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
2018-05-18高冰冰
高冰冰
摘 要学生要想在数学世界里遨游不仅需要勤奋地进行练习,还需要敏捷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现代社会中许多家长乃至教育工作者无不存在着一个错的思想观念——孩子将来又不做思想家,为什么要注重思维邏辑能力的培养。其实不然,逻辑思维指的是以准确的概念为突破口,遵循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用全方面、系统化、理论化的观点来理解和探索问题。从现代社会的教育观念出发,学生的思维训练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素质教育观要求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而强大优秀的思维逻辑分析能力便是其中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小学数学中进行思维逻辑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6-0122-01
在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是一项核心的教学指标。正所谓,“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展之中的。”只有将思维能力运用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中,才能帮助学生激发数学学习的潜能和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脉络,让孩子在小学数学的知识世界中畅游。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是口头上支持思维训练活动,行动上和思想上却没有统一。究其根本,是教师没有在观念上深刻理解思维训练的内涵的意义,同时在行动方法上有不周之处。所以,要想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脉络化、系统化、清晰化,对知识有良好的理解分析能力,就必须实行长期而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小学的学生心理特点十分鲜明,他们好奇心强,善于发问;同时充满热情与活力,对于喜欢的事情积极性高。由此,我们在引入课题其实就相当于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引领他们进入相应的教学情境,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发现数学的趣味之处,从而激发其好奇心,让他们对老师“发问”,由此就能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例如在学习平面图形重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时,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追问来引入课题,这样不仅直接地激发了学生思考的主动性,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本堂课的内容产生好奇和探究的心理,从而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轻松快乐而有效地学习。但是这是建立在提出能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的前提下,这又涉及提问的相关技巧。笔者认为,教师在针对这一课题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知道电视是什么形状的吗?”“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二、教师理解相关内涵,培养简单思维方法
在上文中,笔者简单分析了思维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及思维训练在小学中实施不完善的重要原因——教师在思想上的认识不深刻,行动上不积极。由此,为了保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小学数学教师自身就要对思维逻辑分析能力有清晰而深刻的理解和认同,树立明确的责任意识。所谓思维训练,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而发展的,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事物发展的规律逐渐有明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分析能力,对学生后天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来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和分析能力更加强大;二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三来可以开发学生的大脑智慧,帮助学生理解和记住更多知识。
例如,在指导学生背诵乘法口诀表和除法诀窍时,教师便可以通过思维训练的方法帮助学生高效而快速地背诵乘法口诀,再通过逆向思维来记住除法的相关技巧。这便是思维训练的最大裨益。“九九八十一”逆转过来则可以得到“八十一除以九等于九”。再例如,将数学知识联系应用到实际生活便是思维方法中“联想法”的运用。通过联想法,学生能更大面积地了解数学知识,更大范围地应用数学技巧,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更加熟练。
三、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学会总结和阐明
思维训练需要有效的方法,但是在二十世纪初期的心理学家提出的思维训练方法大多是针对成年人的。适用于小学生的思维训练方法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来订制和实施。众所周知,思维逻辑能力最注重培养的便是清晰的分析能力。所以,教师可以用“分析和总结”、“联系和区别”、“具象和抽象”、“发问和自答”、“观察和分类”等等几种简单的训练方法来加以培养。以上几种方法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辅助,相互结合。观察和分类就是指导学生对知识点的特点和生活现象做出分析和分类,然而学生在分析和总结的过程中找到这些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学生还应善于在观察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尝试自己解答问题,往复循环才能不断进步。
例如,在学习简单的“十以内的加减法”到“整百数以内的加减法”再到“整千数以内的加减法”的课程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这些知识现象的特点,这些简单加减法的规律是相通的,而这些规律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的观察就是将一点一滴的知识聚沙成塔。把知识分类之后,我们就可以避免在学习不同内容时学到重复的知识而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摸清加减法的规律并总结之后便能得到这些知识的精华,这样记忆起来不仅更简单方便,也更高效。
思维训练实际上就是指导学生寻找知识的简单规律,在长期的观察和分类中形成一种思维模式,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不懈的总结,直到形成对“具体”和“抽象”的深刻理解。教师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是指路人的地位,但是教师注意不能为了节省教学时间而代替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思维训练只是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的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将思维训练的结果运用到数学教学中。
参考文献:
[1]何俊婷.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4):203.
[2]关晖.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5(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