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小古文“相伴”的三个年头

2018-05-18潘淑莉

考试周刊 2018年41期
关键词:精华语文

摘 要:三年前,我和学生开始一起初探朱文君老师编写的《小学生小古文100课》。回首这段过程,如一场美好的旅行,与古典相遇,与经典相伴,字字精华,处处精彩。我们从“赏玩”到“趣学”,从“初探”到“深究”,如有脱胎换骨之感,回味无穷。

关键词:悟言语之妙;习表达之法;精华;语文

于永正老师曾说:“小古文怎么学?粗知大意,背下来再说!”循着这样的理念,三年前,我和学生开始一起初探朱文君老师编写的《小学生小古文100课》。回首这段过程,如一场美好的旅行,与古典相遇,与经典相伴,字字精华,处处精彩。我们从“赏玩”到“趣学”,从“初探”到“深究”,如有脱胎换骨之感,回味无穷。

一、 始于情趣、诵读为本、乐于表演——悟言语之妙

(一) 始于情趣,体会小古文的言简意赅

通过找到适当的零散的小古文学习,学生逐渐发现古代语言的魅力,也有了初步的学习基础。于是,我们开始系统地朗读《小学生小古文100课》。第一课《放风筝》只有短短的一句话:“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我们从“汝”“吾”开始,学生知道了“汝”就是你,“吾”就是我,每个短句只有三个字,朗朗上口。在学习初期,他们觉得这样的小古文简洁有趣,异于书本语言,再结合书上插画,一下子就能感知其意思。“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觉得好玩、易学,才会乐于接受,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觉得难读、生涩,后面的学习效果肯定不尽人意。读了一段时间后,慢慢加大难度,不应只停留于理解内容上,还要让学生自己有所发现:用上一些读小古文的方法,如借助注释和译文,如链接熟悉的内容,关注书中的小名片,做做书上的“诵读小博士”等。更要去发现同样的内容,古文能用两三句简单的话语就把故事表述清楚了。

(二) 诵读为本,体会小古文的韵律之美

小古文的背誦积累是有意义的,有效地背诵积累,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更能体会语言的韵律美感。但让学生死记硬背,定会产生反感的心理。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古文兴趣的基础上,如能教给学生背诵的技巧,让他们轻松而有效地进行背诵积累,能很好地打消他们的害怕心理。当一篇复杂的古文放在我们面前时,想要背诵下来,是不简单。科学的记忆,才是有意义的背诵。所以,我采用了一种“127”法,1指每天用10分钟,2指每天读两篇小古文,7指以一个星期7天为一个周期。我一直强调不用背诵,不增加学生负担,只要用上老师的方法,加上日日诵,自然会熟读成诵。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诵读中读透文意,读出韵味,品味小古文的韵律美。

(三) 乐于表演,体会小古文的形象生动

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小古文后,每个学期我都会隆重地开展一次“小古文”的故事表演。表演,是学生最感兴趣、最受欢迎的学习活动方式之一,他们对此会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积极性。让学生演绎不同的角色,亲自体验、感悟,他们自然会对小古文加深记忆和理解。

《破瓮救友》这篇小古文平铺直叙了整个故事,没有语言,没有表情,没有动作的渲染,要想演好故事并非容易。但如果能把这个过程生动地演绎出来,效果就不一样了。

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一人导演,确定角色,分析角色的表现,排练过程热火朝天。表演中,司马光手拿古书,一身古装,摇头晃脑,俨然一个小书生。群儿欢闹嬉戏,学生开心地追逐,栩栩如生表现“戏于庭”。重要人物司马光“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学生加入了会说话的眼睛,一会儿表现惊讶,一会儿表现动脑,一会儿表现坚定,演绎得生动逼真。在演绎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将小古文的内容熟记在心中,文字的想象与情趣自然也体会到位。

二、 想象拓展、迁移仿写——习表达之法

(一) 利用文言留白,想象拓展

小古文往往给我们留下想象的空间,在简练生动的文字背后,有许多值得我们咀嚼的内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进行合理添加,从而使小古文内容更加丰富充实,思想更加鲜明深刻,情节更加具体,人物更加丰满。许多小古文,我们都可以用作学生续写的素材。在学完《性缓》后,让学生续写人物对话,以下皆是学生当堂的作品:“汝说吾性急,不如说君性急!今后遇事,定要分清急缓,以防火烧身!”“汝见之已久,应当早言,弗然必伤。”“汝明知吾性急,为何拖长时才言,幸没伤人,汝然性缓,吾无言以对。”……学生俨然把自己当成“古人”,遵循着原文的思路,语言续写到位。小古文续写既是学生对文本理解的直接反映,也是学生个人独特体验的真实表现,更是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进行书面表达的一次练笔,还能训练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 创造情节内容,迁移仿写

写作常常是“始之以欣赏,继之以模仿,终之以创造。”创新总是从模仿开始的,仿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在诵读、表演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机会尝试写一写小古文。这既是检测小古文学习的成果,更是语言运用的机会。

在《到底有没有鬼》这个单元中,有五篇关于“鬼”的小古文。学生边作害怕状边学,有学生说世上真的有鬼,有学生说世上没有鬼,“鬼”是人们心中的恐惧。针对这个问题让他们讨论交流,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充分说理由。然后,我趁热打铁,要求模仿小古文,用文言文写一写自己的看法。这一试,发现学生潜力无穷。一学生写道:入夜,瞠目胡思,不可魅。忽见一人自门隙入,薄如夹纸。入室后,渐开展作人形。吾竟不畏,亦披发吐舌作缢鬼状。鬼曰:“何人!”吾曰:“鬼矣。”鬼笑曰:“同人!”忽醒来,原来一梦矣。学生以梦写鬼,言意兼得,潜在的独创力与想象力是无尽的。

三年的时光,我和学生一起完成了《小古文100篇》的初探。我们用眼睛、用嘴巴、用大脑真正触摸了小古文博大精深的文字魅力,更是用心灵感受了小古文带给我们的妙趣。“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儿童在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佳的年龄段,若能以小古文相伴,必能滋养心灵、拓宽视野、启迪心智、教养人品,并定会终身受用。

参考文献:

[1]周庆元.文言文教学的坚守与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09.

[2]唐婷.玩转“小古文”[J].《小学语文教师》2012,04.

作者简介:

潘淑莉,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精华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不同的茶第几泡是精华
“精华”之说欠妥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