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2.0技术的公共图书馆精准扶贫数字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实现*
2018-05-18王兴华
王兴华
(广西桂林图书馆,广西 桂林 541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被党中央和国务院立为扶贫攻坚重要、关键的举措,由于当今“物质精准扶贫”在各地已经相当成熟,所以“文化精准扶贫”就变得日益重要。“文化精准扶贫”的意义在于:通过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品供给、文化产业扶持等因地制宜的精准扶贫活动的实施,有效地提升当地贫困人口的文化素养和科技技能,从而改善和推动该贫困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信息传递的加速,公共图书馆应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工具,针对精准扶贫地区和帮扶贫困户的信息需求,为他们提供文化、科技信息服务,而在公共图书馆构建和实现精准扶贫数字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是实现“信息扶贫”的重要途径[1]。笔者从图书馆精准扶贫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架构出发,提出了构建和实现基于Web2.0技术的帮扶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信息服务平台,为精准扶贫地区和帮扶贫困户提供信息服务创造良好的技术环境。
1 公共图书馆精准扶贫数字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构架
表1 全国公共图书馆精准扶贫信息服务概况
从表1看出,全国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精准扶贫”数字文化服务工作起步虽晚,但其发展已相对成熟,然而真正建立起精准扶贫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图书馆则是凤毛麟角。因此,公共图书馆精准扶贫文化、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和平台的构建与实现,是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推行精准扶贫工作稳中求进的重要内容和辅助[2]。
1.1 全国精准扶贫地区信息网络的建设
从2008年起,国家根据各地农村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先后启动了“农村、农业和农民三网合一”工程和“村村通”网络工程。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村的信息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也是精准扶贫地区信息网络建设的前提,同时也促进了农村“数字化”的发展。如从2004年开始,国家对四川省进行“网络工程”的建设,在该省(包括县、乡、镇)构建了光纤网络,并采用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相结合的建设方法,普及WIFI,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户户能联网、上网”,目前已经解决了该省相对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网络和信息传输等问题,建成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数字多媒体集合的信息综合通道。又如,自2016年起,广西把“农业数据库的建设”和“农村电子商务”的规划列入了2016年广西精准扶贫工作计划之中,紧紧围绕“互联网+农业”的大背景,以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来推动精准脱贫工作,构建广西区的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同时以乡镇企业为主体,不断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网络工程与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精准扶贫数字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实现打下了实践和物质的基础[3-4]。
1.2 精准扶贫数字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架构
在信息网络建设基础上的精准扶贫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基本架构主要包括:精准扶贫文化、科技信息相关的电话语音传输系统;精准扶贫地区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与精准扶贫文化、科技相关的信息传输系统;与精准扶贫地区实际条件相符合的文化、科技信息数据库等[5]。
1.2.1 电话语音传输系统
这是精准扶贫数字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最基本的组成之一,是计算机技术、电话语音音频技术、文本文字语音音频技术的综合。建立电话语音系统,实现WIFI电话、电话传真、E-mail服务、计算机文件传输系统、录音系统、IVR交互式的语音音频服务系统、信息统计系统等,为精准扶贫地区和帮扶贫困户提供各种文化、科技信息的咨询、农业科学家在线答疑和网络远程的文化、科技教育培训等。
