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棣之花》(第一幕)艺术特色浅析
2018-05-17孙聪文
孙聪文
摘要:本文选取《棠棣之花》(第一幕)作为分析对象,在明确创作目的的基础上,从景物描写的氛围渲染,到人物情感的层层推进,在这两方面对文章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关键词:《棠棣之花》(第一幕) 景物描写 人物情感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6-0138-02
一、综述与研究对象的说明
《棠棣之花》(第一幕)是郭沫若先生于1920年9月完成的一部成功的历史独幕剧。《棠棣之花》整部历史剧主要记述的是,青年侠客聂政应严仲子之邀,刺杀素有恶名的侠累。在刺杀成功之后,聂政为了不被他人认出,不使自己的姐姐聂嫈受到连累而自毁面容,随后自杀。但聂嫈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决意前赴认尸,与其同死。
第一幕“聂母墓前”这一情节有独幕剧性质,又曾于1920年单独发表,故而我们可以单独列出进行研究。鉴于《棠棣之花》版本众多(据税海模教授研究,郭沫若《棠棣之花》全剧删改了十余次,且第一幕内容也不断被改写[1]),故而本文仅以1920年版本的《棠棣之花》第一幕“聂母墓前”为研究对象,探讨此文的艺术特色。
二、对创作目的的探究
充分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棠棣之花》的艺术特色。此剧本中,不乏作者對时局不满所发的感叹,而这些内容通常会借助聂政、聂嫈之口加以展现。如果不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则这些语句可能就会略显突兀。对于此,郭沫若先生有着这样一段话:“《棠棣之花》的政治气氛是以主张集合反对分裂为主题,这不用说是参合了一些主观的见解进去的。望合厌分是民国以来共同的希望,也是中国自有历史以来的历代人的希望。因为这种希望是古今共通的东西,我们可以据今推古,亦可以借古鉴今,所以这样的参合我并不感其突兀。”[2]
作者创作此文的时间为1920年,而在这一时期有一个相当重要的时间节点:1919年的五四运动。郭沫若崇尚“五四”时代的个性解放精神,歌颂积极战斗的“流血的意思”,宣扬“诛锄恶人的思想”[3],那么《棠棣之花》所赞颂的这种刺杀实际上就彰显出了正义,显示出了对社会黑暗现实的不满,这符合五四运动中所倡导的追求光明的思想。
三、景物描写的氛围渲染
在《棠棣之花》(第一幕)中,简单介绍出场人物后,便提及了布景:
“一望田畴半皆荒芜,间有麦秀青青者,远远有带浅山环绕。山脉余势在左近田畴中形成一带高地,上多白杨。白杨树上归鸦噪晚;树下一墓,碑题‘聂母之墓四字,侧向右。右手一条陇道,远远斜走而来,与墓地相通。”
“半皆荒芜”出现在最先,实际上是在向读者展现战争背景下的民不聊生。然而笔锋一转,“间有麦秀青青者,远远有带浅山环绕”,将沉闷的气氛略微提振。诗意画景,实际上也是为正文主人公情感的不断变化、层层推进埋下了伏笔。随后的白杨、鸦噪则又重归衰败之感,自然的引出聂母之墓的出现。在这时,这一段布景不能仅仅被视为是对演出的硬性需求了。细读之便可发现,其实这段布景的景物描写,充满了凄恻氛围的氛围,有助于主人公的台词与布景相融合,做到情景浑然。
郭沫若先生设置的最重要的意象便是月:“此时欲圆未圆的月儿自远山升上”“姐姐,月轮已升,群鸦已静,茫茫天地,何等清寥呀!”“明月何皎皎,白杨声萧萧。”“汪汪泪湖水,映出四轮月。俄顷即无疆,月轮永不灭。”“姐愿化月魂,幽光永照弟。”(此句虽为抒情,但与月之意象相关,故而在列。)“月轮突被一朵乌云遮去,舞台全体暗黑如漆,只闻歌词尾声。”
不得不说,月的含义探究是研究《棠棣之花》的重要任务。月从升上、照耀直至被乌云遮住,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作者仅仅是在向我们暗示时间的不断推移。“姐愿化月魂,幽光永照弟。”这一句是作者情感的最强烈流露,这时月已经成为姐弟情感的寄托,彰显了聂嫈对聂政的关怀与呵护,更是带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哀伤。“幽光”这一词已经较为明晰地带有着哀怨色彩。最终,“月轮突被一朵乌云遮去”则明确了悲剧色彩的结局。月的反复出现,使文章情节不断推进,感情得到了不断的升华。
四、人物情感的层层推进
在文章最初聂政与聂嫈的对话:
聂政:“姐姐,你看这一带田畴荒芜到这么个田地了!”
聂嫈(叹息):“暖暖!今年望明年太平,明年望后年丰收,望了将近十年,这目前的世界成为了乌鸦与乱草底世界。”(指点)“你听,那白杨树上的归鸦噪得煞是逆耳,好像在嘲弄我们人类的运命一样呢!”
可以说,本文以感慨时事为开篇,情感以眼前的现实实景为依托,首先感慨田园的荒芜,随后便立刻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即战乱不止,国家分裂。进而展开了对人类命运的深思。聂嫈短短一段的台词,却由浅入深,深及人类的发展方向。从这一点上来看,郭沫若先生的思想深度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这不过还是停留在浅层面的感叹,而不是抒情。本文情感的层层推进实质上就是由感慨到直抒胸臆的一步步演进。但是,感慨这一情感在文章中占据了大部分篇幅,直至聂嫈的第一次演唱结束。这一部分,偶有涉及对母亲的怀念,而着重体现的是对战争的不满,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抨击了各国统治者(暗示现实生活中的军阀)追逐名利、不顾人民死活。
文章情感的小高潮是聂嫈的第二次演唱。“阿依姐与弟,离别在今宵。”“姐愿化月魂,幽光永照弟。”这诉说的是离别之悲。聂政此去,姐弟便将是阴阳两隔,更凸显生离死别之哀。随后聂政表示“烈火一样的雄心,好像化为了冰冷。姐姐,我不愿去了呀!”,这引出了全文情感的最终迸发:
去吧,二弟呀!
我望你鲜红的血液,
迸发成自由之花,
开遍中华!
二弟呀,去吧!
这是聂嫈对聂政的鼓励,更是郭沫若先生对为全国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同志们的赞颂。壮烈的感情取代了哀怨的情调,使文章的传奇色彩更加浓厚,熠熠生辉。
五、结语
通过对《棠棣之花》(第一幕)的分析,可以得出郭沫若先生在创作时主要使用的两大技法:通过景物描写对氛围进行渲染以及人物情感的不断深化、层层推进。这两方面共同促进了《棠棣之花》文学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税海模.同一副古人骸骨 赋予过不同的艺术生命——《棠棣之花》版本研究[J].郭沫若学刊,2007(1).
[2]郭沫若.我怎样写《棠棣之花》[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4.
[3]高国平.“血淋淋的纪念品”——读郭沫若历史剧《棠棣之花》[J].学习与探索,1981(6).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