,确定具体实施方法:一年一期重在培养学生的法纪意识、团队意识、职业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一年二期重在培养学生的感恩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二年一期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合作协调的能力;二年二期重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职业技能,并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断完善自我;三年一期重在培养学生的择业技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三年二期重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好由“学校人”向“社会人”,由“准职业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载体,要联合行业企业就校企文化融合进行规划设计,将企业文化渗透于校园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校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举办文化节、科技节,安排学术讲座和专业竞赛活动等,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的学报、校报、网站、黑板报、宣传栏、标语等媒介宣传企业文化,实施“润物细无声”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機结合。

5.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职业素质教育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专业课程体系要适应职业岗位对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根本,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要依据行业技术标准和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结合行业企业对大学生职业文化素养的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把岗位职业(执业)资格所要求的应知内容、应会技能和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融入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学生毕业时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也获得岗位职业资格证书,颁发职业素质教育合格证,并经过2~3年的专业实践取得岗位执业资格证书。

要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对课程体系重构与创新过程中涉及的开发理念、逻辑框架、教学模式、师资建设、实训条件、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理性分析,探索并构建体现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技术教育中融入人文内涵,解决人才培养中“教育性”与“训练性”的矛盾,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素质的全面发展。要加强文化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针对学生认知特点,改革学科本位的传统教学模式,创新公共基础课教学,根据实用性、职业性和生活性的理念来选取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要发挥隐性课程的功能和作用,制订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计划,内容可涉及职业道德素质、职业业务素质、职业文化素质、职业心理素质、职业适应素质等。营造浓郁的有行业特色的环境文化氛围,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构建校企共融的校园制度文化,引导学生明确行业规范、坚定职业理想,增强生产安全、质量和环保节能等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培养遵纪守法习惯和吃苦耐劳精神,提升综合职业素养。

五、结语

总之,在立德树人视野下,只有以工匠精神为引领,通过弘扬先进坚定学生职业理想,依托实践教学强化学生职业使命,体验职业生涯培育学生职业素养,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职业素质教育,才能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精神,让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曹启娥.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作用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0(12).

[2]靳 君.地方院校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学园,2015(14).

[3]周 丹.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J].学周刊,2014(3).

[4]龚家慧,吴希博,丁 杨.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河南教育(高教版),2014(8).

[5]赵亚丽.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与对策[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

[6]沈巧明.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研究——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6(26).

[7]石红英.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19).

猜你喜欢

院校精神职业
虎虎生威见精神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拿出精神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