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髻巧梳金翡翠罗裙宜著绣鸳鸯中国翡翠首饰艺术

2018-05-21贾玺增中国服饰史学者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曾著有中国服饰史粉黛罗裳

紫禁城 2018年5期
关键词:碧玺翠玉翡翠

贾玺增 中国服饰史学者,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曾著有《中国服饰史》、《粉黛罗裳》等

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缅甸玉,是以硬玉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从清代开始,翡翠在我国广泛流行,并成为最受喜爱和推崇的珠宝原料,有着「东方绿宝石」的美誉。

其实,中国并不产翡翠,早期「翡翠」的含义也与现代不同。它是指一种生活在南方,有蓝、绿、红等颜色羽毛的小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记载:「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汉代之后,「翡」、「翠」被用来指红色和绿色的饰物。宋代开始,「翡翠」二字合并成一个词,用来形容绿色的美石,如碧玉— 一种产自我国新疆和田的软玉。此类饰物可见南京江宁殷巷沐叡墓出土两件梅花竹节纹碧玉簪。一件长十二点八厘米,簪首直径一点三厘米。另一件长十三点八厘米,簪首直径一点六厘米。簪首作钱纹,通体雕琢竹节纹,上部饰数朵梅花,末端作竹子截面形状。

到了明代,中国商人开始从缅甸贩运翡翠。据《云南北界勘察记》的记载,明朝初年的商人从云南腾冲进入孟拱(缅甸北部克钦邦城镇,又译「莫冈」)购入翡翠。中国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记载了途经云南腾冲时一位潘姓友人赠送自己两块玉石的事,并称其为「翠生石」。这说明至明朝末年,云南腾冲的玉石业已具备一定规模,缅甸翡翠应已经开始输入中国内地。

清朝是中国翡翠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从这时起翡翠制品在宫廷和民间广为流传。据清代檀萃辑《滇海虞衡志》卷二记载:「玉出于南金沙江,江昔为腾越所属,距州二千余里,中多玉。夷人采之,搬出江岸各成堆。粗矿外护,大小如鹅卵石状,不知其中有玉,并玉之美恶与否,估客随意买之,运至大理及滇省,皆有作玉坊,解之,见翡翠,平地暴富矣。」这段文字记录了当时翡翠的产出、质量和销售情况。乾隆时期,由于新疆地区叛乱频发,玉路阻断,作为和田玉替代品的翡翠便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承载了中国传统玉文化的内涵。清宫养心殿造办处如意馆、金玉作,以及苏州、扬州的官署玉作坊雕琢的屏风、盖碗、笔洗、杯盏等陈设摆件,其工艺受当时流行的痕都斯坦玉器影响而呈现出壁薄而均匀、器表光滑等特点。由于皇家的追捧,翡翠的价格自然也是一路飙升,千倍上涨。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就直言云南翠玉「价远出真玉上矣」。

明 梅花竹节纹碧玉簪(一对)南京江宁殷巷沐叡墓出土

清 翡翠光素大碗故宫博物院藏

清 翡翠盖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朝后期,虽然国力衰退,经济与政治实力日薄西山,但上层统治阶层的审美喜好却更加浮华,翡翠与生俱来天然浓艳的特点契合了这样的时代语境。尤其是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对翡翠的痴迷,更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影响。此时,翡翠雕琢品类也由乾嘉时期的陈设摆件转为佩戴首饰,如发簪、扁方、耳环、扳指、朝珠、带钩、翎管、印章等。这些翡翠首饰或单独成件,或与珊瑚、碧玺等各色宝石组合搭配,形成清澈美艳的装饰效果。

