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躺着昕的音乐会

2018-05-18林阆

南方人物周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苍山歌者音乐会

林阆

人们纷纷躺下了,脱掉鞋子。地上铺的是“月光”,设计师马可的一款手工垫子,月光白色,天然棉麻质地上是蚂蚁一样细密的手缝针脚,让你联想到小时候的被褥和奶奶纳的鞋底。

一段好音乐应该以什么样的体位听完呢?这场躺着听的音乐会给出了另外一种解决方案。按照原本的计划,听众应该身穿睡衣、脚趿拖鞋,素面而披发,踢踢踏踏,如魏晋时代的狂狷之士,穿行过闹忙京城的鼓楼、前门,在现代人的侧目之中,一路迤逦而来,到达演奏大厅,然后就地卧倒。这个浪漫出格的想法因为演出当天下起了雨而作罢。但演出现场还是铺好了垫子,除了烛光,并无其他照明,大家在黑暗中躺下,以冥想和放松的姿态进入音乐。

现场的音乐人是莫西子诗、欢庆和子枫,这是难以归类的声音,民谣遇见了古风,民歌乐手碰见了行吟诗人。演出的乐器也独特,拇指琴、埙、鼓、班苏里笛、铜口簧琴……没有被驯化过的音色,上接亘古,绵延至今。很多曲目都是以古诗填词,歌者以蜀地方言漫吟,声如裂帛,也有让人闻之耳朵一紧的现代诗歌,比如老威作词的《苍山问》:“一个鬼搂着一个鬼,一个人爱上一个人,苍山问,这是为什么?苍山问,这是为什么?”

这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呼应着外场一台叫作《大音希声——在寂静中唤醒心音》的公益展览,按古籍《周禮·春宫·大师》记载,乐器有“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12年来,无用在每一次民间手工艺田野调研中都会发现,人们在劳作时少不了音乐伴随,音乐甚至早于文字的形成。设计师马可和她的无用团队在中国很多地方开展长期调研,搜集和收藏了很多包含了古老智慧的民间乐器,现场展出“鼓”、“埙”、“笛箫”、“簧”等古乐器,有的乐器历史甚至超过了七千年。

比如当晚演奏的最小的民族乐器“簧”。早在新石器晚期,黄河源流地带的古氐羌人就发明了簧。先秦《世本》载有“女娲作簧”的典故,《汉宫阙疏》则记录,在汉代皇宫中建有一座“鼓簧宫”,可见这种乐器当时已颇盛行。簧俗称口弦,在不同民族那里,它有不同的名字,也流传出不同的制式。当晚莫西子诗演奏的口簧琴就分好几种,一种是越南地区的单片铜口簧琴,另一种是彝族的四片和两片的铜口簧琴。

口簧琴是少有的没有共鸣箱的乐器,它以人作共鸣体,仅靠手指弹拨和舌头口腔变化产生不同的声音,所谓“鼓簧转舌,嘘吸成音”,口腔头腔互相配合感知,心口合一。这种乐器尺寸非常小巧,适合随身携带。簧音入耳,带给人的不仅是听觉上的独特体验,身体也能感受强烈的共鸣。

这些民间的发声器物,大多完全依靠匠人手工制作,手艺人没有经过专业的音乐训练,却谙熟材料和声音之道,凭经验选材和反复调音,这种不依赖现代工业流水线的制作方式,使得出手没有任何两件完全相同的乐器,每一件乐器都像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性格和生命。

跟正襟危坐的音乐会相比,躺着的音乐会确实更加放松,由于视觉被迫关闭,不会被舞台分散注意力,感官更加集中,听觉在黑暗中变得敏锐起来,想象也更加自由,有一种醒着做梦的感觉。

当然躺着听也有躺着听的缺点,坐着听的音乐会,一曲完毕听众可以为音乐人喝彩鼓掌,表达谢忱。可是躺着的姿态,鼓掌不便,无法向歌者致意,各自内心充盈,音乐袅袅绕梁,而闻者静默,只在内心轻轻吁叹了一声。

猜你喜欢

苍山歌者音乐会
搞砸的音乐会
苍山
草原歌者的大爱情怀
失败的音乐会
蒙古族青年长调歌者——都兰
苍 山
烟云几许著苍山
海底音乐会
春天的音乐会
歌者和履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