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尿路感染观察和护理
2018-05-18王文彩黄笑欢杨桂莲刘惠贤
王文彩 黄笑欢 杨桂莲 刘惠贤
泌尿科常见肿瘤——膀胱肿瘤,其有效治疗方式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临床中多用电刀电切效果显著。但术后易发生感染现象,其中感染率最高的为尿路感染[1]。为研究尿路感染发生高危因素以制定观察及护理要点,本文选取相关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3例膀胱肿瘤电切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25例膀胱肿瘤电切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女7例;患病时间5.0~18.0个月,平均患病时间(8.1±3.6)个月;年龄28~90岁,平均年龄(61.3±10.7)岁。实验组患者中,男16例,女9例;患病时间4.5~17.0个月,平均患病时间(9.1±3.3)年;年龄28~87岁,平均年龄(60.6±10.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膀胱肿瘤诊断明确;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临床资料完整;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接受过类似手术;尿道畸形、狭窄;身体不耐受手术;凝血功能异常;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全。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其术后尿路感染发生原因并制订针对性护理方法,应用于实验组,主要内容如下。建立护理安全体系,由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管理,定期对留置导尿标准护理流程进行培训,杜绝导管置入时操作不规范、超长时间留置导管等不良护理现象发生。对老年人、体弱、糖尿病应加强护理。定期给予尿道口周围消毒,一周一换尿袋防逆流引流袋。对会阴部及尿道口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亦可配合将周围皮肤黏膜及接口处喷洒长效抗菌液。沐浴或擦身时,注意保护导尿管,不可浸入水中。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遵守院内的感染控制制度。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尿路感染发生情况,总结尿路感染相关因素。
1.5 评价标准[2]尿路感染诊断:尿液细菌培养呈阳性,且有尿痛、尿频、尿潴留等症状。分型:排尿困难,严重尿潴留,药物治疗无效需行导尿为重度尿路感染;排尿困难,用药后可自行排尿,但仍有明显尿痛、尿频的不适症状为中度尿路感染;用药后可自行排尿,有轻微尿痛、尿频症状为轻度尿路感染。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 实验组发生1例中度尿路感染、2例轻度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发生2例重度尿路感染、3例中度尿路感染、7例轻度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为52.17%;实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尿路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膀胱肿瘤电切患者不同肿瘤细胞分型、是否合并高血压与尿路感染发生无明显关系(P>0.05)。膀胱肿瘤电切患者年龄>65岁、女性、多发肿瘤、合并糖尿病、每周尿管更换>4次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比较[n(%)]
表2 尿路感染相关因素分析(n,%)
3 讨论
在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需经尿道手术,而术后又需留置导尿,因此此类患者患有尿路感染几率很高,多考虑此操作过程可能将泌尿周围皮肤的细菌由操作器材或导尿管带入尿路或膀胱,且手术本身为侵入性操作,对尿路本身具有破坏性,对尿道黏膜的天然保护屏障具有损伤作用,因此极易发生感染事件[3-8]。从本研究中可明显看出,实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肿瘤电切患者不同肿瘤细胞分型、是否合并高血压与尿路感染发生无明显关系(P>0.05)。膀胱肿瘤电切患者年龄>65岁、女性、多发肿瘤、合并糖尿病、每周尿管更换>4次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年龄较大患者身体抵抗能力较弱,女性患者因生理解剖原因尿路较短,多发肿瘤患者在术中操作较多,感染几率较大,在护理中应注意无菌操作与定期消毒;合并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稳,体内内环境较差,在护理中应注意控制血糖;在留置尿管过程中,频繁更换尿管更易给患者带来感染情况[9]。在此类患者的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加强留置导尿的无菌操作正确方法,日常尿管维护亦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定时清洗消毒,适当应用抗生素,视情况给予更换尿管,对于身体条件较差的患者护理中更为密切注意。本组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相近[10]。
综上所述,高龄、女性、多发肿瘤、合并糖尿病及频繁更换尿管者为尿路感染高发患者,护理上应规避并针对性处理以上风险因素,可有效减少尿路感染发生。
参考文献
[1]范晓莉,陈庆丽.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观察与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0):88-90.
[2]丁玲.行为疗法对经尿道膀胱肿瘤及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干预效分析.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3):362-364.
[3]腾鹏,向阳,郭汝明.艾灸疗法联合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治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研究.中医药信息 ,2015,32(1):93-94.
[4]范祎,杜军,於裕福.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术后尿路感染病原菌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2773-2775.
[5]刘桂玲,朱小芳,牛梦铱,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高危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27(11):2547-2550.
[6]谢红艳,凃敏.膀胱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4(5):287-289.
[7]李建,汪盛,王成勇,等.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7):4032-4034.
[8]唐桂良,周毅,骆振刚,等.腔内泌尿外科手术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63-64.
[9]王雁德,孙庆年,赵金英.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老年人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9):5572-5573.
[10]农小珍,李小潘,黄丽芳.综合性护理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2):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