1.2.2 文化、科技信息网络系统
在精准扶贫地区建立起以“村”“户”为单位的文化、科技信息网络系统,以4G网络宽带的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依托,把帮扶贫困户需要的文化、科技信息传递到每村、每户。4G网络信息系统能够满足信息采集和电话语音系统传输的需要,充分实现对电话语音音频系统和文化、科技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分布管理。该文化、科技信息网络系统中的栏目设置应包括:与农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农业市场资讯信息、文化与科技信息服务、农村电商等,在系统中设置“天气预报”和“灾害提示”的信息提醒,同时再增加“网络在线咨询”栏目,使农业专家与帮扶贫困户除了利用电话语音进行沟通之外,能够得到“面对面”的交流[6]。
1.2.3 音频与视频资源建设和存储
在精准扶贫数字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上建立以文化、科技信息为基础的音频资源和视频资源的建设与存储,建立以采集、摄像、录制、编辑、点播为一体的音频与视频资源点播中心,这样就解决了电话语音和电话咨询中所存在“不全面”的问题,将农业文化、科技信息等制作成特色的专题音频和视频资源,通过精准扶贫地区的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和WIFI,定时或定点播放,同时也供帮扶贫困户点播播放,增强了文化、科技信息的“可视性”。
1.2.4 精准扶贫文化、科技信息资源的数据库系统
建立精准扶贫的文化、科技信息资源的数据库系统,作为数据的管理平台,可实现农业法规和政策、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农业市场信息等综合的数据存储、管理,实现视频资源库中的各种文化、科技信息视频资源的存储和素材的管理。信息资源的数据库系统应包括:农业和牧业的信息数据库系统,农业文化、科技教育信息数据库系统,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信息数据库系统和农业、牧业产品销售信息数据库系统等。
在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中,可分别建立与各地精准扶贫地区相符的信息服务平台,可从国家农业信息网中筛选各类文化、科技信息的精髓,集合成各县、各村中的各类信息资源的数据库系统,形成该地区的精准扶贫信息大型的数据库系统。以上就是精准扶贫数字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架构的基本元素。但如果仅仅是基本结构,仍然无法很好地为帮扶贫困户服务,随着Web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精准扶贫地区建立基于Web2.0技术的信息平台,是公共图书馆势在必行的工作。
2 基于Web2.O技术的公共图书馆精准扶贫数字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实现
精准扶贫地区都处在很偏远的地方,在全国各地分布不均,因此每村每户对文化、科技信息的需求各有不同。从以往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看,各平台之间缺乏互动,而各平台的用户只能被动地单方面地查询各种农业信息,不能把自己所查询到的各种信息分享给其他平台的用户。同时,电话语音传输系统、文化和科技信息网络系统、音频与视频资源建设和存储等多种信息的发布和传输使大部分贫困地区的农民无法适从[7]。因此,需要建立基于Web2.0技术的精准扶贫数字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它是集文化、科技信息发布,信息传输和信息利用于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方便精准扶贫地区的帮扶贫困户得到所需要的所有文化、科技信息。
图1 公共图书馆文化、科技精准扶贫的识别路线
从图1可以看出,通过公共图书馆文化、科技精准扶贫的识别路线,对精准扶贫地区和帮扶贫困户进行识别,公共图书馆确定文化、科技信息有需求的帮扶贫困户,通过调研,确定他们所需要的文化、科技信息,为公共图书馆精准扶贫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和实现提供实践和信息数据的来源。利用Web2.0技术,可以把电话语音传输系统、文化和科技信息网络系统、音频与视频资源建设和存储等多种信息的发布和传输等信息数据库系统整合为一个大型的精准扶贫文化、科技信息的综合数据库,这是构建和实现精准扶贫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最佳技术。以下是平台各部分的技术元素和功能的介绍[8]。
2.1 Tag(标签)——管理精准扶贫的文化、科技信息元数据
Tag是电子标签的一种,一方面,通过电子标签的建立,精准扶贫地区的帮扶贫困户可以将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添加到符合当地条件的标签上(即个性化标签),并向其他帮扶贫困户推广和传播出去;公共图书馆的精准扶贫数字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工作管理人员也可将文化、科技信息数据库中点击率比较高的信息列入数据信息资源的表单中,这种“添加标签”的方法能够集中公共图书馆各类工作人员的智慧,对帮扶贫困户所需要的文化、科技信息集成和分类,筛选出他们真正所需要的信息,方便检索。另一方面,根据Tag的名称,能够充分说明各种信息数据元的特点。比如说:可以建立“农村文化”“儿童绘本”两个标签,就可以显示这些信息是有关“农村文化和儿童书籍方面”的元数据的特点。又如,对于广西水果的产销精准扶贫的信息元数据,贴上“沙田柚”与“白果”两个标签,这样就可以充分表述这些水果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元数据的特点。
