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微课的制作与运用

2018-05-18徐秀娥

考试周刊 2018年41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微课

摘 要:本文在微观课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将其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相结合,以及如何在课堂采用微课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为配合改革教材,采用微课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并且注意一些在课堂上容易出现的事项,可以相继提高初中道德和法治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思想品德;微课;生本教学资源

一、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互联网行业在当今是热门行业,催生出一系列新鲜事物,比如微博、微信、微小说等。社会教育和教学领域也将进入微观时代。微观课堂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理解,更加了解这门课的本质。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这使得教学不再灌输空虚和机械的理论,而是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主动地去吸纳知识。基于直觉材料的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更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和形象认知的理解。

二、 制作微型课程

(一) 让学生参与到微课的制作中来

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面对新课程改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基本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灌输,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积极探索。所以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也要反映学生的主要地位,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否则,微观课只能是“随机”的,与传统的灌输教学没有本质区别。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微课制作中来。在解释知识点的过程中,有的地方可以插入一些学生的反思,包括学生对知识的质疑与交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这样可以提高教学的真实性,更贴近教学实际,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二) 选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思想道德进程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课题。因此,在做微观课堂的时候,要充分体现主体与生活的关系,要重视学生教学资源的开发。虽然目前的教科书对于教学和生活的关系上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但这是一般性的,而且这个地区也有一些不同的学生,所以微课的生成不能机械地复制课本,而是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中选择最具代表性,最有针对性,最熟悉的生活材料进行制作。真正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同步,使微观课程更加生动,更加突出,更重要的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用熟悉的生活来缩短学生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强烈探索热情,激发学生的生活记忆。从丰富而直观的生活信息到抽象的认知,再回归生活,用于指导实践,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

三、 微课程的应用

(一) 指导学生预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与合作,充当学习的代理人,注重学生的知识获取,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师应从传授知识给学生转化为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参与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来。本课程将抽象知识转化为一些简单而具体的知识,从容易到困难,更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方式,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发展。例如要引导学生用小班进行预习,这样更贴近学生的学习情境,更加个性化的学习。学生对同一知识有不同的理解,使用微型课程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学习的重点,有的知识难以理解,学生可以重点学习这部分的知识。学生可以掌握数字视频课程的数量,进度和回放选择的速度。这样,微型课程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和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二) 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已经成为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关键是在学习其他客观知识的基础上,困难在于学生认识知识的难度,不同的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程度是不同的。如果盲目地遵循课本和机械的解释,学生只能记忆死记硬背,无法深刻理解课本中的知识,难以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只能达到记忆浅层知识的程度。微观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集中精力思考,从而达到对抽象知识本质的理解。在对“不可暴力”内容的研究中,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犯罪)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是教学的重点。对于教师来说,这个部分可以及时制定和发挥教学过程,突出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微观教学把握违法行为与严重犯罪的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根据两者的差异和关系进行充分的交流与讨论,使学生可以从图像抽象到形象,使学生有深刻的理解,掌握问题。

(三) 拓展课外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习的延伸是生命的延续,道德课程本身就是植根于生活的课题,这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德育教学中,要把生活作为教学的发展,引入水流,把课外延伸和主体教学延伸到广阔的现实生活空间,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上学习道德,这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促进学生道德水平和思想情感水平的全面提高。微课是联系课堂和课外的重要途径。它使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学习平台,让学生思考丰富的生活,从生活中提取材料,化抽象的问题为生活中具体的问题,并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更有利于知识领域的扩大和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转移。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型课堂的小平台搭建到学科大厅的桥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在本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学生和教师收集的消费者权益中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进行分析和交流,让学生充分调查,搜集生活中遇到的情况,获得使用知识的合法权利。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科书和课堂,而是在广阔的生存空间,拓展了学生的积极参与的思维,结合学习与生活,这是德育的有效教学,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和实践水平提升。

四、 结束语

利用微观课程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形式更加灵活,能够帮助学生营造真正愉悦的学习环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参与探索的过程,掌握知识,提升技能和综合发展的能力,有力地推动了课程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于成.以微课增强道德与法制教学实效性探析[J].教育:00287-00287.

[2]陈清秀.浅谈微课在初一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7(4):37-38.

[3]高玉群.浅谈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制作和应用[J].文理导航,2017(1):91-91.

[4]董勝翔.浅谈微课在道德与法治中的制作与设计[J].读与写,2017,14(30).

作者简介:

徐秀娥,河北省迁安市,迁安市夷齐中学。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微课
饮食文化与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相互融合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