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要有“度”
2018-05-18郭玉芬
摘 要:追问属于“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通过有效的追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而且也能够促进小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因而应当强化追问的科学性,特别是要在把握“度”方面下功夫。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如何在追问方面把握好“度”,使小学数学教学走向深刻,最大限度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意识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追问;应用策略
“追问”,顾名思义就是有针对性地“二次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引导他们深入地去思考探究。有效追问可以让课堂锦上添花,化平淡为神奇,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為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追问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而且也有利于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更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一种比较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追问”行为已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由于有些小学数学教师缺乏对追问模式的深度研究,“追问”的技巧性和合理性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还没有将追问与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进行有效结合,没有科学把握好“度”,也不善于从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学生视角去实施追问行为,因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这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实践汇总、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应用策略,在把握好“度”的过程中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一、 把握追问的“鲜度”
对于追问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使教学内容与追问内容相吻合,特别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在开展追问的过程中,更要高度重视与教学内容相吻合,使学生能够更加科学的理解数学本质,因而必须在把握追问的“鲜度”方面下功夫,使追问能够与教学生成同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高度重视追问与教学生成的同步,
如加法教学的过程中,以8加3作为例子,当教师向学生提问8加3应该如何计算的时候,有的学生说“8加2等于10,10加1等于11”,教师则继续追问:小明有3个苹果、小刚有5个橘子、小红有3个苹果,要计算一共有多少个水果,有多少种呢?学生很快就会“举一反三”,运用了多种计算方法。从总体上来看,在进行追问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追问的“鲜度”,让学生利用已经了解的知识,通过教师的追问,让学生能够运用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使学生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应当成为追问的重要基础。
二、 把握追问的“温度”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逻辑思维能力相对比较薄弱,而且由于对数学普遍不够“敏感”,要想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要发挥追问的积极作用,一定要把握追问的“温度”,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科学运用追问。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将追问与分类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在进行追问的过程中,既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素质、知识水平等进行追问。比如我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追问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对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理解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对于数学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学生,在进行追问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夯实;对于数学基础比较好、具有很强探究能力的学生,则进行深入的追问。教师在进行追问的过程中,应尽量少使用较为僵硬的、命令式的语气,而是根据学生性格不同,采取激励式、引导式有针对性的追问方式。如“诱导式”追问,由教师先给学生出题:有一个长方体,长20厘米、宽10厘米,求长方体的周长。并且进行“分组学习”,一个小组回答问题之后再提出一个问题,提出问题最多、解决问题最多的小组获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 把握追问的“准度”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最主要的就是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更为重要的则是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得到提升,因而在进行追问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追问的“准度”,使追问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发挥自身的引导性功能,既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要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追问进行科学的设计,从问题的导向、追问的设计、问题的分析、最后的总结进行了周密的设计,不仅完成了课堂知识的梳理,而且还强化了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如“认识分数”教学时,老师先让学生折纸并涂出几分之一,然后进行一系列提问:
师:你这个是表示几分之一?是怎么表示的?
生1:我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其中的14(四分之一)。
生2:我把这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随后教师收集不同图形的四分之一,贴在黑板上)
追问:看,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涂色部分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表示14?
生:因为它们都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的一份就是它的14。
教师再次追问,引领学生透过现象进行深入的比较和辨析,准确把握问题本质并从属性中抽象出来加以概括,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凸显了教学关键点。
“追问”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一根“金钥匙”,是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的一把“铁锹”,也是提升学生思维高度的一部“云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要想通过追问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定要根据把握好“度”,特别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以及不同的课堂氛围,切实把握好追问的“鲜度”“温度”和“准度”,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最大限度地提升追问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宰娜.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追问行为的研究——以A小学的两名教师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5.
[2]宰娜.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追问行为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3]许华锋.把握追问时机构建有效课堂[J].教学与管理,2012(08):49-50.
[4]穆学军.例谈数学教学中的“追问”艺术[J].考试周刊,2017(31):86.
[5]柯清洪.小学数学课堂“追问”艺术[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6):94-94,95.
作者简介:
郭玉芬,福建省漳州市,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龙文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