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头孢唑林钠联合水凝胶冷敷贴辅助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2018-05-17唐小军
唐小军
(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重庆 401520)
骨折是指在外力作用下,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受到一定程度破坏,桡骨远端骨折指距桡骨远端骨关节面3 cm之内的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1.25%,约占急诊骨折的[1-2]。夹板外固定治疗为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手段,但由于其容易出现红肿热痛等不良反应,且持续性差,易出现骨折位移[3-4]。因此,冷敷贴常被用做散肿消於的良药。现代医学认为,骨折后红、肿、热、痛是典型的感染性炎症表现,抗生素对炎症感染的治疗效果显著,因此,本研究采用五水头孢唑林钠联合水凝胶冷敷贴辅助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感染,为临床上辅助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术后感染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1日我院骨科接诊的挠骨远端骨折合并感染患者1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5例,其中男47例,女48例,年龄10~74岁,平均年龄(42.30±2.56)岁,左侧骨折47例,右侧骨折48例;观察组95例,其中男48例,女47例,年龄10~75岁,平均年龄(41.97±3.14)岁,左侧骨折45例,右侧骨折50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备案。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①有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的明显外伤史;②无并发症的单纯四肢骨折,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不严重;③局部症状:疼痛和压痛,肿胀,功能障碍,畸形,异常活动,骨摩擦音;④X线检查: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遭受破坏,存在创面分泌物或渗出;⑤早期血象升高,血沉持续加快,反应蛋白升高(术后C反应蛋白第一次下降后再次出现上升;⑥X线片表示为软组织肿胀阴影,骨折端有吸收、移位、死骨形成、骨桥生长异常、内固定不良等。⑦局部会出现红肿、发热、疼痛、患肢功能障碍,体温升高≥38 ℃。⑤知情同意者,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①病理性骨折或开放性骨折;②伴有排出脱位及骨病等情况;③有血管、神经损伤;有软组织缺损或感染;④有造血系统、内分泌、心、脑、肝、肾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
1.3 方法
1.3.1 随机分组与盲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水凝胶冷敷贴号辅助夹板外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五水头孢唑林钠联合水凝胶冷敷贴辅助夹板外固定进行治疗。
1.3.2 治疗方法。对照组:取冷敷贴(青岛扶桑帝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580016)贴于患处,外加夹板、纱布包扎固定。每隔1天换药1次,敷药过程中根据骨折受损程度定期复查X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用药时间,注意观察患者皮肤色泽及温度,肢端的血液循环,若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停止敷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给予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商品名:新泰林)(深圳华润九新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克/瓶,批号:1410341)2.0 g,1次/天。研究开展前对研究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并通过“双录入数据”的方法进行记录数据。
1.3.3 观察指标
1.3.3.1 疼痛、压痛、肿胀进行疗效评价: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4周对受试者进行测试。
疼痛测试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游动标尺,两端分别“0”分和“10”分,“0”分代表无明显痛感,“10”分显示最剧烈的疼痛,中间由0~10分进行分数评价,经医师记录其中分数。
压痛程度测量:拇指指腹按压腕关节周围,医师记录患者压痛程度最重,采用11点数字评分法评价压痛程度,0表示无痛,疼痛增强时增加点数,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经医师记录其中分数。
测量患肢肿胀程度:皮尺在侧腕关节最肿胀部位测量周径,测量对健康另一侧肢体的周径,肿胀程度等于患肢周径与健肢周径之差再除以健肢周径,以百分比表示。
1.3.3.2 治疗前治疗后X线情况:两名医师进行测量患者桡骨下关节面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每人测量3次,计算两人所测得数值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结果。
1.3.3.3 对患者进行关节活动情况观察:观察记录所有患者背伸、掌屈以及尺偏等的关节活动度指标,分析结果进行相关评价。
1.3.4 疗效评分:采用Werley和Gartland评分,活动范围是:背伸45°,掌屈30°,桡偏15°,尺偏15°,旋前50°,旋后50°。对疼痛主观评价,活动范围及握力评价和并发症评价。每部分分成若干项,有相应扣分值。当扣分总值为0~2分时,为优秀;当扣3~8分时为良;扣9~20分时为可;扣≥21分时为差。扣分越少,证明疗效得分越高。
1.3.5 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检测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参照《中医伤科学》[6]:①局部无压痛和纵轴叩击痛感;②无异常活动;③X线显示骨折处出现连续骨痂,骨折线消失;④解除外固定维持平行举起1 kg重物并坚持1 min。检测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方法:运用SPSS19.0分析软件对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呈现在三线表内,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对比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两组数据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认为两组数据间极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疼痛、压痛、肿胀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前疼痛、压痛评分及肿胀结果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疼痛指标、压痛指标及肿胀程度在治疗后第四周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压痛评分及肿胀结果对比(±s,n=95)
表2 两组患者疼痛、压痛评分及肿胀结果对比(±s,n=95)
疼痛(分) 压痛(分) 肿胀(%)对照组 观察组 对照组 观察组 对照组 观察组治疗前 8.12±0.23 8.07±0.56 5.78±1.02 5.66±0.58 10.88±1.23 10.76±1.04 1周 7.96±1.07 7.09±1.11 5.51±1.15 5.35±1.21 7.67±1.45 7.09±0.99 2周 7.89±1.34 5.78±0.87# 5.32±0.94 4.54±0.64 6.52±1.78# 6.02±1.44#4周 4.78±0.57# 3.07±0.98# 5.09±1.09 3.57±0.73# 4.07±0.77# 3.23±0.45#统计值(治疗前) Z=0.774 Z=0.993 Z=0.688 P值 0.96 1.09 1.03统计值(1w) Z=2.638 Z= 2.712 Z=2.226 P值 0.807 0.905 0.742统计值(2w) Z=9.437 Z=5.718 Z=7.688 P值 0.016 0.097 0.027统计值(4w) Z=6.523 Z=8.991 Z=8.226 P值 0.012 0.008 0.019
