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得言得法
2018-05-18宋晓桃
摘要:段落是由句到篇读、写的重要过渡。本文以《庐山的云雾》的“总分式段落”教学为例,谈谈推开段落教学的“三重门”:得意,感悟構段的“言之有序”;得言,习之构段的“言之有物”;得法,迁移构段“言之成文”。
关键词:段落教学;得意;得言;得法
段落教学是由句到篇读、写的重要过渡,教学中要求学生着眼整体,体会作者表达的整体思路,培养思维的条理性,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自然段训练的重点是“言之有序,言之有物”,本文以《庐山的云雾》的“总分式段落”教学为例,谈一谈段落教学。
《庐山的云雾》第二、三自然段: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一、 得意,感悟构段的“言之有序”
这两段都是“总——分”结构,正是学生要掌握的重点构段方式,要让学生感悟构段方式“言之有序”,感受话语表达的理性之美。
(1) 数先让学生数一数本段有几句话,用①②③等符号标出,想一想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双横线划出来。
(2) 画学生找到“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一句后,让学生尝试简笔画,感受山头、半山、山谷等不同位置的云雾,再指导学生用“.”点出中心词“千姿百态”。接着,引出首句就是直接写出了本段的意思,它是本段的中心句。最后厘清第一句与后面的几句话的关系是——总分关系,这样的段式结构称为“总分段式”。
(3) 读以“段”为载体,“段”的教学自始至终都要进行朗读训练,从初读了解段落大意,到分角色品读,再到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要求学生的朗读训练随着理解而提升,才能更好地把握段落结构。像“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样的总起句,可以安排齐读以突出其重要性,后面的分句和总句间是并列关系,可以安排分组读或男女生分配读。
(4) 述这里的“述”,不是简单的重复感知,而是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如可述“这段话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这一自然段重点写了庐山云雾的四种姿态,即()()()()。作者把这些云雾分别比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打开阅读思路,巩固所学的段落结构,提高阅读水平。
(5) 换出示“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讨论:这句话还可以放在本段的何处?通过添换总起句、总结句,让学生了解“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段式结构的异同,感悟段落表达的顺序规律,深化对“言之有序”的理解。
当然,在具体实践中还有可以加一加、减一减、排一排的等方式,在触摸语言中体会总分段式,让学生“得意”,深切地感悟构段的“言之有序”。
二、 得言,习之构段的“言之有物”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关注作者是如何表达,如何做到“言之有物”。
云雾在作者的笔下活灵活现地成了各种景物:白色绒帽、玉带、茫茫的大海、巨大的天幕、一缕轻烟、九天银河、四蹄生风的白马、一座座冰山……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写出了云雾的“瞬息万变”。因此,引导学生品味比喻的妙处、学会合理想象是本课又一个重要的目标。
(1) 引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云雾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呢?引出比喻。
(2) 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品味,如让学生体会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和白色绒帽的相似之处,戴着白色绒帽会有怎样的感觉?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和系在山腰间的玉带有何相似之处?像玉带一般的云雾又是如何缠绕在半山?抓住关键词体会“瞬间万变”,“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改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哪句好。感受语言的精妙,体会生动的语言背后蕴含着的丰厚情感。
(3) 想展现大量庐山云雾的图片,对抽象的文字进行直观感受,领略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再让学生说说庐山的云雾还像什么,还会有哪些变化,让学生充分地用比喻练说,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及语言积累读透文本。
三、 得法,迁移构段“言之成文”
结合文本学习“总分”的构段形式去写段,用上合理的比喻,让学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从而掌握写作方法。
(1) 扶以“庐山的云雾还会变成什么样子”为话题引导学生练习用总分的构段方式来写话。如:提供参照格式“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转眼间——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让学生利用课文提供的无限空间进行补白创生,通过感悟、积累、运用,从而得意、得言、得法。
(2) 评词语的随意堆积和句子的简单连接并不能形成段落,段落是要经过精心的搭配和有序巧妙地组合而形成,它不仅要做到语句通顺,更要引导学生做到表达具体,形象生动。学生练笔点评要及时,评价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有无总述句,能否围绕总述句分层描述,各分层之间是否有条理,句子是否通顺,比喻是否合理生动等,保证训练重点的落实。
(3) 放“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学要立足课文,把教材整理成一个训练系统,放手不断读写训练,让学生掌握构段方法并内化为习作能力。如让学生模仿这一构段方式,围绕“公园里的菊花多姿多彩”练写,调动已有的生活体验,不断补充完善,再现公园里菊花盛开的美景。这样的设计,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进行了句式和构段方法的训练,同时积淀了语感,以悟促写,由写促悟。
带领学生推开段落教学的“三重门”,不仅要关注“总分、并列、顺承、因果、转折”等典型段落结构,还要品味语言,让学生“得意”又“得言”。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布局谋篇的能力的同时,习得表达“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强化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真正达到“言之成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吴立岗.辩证处理阅读教学中几个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5(3):31-36.
[3]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宋晓桃,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