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社会都应珍惜得来不易的协议

2018-05-21单仁平

环球时报 2018-05-21
关键词:姆努钦中美贸易战

单仁平

美国财长姆努钦周日接受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表示,美中就框架问题达成协议,同意停打贸易战。

这是美方在中美联合声明之外发出的停止对华贸易战的补充性明确信息。为了安抚部分激进的美国舆论,姆努钦说了一些如果中国没有遵守承诺,特朗普政府有权再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假设。

中美联合声明美国时间星期五公布之后,中美舆论中都出现了一些对本国“吃亏了”的抱怨。

中国互联网上一些人质问:当初我们的官员和主流媒体强硬表示“决不妥协”,现在却决定大量增加从美国的进口,而且还有在知识产权等问题上回应美国,这不等于是打自己的脸吗?

美国议员和媒体的情况几乎是中国网上反应的翻版。那些激进的美国人质问白宫:说好的美国减少2000亿美元对华逆差这个目标跑哪儿去了?还有为什么要放中兴一马?而所有这些让步换来的只是中国给的“空头许诺”。

回头看中美这场贸易战,完全是美方挑起的。华盛顿近来高高举起关税大棒,所向披靡,遭到威胁的各国大体采取了“求饶”姿态,只有中国成为突出的例外。中国的著名态度是:不想打贸易战,但是不怕打,如果美方逼我们打,中方奉陪到底。我们对美方加征关税的每一项计划都采取了坚决的对等回击。

中国的坚定态度换来了美方的认真谈判,并且最终达成双方休战的框架协议。美国在对方坚决抵制的情况下同意停止贸易战,这是特朗普政府时期的第一例。

现在中美舆论第一时间都有人觉得自己国家“吃亏了”,恰恰说明双方达成的是个比较公平的协议。之前双方都最大限度地展示了绝不惧战的意志,最后却都各让一步,握手言和,这样的戏剧性转折是重大博弈的经典情节,但博弈双方的舆论未必都能迅速跟上。双方舆论的这种不满意往往是一个好协议的标配。

中美就如何实现贸易平衡这一两国的核心关切达成协议可谓来之不易。边打边谈的过程让美方充分认识了中国坚决维护本国利益的意志,也令其对中国的贸易实力重新做出评估。这次贸易战的解决方式必将对中美两国今后处理各种纠纷和危机产生示范效应和深远影响。

另外,中美舆论除了不该过多抱怨两国政府达成的协议,过多宣扬自己一方取得胜利,同样不妥。后一种做法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会刺激对方舆论,那将可能影响协议的后续具体化以及执行过程,提升两国实际推动贸易平衡的成本。

我们认为,中美不仅相互挥舞了大棒,而且打响了贸易战的前哨战,先后进行了两轮磋商,两国政府的谈判团队对对方可谓已经相当了解,或者说,他们是中美各自国家最掌握全局和现实情况的团队。他们最后达成的协议,应当说无限接近了两个国家在目前条件下有可能达到的最好结果。

负责任的中美媒体和意见领袖应当帮助两国社会了解这个事实,支持协议的顺利落实,而不应该为了一己私利反对协议,或者使劲夸大己方的胜利。双方都应当承认,这是一个艰难得来的公平协议,是中美真正的双赢。一方压倒性胜利,另一方近乎缴械投降,这种情况不是中美这两个大国之间合乎逻辑的故事结尾。▲

(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

猜你喜欢

姆努钦中美贸易战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近10年中美贸易额变化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美国:GDP增速将达3%
贸易战重压市场 等待企稳再低吸
如何争取中美贸易无战事(经济茶座)
美国历经三次税改 上次带来史上最长经济和平发展景象
中美投资和贸易谈判研究成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