2.2 RSS(Rich Site Summary聚合内容)——精准扶贫文化、科技信息的发布渠道
RSS具有定制信息、推送信息和聚合信息等功能。对于精准扶贫数字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而言,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RSS的综合功能,收集、整理和分析精准扶贫文化、科技信息的RSS源,同时借助RSS软件,构建和实现精准扶贫信息的RSS的聚合,把这些聚合的信息发送到精准扶贫地区的帮扶贫困户,以供他们查询和使用,每当精准扶贫的文化、科技信息更新时,信息系统就会将帮扶贫困户所需要的信息自动发送到RSS阅读器、浏览器上,呈现出信息的最新动态[9]。比如说,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精准扶贫地区的“农产品营销”,首先帮扶贫困户只需在信息平台已设定好的表单中,选择他们所青睐的农产品、牧产品的种类、发售的地区和代理销售的机构;其次,只要他们提供了与这些农产品、牧产品的关键词,系统的营销信息就会更新,随后自动把这些销售的信息推送给帮扶贫困户,同时系统再过滤掉无关的信息,提高了营销信息的时效性和利用价值。
2.3 Wiki(维基文本)——精准扶贫文化、科技信息共享平台
Wiki技术是在Web2.0技术的基础上,对支持平台上信息的编辑和保存。因此可以在精准扶贫文化、科技信息在扶贫信息服务平台上建立一些适合帮扶地区及地域条件的Wiki文本平台。比如说,如果要在广西桂林全州蕉江乡蕉江村的精准扶贫地区进行“葡萄柚”“樱桃”“山药”“红椒”等农产品的Wiki文本的发布,由公共图书馆聘请或邀请的农业、牧业专家撰写与这些产品相关的基础文本,再与精准扶贫地区的帮扶贫困户相互交流,进而形成比较完善的农牧产品知识和信息共享系统,供广大的帮扶贫困户共享,为帮扶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脱贫致富服务。
2.4 PodCast(数字广播技术)——精准扶贫文化、科技信息的分享和远程教育培训系统
当前有声“博客”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整个“博客”科学技术的变革。公共图书馆的精准扶贫数字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上,也提供了数字广播技术,帮扶贫困户可利用“博客”将自己制定的“节目”上传平台或网上,与其他的帮扶贫困户或用户进行信息的分享。比如说,利用PodCast的传播技术,可在精准扶贫数字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中建立“农村文化、科技的远程教育”系统,可以将各类电子书籍、科学技术、农牧种养等教育培训的音频资源和视频资源上传至信息服务平台上,让帮扶贫困户可以直接获取教育培训的音频和视频,便于他们之间进行交流。
2.5 QQ、QQ空间、微信等IM(即时)实时互动系统——精准扶贫文化、科技信息的即时交流
IM,即“Instant Message”的英文缩写,为“即时”和“即通”的意思,如当前4G网络和信息迅猛发展下产生的QQ、QQ空间、微信等软件,是公共图书馆在建立精准扶贫数字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中最得力的工具。它们能够帮助帮扶贫困户进行文字信息、图像信息、音频和视频等信息的即时交流,就如当前的公共图书馆使用IM技术进行网络的参考咨询服务一般,对于精准扶贫数字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公共图书馆也应邀请信息技术专家、网络人员,通过QQ、QQ空间、微信等工具与帮扶贫困户进行信息的交流。比如说,在网络环境和WIFI条件下,帮扶贫困户可以通过信息平台中IM聊天工具面板,在线查找与传递平台上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文化、科技信息,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源。
3 公共图书馆精准扶贫数字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中文献信息资源的整合
3.1 农业文化、农业科技等相关学科的专家制度和科学项目
全国公共图书馆为国家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信息服务的过程中,应加强与帮扶贫困户所需信息的重点学科的建设,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这是公共图书馆最主要的工作和任务。公共图书馆要加强与农业文化、科技专家的联系和交流,深入到精准扶贫地区,与该地区思想先进和学历较高的帮扶贫困户及时交流和沟通,了解、掌握精准扶贫地区的农业、科技的发展动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主动参与到精准扶贫地区的科学项目中。在科学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也要保证每个阶段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服务,这样才能较好地满足农业文化、科技等相关学科建设的文献信息需求,提高公共图书馆馆藏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10]。
