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在结核性胸膜炎中应用的临床分析
2018-05-17庞月梅
庞月梅
( 新疆五家渠市第六师医院,新疆 五家渠 831300)
患者胸腔内进入结核分枝杆菌以及其代谢产物是导致结核性胸膜炎患病的主要因素,其中干性胸膜炎患者早期病理表现并不十分明显,但是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病情并给予治疗,则可导致病情发展为渗出性胸膜炎,最终甚至会导致患者的脊柱出现侧弯等较为严重的情况。因此,胸膜炎的早期治疗是十分关键的[1]。本次我院为探究分析核性胸膜炎患者通过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特选取近期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最终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通过数字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就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2.12±5.9)岁;观察组患者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1.91±6.1)岁。两组入选患者均经其本人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且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组间资料具有可比性,即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胸膜腔穿刺置管术进行治疗,在置管第1次放液不超过600 mL,所有患者均给予2HRZ/4HR标准抗结核方案进行治疗,且给予所有患者每周3次的抽胸水。观察组患者:在如上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每天早餐20 min后使用强的松,30 mg/d。待患者的体温正常,胸水逐渐被吸收后,开始逐渐降低强的松的使用量[2]。每次降低用量5 mg,至降低至5 mg,每2 d用药1次,再持续用药1周即可停止用药。需要注意的是在逐渐降低用药量的过程中,需要关注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积液反跳情况,避免病情反复。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结核病继发率、胸水吸收率和胸膜增厚粘连发生率[3]。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n)表示计数资料结果,χ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结果,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结核病继发情况:经统计,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结核病继发率18.00%,而对照组治疗后结核病继发率48.00%,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结核病继发情况[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胸水吸收情况:经统计,观察组患者3周后胸水吸收率70.00%高于对照组的28.00%,观察组胸膜增厚粘连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的34.00%,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胸膜水肿、充血并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液的渗出,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为抽胸腔积液和全身性抗结核等,但是单一的抗结核治疗并不能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4]。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结核病继发率18.00%,而对照组治疗后结核病继发率48.00%,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周后胸水吸收率70.00%高于对照组的28.00%,观察组胸膜增厚粘连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的34.00%,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充分说明通过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改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胸水的吸收并能够降低不良症状的发生率。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胸水吸收情况[n(%)]
糖皮质激素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抗感染药物,属于一种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幽体类激素[5]。用药后可以对患者胸膜肥厚、粘连等情况进行有效的避免,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机体耐毒性[6]。但是并不建议长期大量的使用,长期大量用药会对患者机体的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够实现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后并发症降低且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 郭榕,林存智,王彦斌,等.口服及胸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3):1412-1415.
[2] 杨斌.结核性胸膜炎治疗新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8-10.
[3] 蒋奕,胡腾,司果,等.尿激酶联合糖皮质激素胸腔注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探讨[J].四川医学,2010,31(11):1679-1680.
[4] 黄一明.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效果观察[J].中国药业,2014,23(7):85-87.
[5] 陈永浩,陈志成,徐建辉,等.糖皮质激素对结核性胸膜炎胸液吸收及防止胸膜肥厚的影响[J].热带医学杂志,2012,12(7):867-868.
[6] 龚惠莉.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对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