清 翡翠碧玺梅花发簪及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翡翠发簪形式种类繁多,有蝴蝶、蜻蜓、蝉、螃蟹、蝙蝠等吉祥纹饰。其实物如清代翡翠碧玺梅花发簪,长二十二点七厘米、宽六厘米。簪首有银镀金托柄,柄身上部饰三道亚腰圆箍,柄身中空,上部插一枝白绿相间的翡翠透雕竹竿,竿上有竹叶三组,两面雕刻叶脉纹理。翠叶上嵌两朵粉色碧玺雕成的梅花,花蕊镶玉环,环上饰白色珍珠。梅花晶莹剔透,竹叶翠绿清馨,再衬上簪脚的金色,呈现出格调高雅的富贵气质。较为罕见的还有慈禧御用的翠玉透雕盘龙簪,是以一整块翡翠精雕细琢而成,再点缀珍珠和红宝石,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此件翡翠簪与溥仪捐赠沈阳故宫博物院的翠玉头簪残件原是一对。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镶宝石碧玺花簪,长二十五厘米,宽十二厘米。花簪柄身为铜镀金,花托为点翠。簪首以碧玺做立体芙蓉花,花蕊为细小的米珠,花叶为翡翠薄片细雕而成,花蕾为碧玺雕成,一只蝴蝶停落于芙蓉花上,其翅膀为翡翠薄片雕成,并嵌珍珠、碧玺。花簪使用了雕刻、金累丝、串珠、镶嵌、点翠等多种工艺,细致精美,立体感强,彰显了皇家用品的精致与尊贵。其中翡翠薄片的雕刻是广东宝玉石雕刻行典型的工艺手法,又称为「广片」,其特点是薄而匀、精而细,常用来雕刻花叶、蝴蝶翅膀。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白玉嵌珠宝翠花

卉纹扁方也是翡翠头饰中的精品,扁方通体为白玉,轴头两侧嵌粉碧玺花朵。扁方两端镶嵌碧玺雕牡丹花,以翡翠为枝蔓,蓝宝石、红宝石、粉碧玺、黄碧玺雕花蕾,色泽艳丽,富于变化,衬以白玉扁方犹显富贵大气。此外,还有用翡翠做成的楸叶形耳环,如清代翠玉楸叶金福字耳环和翠玉楸叶蝠钩耳环,金色的福字和錾刻精致的蝙蝠与翠绿色叶子形状,搭配在一起充满生气。

清 翠如意簪长一一·六厘米 横二·四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清 翠玉头簪(残件)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清 翠玉透雕盘龙簪私人藏

清 碧玺镶宝石花簪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翡翠扳指精品如北京西郊恩济庄六一小学李莲英墓出土的满绿玻璃种翡翠扳指。此扳指颜色翠绿,浓艳欲滴,纯净透明,堪称翡翠首饰中的精品。扳指亦称「板指」、「班指」或「梆指」,满族男子射箭时套于右手大拇指上,藉以保护手指的短管状饰物,八旗子弟对此物甚为重视,人手一枚表示不忘武功,因而成习,成为了一种时髦的佩饰品。与扳指配套的是清代官员帽顶上用来插翎子的翎管。扳指和翎管配成一套称「扳翎」。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荣禄墓出土的清代翡翠翎管,现藏于首都博物馆,其管壁厚度在三至四毫米左右,据称可以「纤毫毕现」地看到插于其中的翎毛。同出自荣禄墓的翡翠雕龙带钩,长十三厘米,宽二厘米,翡翠雕龙形,宽额阔嘴,眼睛凸出,双角后弯,造型灵动,为一块完整的翡翠玉石雕琢而成,工匠巧妙地利用翡翠原料的浅色和深色,用立雕、透雕的技法「巧作」,体现出工匠的巧思。带钩的头部还有一块藕荷色的碧玺石,翡翠的翠绿与碧玺的淡粉相互映衬,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和谐之美。据称,此物是荣禄六十岁生日时慈禧太后特别赏赐的。

翡翠手串亦是清宫翡翠艺术珍品。清代后妃日常生活常佩戴手串作为装饰,一般挽在手腕上或拿在手中,也可挂于服襟的纽扣之上。故宫博物院藏翡翠十八子手串,由十八颗翡翠圆珠串连,翡翠无瑕,光润滋蕴。

