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确目标 强化责任科学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创建

2018-05-18谈仁玉张亚飞

江苏农机化 2018年2期
关键词:插秧机植保全程

谈仁玉 张亚飞

2017年,盐城市建湖县恒济镇、近湖街道率先进行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街道)创建并成功通过市农委验收,这两个示范镇(街道)的成功创建为全县示范镇创建工作全面推进提供了宝贵经验。

1 创建情况

1.1 创建前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状况

截至2 0 1 6年底,恒济镇共有耕地面积2.93khm2,其中种植面积2.19khm2。拥有大中拖96台、乘坐式插秧机38台、步进式插秧机64台、高效植保机37台(其中高地隙喷杆式17台、植保无人机20台)、粮食烘干机44台、复式条播机18台、联合收割机38台,配套农机具350台(套),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74.6%。近湖街道共有耕地面积1.41khm2,其中种植面积1.41khm2。拥有大中拖79台、乘坐式插秧机31台、步进式插秧机51台、高效植保机34台(其中高地隙喷杆式18台,植保无人机15台)、粮食烘干机24台、复式条播机32台、联合收割机67台,配套农机具350台(套),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76.6%。

1.2 创建目标

至2017年底,恒济镇、近湖街道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均达到80%,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两大主要粮食作物(稻麦)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需达到以下标准:

(1)机耕水平达99%;

(2)以机插秧为主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80%,小麦机条播水平达80%;

(3)植保机械化水平达90%(其中高效植保机械化水平达60%);

(4)机收水平达98%;

(5)粮食烘干能力达70%(其中产地烘干能力达50%);

(6)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达90%(其中麦秸秆还田率达98%,稻秸秆还田率达75%);

(7)规模种植面积占比达50%;

(8)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等新型农机服务主体统一作业服务面积占比达80%。

2 主要推进措施

2.1 明确目标,出台方案

县、镇两级农机部门通过征求多方意见,围绕创建目标,就宣传发动、组织领导、政策引导、任务分解、督查考核等方面工作制定了详细的符合实际的实施方案。

2.2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县委、县政府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创建纳入2017年县级农村工作考核目标,成立了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财政部门安排好专项资金,提供资金保障。相关部门领导亲自抓创建工作,确保工作有部署、有措施、有落实,采取业务指导、检查督促、信息交流、目标考核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创建。

2.3 扩大宣传,营造氛围

通过科技入户、技术培训、现场演示、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恒济镇、近湖街道累计培训1100人次,印发宣传资料3000份。

2.4 确定模式,科学推进

围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机服务组织拓展服务领域,由过去的提供单一作业服务向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转变,通过耕种管收“四统一”、耕种管收烘干“五统一”和全托性“六统一”的全程机械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全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创建工作。

2.5 完善路线,强化指导

重点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三麦条播、高效植保及粮食烘干四大粮食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

2.5.1 主推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机插秧技术

技术路线:麦秸秆粉碎→旋耕拌茬→上水泡田→水田打浆机埋茬→澄田机插(以乘坐式插秧机为主)。采用育秧流水线播种育秧。示范推广农机合作组织集中育供秧。

2.5.2 主推稻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三麦机条播技术

根据本地农艺要求,重点推广机械化精少量播种复式作业技术(秸秆还田、施肥、播种集成一体化)。

2.5.3 主推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

通过“蜻蜓农服”和“众创农业”两大农业服务平台,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应用高效植保技术,着力提高统防统治水平。

2.5.4 主推机械化烘干技术

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粮食种植大户就近运用产地烘干机械,开展收割后运输、清选、除杂、进粮、烘干、出粮、储运一条龙作业服务,着力提升粮食机械化烘干能力。

2.6 政策引导,加大投入

2017年,县财政对新购置六行(含)以上乘坐式插秧机,且当年本地机插秧单机作业量在30hm2(含)以上的,一次性给予单机作业补助1万元;对实施机插秧作业连片面积达33.3hm2的,给予每亩30元的补助;对实施机械化播种连片面积达33.3hm2的,给予每亩10元的补助;对新购置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且当年本地单机作业量66.7hm2(含)以上的,一次性给予每台喷雾机扣除购机补贴后价格的10%的作业补助,最高补助1万元。对应用高效植保机械(背负式除外),当年统防统治服务连片面积在66.7hm2(含)以上的,按照每亩1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当年新建烘干成套设备,每台设备全年实际烘干处理量达500t的,给予每台设备奖补1万元,最高奖补额不超过10万元。

恒济镇镇级财政对乘坐式插秧机、粉土地、育秧流水线分别给予8000元/台、3000元/台、3000元/台的购机补贴。实施水稻集中育供秧,每亩秧池补贴1000元;夏秋两季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每亩补助25元;实施机插秧作业,每亩补助50元;实施机条播作业,每亩补助10元。

近湖街道镇级财政对乘坐式插秧机给予每台10000元的购机补贴。种粮面积在2hm2以上的,由街道财政给予每亩60元的一次性奖补。村(居)种植户实施水稻集中育供秧,根据秧池面积,每亩分别给予1000元、1500元、2000元奖补。街道财政对夏秋两季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给予每亩10元的奖补。

通过这些政策扶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农户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取得的成效

3.1 农机装备水平稳步提升

2017年,恒济镇新增100马力以上拖拉机3台、乘坐式插秧机15台、植保无人机20台、收割机8台、育秧播种机3台、粮食烘干机23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水平整体提升。近湖街道新增100马力以上拖拉机5台、乘坐式插秧机12台、植保无人机14台、收割机5台、育秧播种机3台,粮食烘干机3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得到了加强,全程机械化装备水平整体提升。

3.2 农机作业水平稳步提升

恒济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82.4%。其中:耕整地水平达98%;机收水平达98%;水稻机种面积2.1khm2,机种率达96%(机插面积1.7khm2,机插率76%);麦秸秆还田面积2.06khm2,还田率达100%;稻秸秆还田1.7khm2,还田率达77%;小麦机条播面积1.8khm2,机播率达88%;水稻高效植保面积1.4khm2,高效植保率达65%,小麦高效机植保1.5khm2,高效植保率达73%;小麦烘干7100t,水稻烘干1.04万t,收储式烘干占比达18%,产地烘干占比达60%。近湖街道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84.7%。其中:耕整地水平达98%;机收水平达98%;水稻机种面积0.9khm2,机种率达88%(其中机插面积0.9khm2,机插率88%);麦秸秆还田面积1.25khm2,还田率达100%;稻秸秆还田1.03khm2,还田率达73%;小麦机条播面积1.1khm2,机播率达87%;水稻高效植保面积1.3khm2,高效植保率达93%,小麦高效机植保1.1khm2,高效植保率达87%;小麦烘干4910t,水稻烘干1.1万t,收储式烘干占比达18%,产地烘干占比达59.2%。

3.3 农机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积极探索粮食生产主要环节的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新路子,积极培育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耕、种、管、收粮食生产一条龙托管式服务模式。恒济镇培育集中育供秧点3个(集中育供秧10hm2),建成千亩示范方1个。新型经营主体流转种植面积1.1khm2(土地流转比例达到52%),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3.6khm2(占比85%)。近湖街道培育集中育供秧点11个(集中育供秧10.8hm2),建成千亩示范方9个。新型经营主体流转种植面积0.92khm2(土地流转比例达到66.39%),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1.24khm2(占比88%)。

猜你喜欢

插秧机植保全程
水稻插秧机发展综述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与实践
插秧机的使用与维修
植保机何时走下“神坛”
超智能插秧机
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