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巧妙利用数学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2018-05-17陈英

西部论丛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陈英

摘要:在教学中,激发兴趣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学习过程中的“内驱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取得最佳效果。教学时选用不同的感官刺激物,采取变化多样的教学手段对激发学习兴趣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充分展示知识本身的内在魅力,通过知识本身激发内在的主動性,这是保证学习动机稳定和可持续性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数学;知识魅力;学习兴趣

一、揭示知识矛盾,引起认知冲突

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在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近接受的信息不相符,学生就会产生认知矛盾,萌发了解决矛盾的强烈愿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刻意揭示知识矛盾,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促进他们的知识体验和新信息的整合。

如我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出示10个苹果,要求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苹果?学生答得很快;要求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几个苹果时,学生也答得很快。但当我说把10个苹果平均分给3人或4个人时,学生茫然了,已有的知识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与旧知识的冲突,让学生的求知欲望迅速高涨。这样导入新课,孩子们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根据知识特点,开展游戏活动

无意注意是小学生学习的重点,孩子们学习都不是有意的,都是直接受兴趣的影响。因此,根据教学活动的特点,创设一些有趣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教学游戏活动,对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如我在教学“2~5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时,设计了拍手游戏进行复习。课开始,学生先听老师拍手(2下),老师要求学生接着拍3、4、5个2下,这样要先想出3个、4个、5个2下各是多少,才能拍出所需数目。拍完后指名依次说出对应的口诀,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相结合,比枯燥地背诵口诀有趣得多了。

又如教学 “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下课铃声快要响了,我做了个“动脑筋离教室”的游戏。面对全班50个学生,我出示卡片“2,说:“请座号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先走”学生马上动脑筋想2乘几等于自己的座号数,渐渐的,学生走了一半。接着,我依次出示3、5、7的卡片,座号数是它们的倍数的学生又走了一些,此时,还剩下1、11、13、17、19、23、29、31、37、41、43、47号12名学生在教室。此时,我不再出示卡片,而是告诉他们:“座号数的约数除了它本身只有一个约数的都可以出去。”同学们稍微想了想,用不同的声音说:“1”;12个学生从教室里愉快地离开了。这既可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使单调的口算生动起来。新颖有趣的课前、课后游戏,使学生已不仅停留于快乐思维的状态,而是进入真正思考的创造境界。

三、围绕知识关键,设疑激趣释疑

学起于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活动常常是由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围绕知识的重点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讨论疑难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知识迁移,将问题得以解决。

如教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时,一开始我拿出三个空果盘,此时,引起了学生的好奇,有的学生开始在下面议论:今天老师拿出三个果盘是要做什么呢?是要分发水果给我们么?……猜疑不断。这时我开始提问:老师摆放的三个果盘中装了东西吗?

生:没有!

师:没有东西,我们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

生:可以用0来表示。

接着老师又提出:“求三个盘里共有几个苹果,用什么方法算?”这几个问题的提出,学生觉得这三个空果盘大有文章,继续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当学生答出有0+0+0和0×3的两种算法时,我继续设疑:0+0+0和0×3的结果是否相等?紧接着通过“0×5,0×9……”的练习,让学生自编零乘任何数得0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概括:请想一想,0和一个数相乘得0的式子有多少个?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么多个和0相乘得0的式子表示出来?问题一提出,再次激起学生的兴奋,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思考。果然,学生通过思维与讨论,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这样一步一步设疑激趣、释疑,学生对“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本质含义有了深刻的理解。

四、利用思维成果,体会成功快乐

学习是一种艰辛的脑力劳动,真正的求知欲来自于思维活动过程。学生一旦通过艰苦的思考,找到问题答案时,就会感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会更加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形成学习过程中“引起兴趣—探索新知——问题解决——激发兴趣”的良性循环。如在学完了长度、重量、时间单位的认识及进率以后,在进行总复习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复习题:先出示4个1,问:这4个1相等吗?学生答后用等于号连接,接着在后3个1的末尾依次添上1个0、2个0,3个0,问这些数还相等吗?(不相等)怎样才能使它们相等呢?问题一提出,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绞尽脑汁地思考之后,终于得出了在4个数后面分别添上“米、分米、厘米、毫米”就可。用不同的长度单位使这4个数相等的结果。这样比死记硬背长度单位的进率公式有趣得多,同学们觉得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个个喜气洋洋。

我抓住这个兴趣高涨的有利时机,又出一组题,让学生填写单位:1( )-999( )=1( ),1( )-23( )=1( ),1( )-11( )=1( ),同学们根据刚才成功的经验,略加思考就分别填出“千克、克、克”、“日、小时、小时”、“年、月、月”的单位。这样既可复习进率,又锻炼了思维,大家都学得津津有味,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在教学中,我经常依靠知识本身的新颖、美妙去打动、吸引学生进行思考探索,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会学”到“乐学”,不但减轻了学习负担,还提高了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