2.2 治疗前后X线情况: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前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值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小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缩短值比较(±s,n=95)
表3 两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缩短值比较(±s,n=95)
掌倾角(°) 尺偏角(°) 桡骨缩短值(mm)对照组 观察组 对照组 观察组 对照组 观察组治疗前 -5.07±1.22 -4.98±0.87 7.33±1.82 7.26±2.09 3.45±0.99 3.50±0.78 4周 5.61±2.03 7.28±1.78# 10.72±2.81 21.05±6.84# 1.02±0.07 0.23±0.02#统计值 Z=1.359 Z=2.429 Z=3.072 P值 0.962 1.962 1.054统计值 Z=6.999 Z=7.424 Z=9.692 P值 0.042 0.039 0.040
2.3 患者关节活动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背伸、掌屈、尺偏的关节活动范围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后关节活动度情况对比(±s,n=95)
表4 两组治疗后关节活动度情况对比(±s,n=95)
组别 背伸(°) 掌屈(°) 尺偏(°)对照组 27.88±5.67 23.55±6.41 16.70±2.32观察组 38.53±7.83# 42.65±8.03# 23.45±4.96#统计值 Z=6.824 Z=10.962 Z=9.742 P值 P=0.038 P=0.021 P=0.019
2.4 患者疗效评分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疗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患者疗效评分对比(n=95)
2.5 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愈合时间(54.64±9.82)d,优于对照组(67.22±10.02)d(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肤红肿、瘙痒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情况对比(n=95)
3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受到外力作用下的撞击破坏的病理情况称为骨折。骨折分类一般根据骨折面与外界相通情况,分为闭合性骨折与开放性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指距桡骨远端骨关节面3 cm之内的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发生率高[7-8]。手术治疗可使骨折位置获得良好复位,但是手术容易导致损伤部位出血,加重伤处疼痛、肿胀等不良反应,影响术后康复和骨折的愈合[9-10]。非手术治疗复位骨折部位为基本治疗方案,局部处理骨折移位,再固定骨折部位。手法复位做为近几年治疗骨折较为理想做法,既可以不破坏内部血液循环,也保证骨折端稳定,但由于外部固定容易致使患肢和骨折周围皮肤发生肿胀,长期包扎容易使血运受到阻滞,肢体发生肿胀,外固定过紧引起肢体远端缺血坏死,固定时夹板与皮肤之间舒适度不足。使用外固定材料选用小夹板,具有 “简、便、验、廉”优势[11-12]。实验证明,对照组单纯用小夹板进行外固定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有显著的复位后稳定效果,能够修复骨折所导致的掌倾角、尺偏角变小及桡骨短缩值变大情况,可以使关节活动得以改善,但是不良反应相应比较常发生,如由于长期固定而导致皮肤红肿,血气运行不长,肌肉容易萎缩。当人体骨折后,中医原理认为机体气血顺畅能够有助于连接断裂错位的骨组织,中医理论治疗基本原则为消肿止痛、续筋接骨、活血化瘀、疏通经脉。中药外敷有透皮吸收祛病、活血消肿止痛、促进骨愈合等功效。中药经皮给药可绕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的破坏;提供可预定和较长的作用时间,使局部维持稳定持久的血药浓度;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疗效;减少给药次数、使用方便等[13-14]。中医认为骨折是“跌打损伤,皆癖血在内而不散也,血不活则癖不能去,癖不去则折不能续”和“癖积不散,则为肿为痛”。现代医学认为,红、肿、热、痛是感染及炎症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本研究采用五水头孢唑林钠联合水凝胶冷敷贴辅助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为临床上辅助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提供参考。
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背伸、掌屈、尺偏的关节活动范围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腕关节背伸、掌屈、尺偏的关节活动范围显著增大,证明观察组比对照组起到更好的治疗作用。观察组愈合时间(54.64±9.82)d,优于对照组(67.22±10.02)d。治疗组的疗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证明其对桡骨远端骨折具有显著的疗效。安全性方面,观察组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五水头孢唑林钠联合水凝胶冷敷贴辅助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治疗闭合性骨折具有一定优势,具有有效性与良好的安全性,能够提高外固定的临床疗效,对临床治疗闭合性骨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从而适合进一步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煜,任晖,李磊,等.桡骨远端骨折不同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3):1911.
[2] 王云峰.自制中药外敷膏治疗闭合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9):52-53.
[3] 赵继荣,李红专,慕向前.桡骨远端骨折的非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杂志,2015,23(12):77-80.
[4] 舒巍,金林中,罗旭.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J].中国农村卫生,2015,12(16):4-7.
[5] 何汉戊,黎品基,关建.跌打外敷方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4):8-10.
[6] 王慈香.中药熏洗联合手CPM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5,30(7):1482-1483.
[7] 岑泽波.中医伤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0-65.
[8] 黄俊明,张光明,王建炜,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AO分型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2012,33(13):1927-1929.
[9] 李绍良,贡小英.对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稳定性的评价[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1):759-76.
[10] 韩士鼎,周正新.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技术治疗概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10(1):1498-1500.
[11] 唐桂勇.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16,28(7):35-37.
[12] 于中百.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合理用药志,2016,9(8):168-169.
[13] 赵勇.桡骨远端骨折中西医论治的思考[J].中国骨伤,2016,29(1):1-3.
[14] 余文景,李煌.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研究的瓶颈及对策[J].西南国防医药,2009,19(4):455-457.
[15] 赵姣,张会宗,李国信.中药外用药物不良反应现况分析[J].中国中医药健康杂志,2015,22(4):13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