3.2 精准扶贫文化、科技相关的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
公共图书馆对精准扶贫文化、科技相关的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首先,要全面加强文献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其次,要加强这些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公共图书馆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对引进的各种电子数字资源进行筛选和整理,对与精准扶贫文化、科技等相关的学科资源,进行全面的揭示,对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进行研究;第二,要建立重点学科的导航系统,建立特色的精准扶贫文化、科技信息数据库,不断引入国外优秀的文献信息资源;第三,实现重点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与全国其他的公共图书馆相互交流,扩大馆际互借和提高文献传递的速度[11]。
3.3 提高公共图书馆馆员专业水平、素质
公共图书馆精准扶贫数字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需要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文献采集、整理能力和分析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了解精准扶贫地区帮扶贫困户的服务动向,依据当前迅猛发展的科学信息技术,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12]。综上所述,首先,需要选用具有这方面专业知识、能力较强和具有相当外语水平和专业能力的图书馆员,重点加强他们的文献信息资源整合能力的提高和学习培训的开展;其次,当前,公共图书馆对于文献信息资源的搜集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在公共图书馆成立集文献信息资源专业知识的主管带头人、文献学科的专家和文献信息资源采集人员于一体的工作小组,深入到精准扶贫地区,对帮扶贫困户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源开展实践调研,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后,利用信息工具进行文献的采集。
图2 公共图书馆精准扶贫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和实现的流程图
4 结束语
总之,如图2所示,公共图书馆精准扶贫的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的内容较多,其建设除了需要得到政府大量资金的投入外,还需要公共图书馆其他部门工作的支持,包括:精准扶贫地区网络建设、平台开发的资金;公共图书馆每年购买的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的资金,在线文献信息数据库即时更新的资金;培养与之相关的固定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图书馆员和文化、科技信息检索的图书馆员等等。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协会.2005-2006中国Web2.0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协会交流与发展中心,2006:23.
[2]杜新中.建立贫困地区扶贫信息服务系统的构想[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137-138,145.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DB/OL].[2008-01-22].http://news.xinhuanet.com/internet/2006-05/16/content-4663154.htm.
[4]张宇光,冯蕾,唐丽.基于Wiki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9(2):35-37.
[5]吴建中.精准扶贫——公共数字文化的下一个发力点[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1):16-20,25.
[6]谈原垠.科技信息如何为甘南藏区精准扶贫服务[J].甘肃科技,2016(20):1-4.
[7]姜虹.贫困地区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思考[J].情报杂志,2004(6):108-109.
[8]越光.浅谈公共图书馆以农家书屋为阵地助——以六盘水市图书馆一个扶贫点为例[J].贵图学苑,2016(3):28-30.
[9]王春雷.图书馆助力“文化扶贫”的路径探析[J].人文天下,2016(13):74-76.
[10]曲蕴.文化精准扶贫的理论内涵及其实现路径析[J].图书馆杂志,2016(9):4-8.
[11]龚菲,王尧.精准扶贫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研究——以吉首大学图书馆为例[J].情报探索,2016(5):39-41.
[12]杨雯.略论贫困地区的信息扶贫[J].许昌师专学报,1999(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