吊坠也是清代翡翠首饰中的主要类型,如故宫博物院藏翠镂雕荷花背云(背云,又名背鱼儿,是清代朝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下有孔,以黄绦与佛头相连,垂于背后),片状花型,浓绿色镂雕荷叶,阴刻叶脉,叶边卷翻。上下刻荷梗、莲花及藕根。造型生动,色彩丰富,寓意富贵连年。

摆件是首饰以外晚清时期翡翠的另一大类,可细分为山子,器皿,圆雕人物、动物、植物几种。翡翠的颜色分为原生色和次生色,即「肉色」和「皮色」。比起单色的翡翠,以「巧色」方式雕琢的丰富层次让作品更具空间感,这在翡翠摆件中是经常用到的工艺技巧。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晚清翠玉白菜是最为人所熟知的一例,器物几乎与真实的白菜同样大小,长十八点七厘米,宽九厘米,高五厘米,据传是清光绪皇帝娶亲时瑾妃所带的陪嫁之物。菜与「财」谐音,以白菜形的器物作为摆件,寓意「百财」。雕刻工匠根据翡翠原料的天然色

清 翠楸叶形耳坠(两对)故宫博物院藏

清 白玉嵌珠宝翠花卉纹扁方长三二·三厘米 宽三·二五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清 翡翠翎管首都博物馆藏北京朝阳区高碑店荣禄墓出土

清 翡翠扳指首都博物馆藏北京海淀区恩济庄李莲英墓出土

清 翡翠带钩首都博物馆藏 北京朝阳区高碑店荣禄墓出土

清 翠螭纹龙首带钩长九·一厘米 宽一·九厘米 高二·二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清 翠玉螭纹凤首带钩故宫博物院藏

清 翡翠十八子手串故宫博物院藏

清 碧玺翡翠十八子手串故宫博物院藏

清 翡翠镂雕荷花纹背云长二·八厘米 宽三·六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清 翡翠带叶葫芦纹背云长二·四厘米 宽三·二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清 翡翠荷叶鱼纹背云径二·一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清 翡翠白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翡翠蝈蝈白菜天津博物馆藏

清 翡翠白菜式花插高二四·三厘米 口径一二·八× 七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清 碧玺镶宝石花簪局部彩雕琢出菜的白帮和绿叶,在嫩绿的菜叶上趴着两只小虫,一只是螽斯,一只是蝗虫,迎合了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祈愿多子多孙的美好愿望。同类还可见天津博物馆藏翡翠蝈蝈白菜,翠料本身天然具有白、绿、黄三种颜色,逼真地表现出白菜被霜冻后的质感,因此有「冻白菜」的别名。雕刻者利用菜心处的翠绿色,雕刻了一对蝈蝈和一只螳螂。故宫博物院也藏有一件清代翡翠白菜式花插,高二十四点三厘米。花插为翡翠质地,圆雕成一整棵白菜,菜叶碧绿,叶片肥硕,挺拔直立。中部有一椭圆形孔,以供插花。底以菜根为足,下配以镂雕山石、灵芝、竹叶纹的红木座。

清 掐丝珐琅座红珊瑚双鱼嵌珠翠盆景(一对) 通高三七·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藏掐丝珐琅座红珊瑚双鱼嵌珠翠盆景,通高三十七点五厘米,掐丝珐琅须弥座。正中植珊瑚树一棵,以翡翠为叶,树下莲花数茎,莲叶以翡翠雕琢,叶中央各镶珍珠一粒,粉、黄色碧玺为莲花,另有象牙莲藕三个。枝干缀有「吉庆有余」方形牌,这件盆景是庆贺寿诞时陈设的吉祥摆件。

猜你喜欢

碧玺翠玉翡翠
翡翠湖
翠玉梨在烟台地区引种表现及栽培管理
回乡有感
一只翡翠手镯
赏洮砚(新韵)
《莲界——翡翠系列之一》
作为市场上常见充填碧玺的鉴别及保养
手机
铬碧玺与绿碧玺
巴西红碧玺吊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