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技术观念融入艺术
——“二次空间——当代新媒体艺术展”

2018-05-17薛莲青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观察者媒介艺术家

薛莲青

编者按:“二次空间——当代新媒体艺术展”于2017年12月10日在西安迈科中心H-SPACE隆重开幕。ArtCSAMAS作为本次的承办方,兼顾艺术家的理念展示与公众的观赏需求,利用新媒体的虚拟性与重构性构建了新的空间关系和体验,具有极大的自由性,将被动的观众成功转向成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

Editor's note:On December 10, 2017, The Second Space:The Contemporary New Media Art Exhibition was launched at H-SPACE of Maike Center, Xi'an.As the organizer of the exhibition, ArtC-SAMAS, by balancing presentation of artists'ideas and needs of the viewers, creates new spatial relationships and experience thereof by means of new media's virtuality and reconfigurability, offering such tremendous freedom as to turn the otherwise passive audience into part of the artworks on display.

展览链接:

二次空间——当代新媒体艺术展

策展人:SAMAS

展览时间:2017年12月10日—2018年2月10日

展览地点:西安迈科中心22层 H-SPACE(临时空间)

主办:西安迈科商业中心有限公司

协办:阿特莱尔(北京)艺术顾问有限公司

参展艺术家:曹雨西、陈浩洋、高伟刚、姜波、田晓磊、王满、王权、王煜、许仲敏、应歆珣、张颖、郑达、郑路、周文斗、Jessy Jetpacks、SAMAS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数字技术为媒介的艺术形式。在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机械复制技术消解了艺术的仪式感和距离感,促进了艺术与技术的融合。所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这个概念一定是会不断发展与延伸的。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语境下,新媒体艺术的创作渊源应该可以追溯到1990年前后的录像艺术。1988年,中国新媒体艺术第一代艺术家中的代表性人物张培力以当时最新的录像形式录制了一件时长达180分钟的作品——《30×30》,记录了一片玻璃被反复摔碎又黏合的过程。时至今日,中国新媒体艺术早已从简单的录像形式发展成具有复合特征的新媒体艺术,并且随着当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大数据的不断累积,新媒体艺术家更是意识到运用新媒体的技术手段将会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新的图像式的艺术表现形式。作品图像式的呈现,实际上最终得到的是一个虚拟化的二次空间。二次空间与真实空间同时存在,依赖于它又独立于它,这种特定的空间特质,旨在构建新的空间关系与体验,强化现场感与互动性。在艺术家构建的二次空间中,观众通过与作品多形式的互动,完成了作品的再创作,传达了不同的空间意义。这次展览汇集了多位艺术家的作品,包含静态装置、影像装置、机械装置、综合绘画等不同艺术形式。这个虚拟化的氛围下,艺术家不仅将意识里追求的形象通过多种艺术语言表达出来,更是试图在这种新的空间关系中重新阐释当代的意识与文化。

在曹雨西的影像作品《MACROCOSM|大世界》中,作者通过高科技的程序系统赋予作品和观众交互的可能性,塑造了一种互动空间,系统会实时对观察者的互动做出反应,从而使观察者产生新的感官体验。可视化的数码图像不再是简单的视觉图片,而是和观察者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形成无形的密切联系。这是艺术家意识里追求的具有生命力的数码抽象模拟宇宙世界。

郑达的《感官过载》是一件跨媒介艺术装置作品,他把新媒体的艺术材料与自然元素等进行有机整合,形成新的视觉元素和艺术形象,是一种具有独立交互系统的跨媒介艺术装置。在盛水箱体的上方悬挂着能产生风的螺旋桨,在盛水箱体的底部则隐藏着LED灯光面板,箱体中的水作为中间媒介,具备实时感应风和光的变化并做出反馈的能力。观察者根据水形所生的不同波纹产生相异的视觉效果。

“光很美好,如果我哪天熬夜天亮才睡,起床就天黑了,那我会特别绝望,因为我没有见到那一天的光。”姜波这样解释“光”对于他的作品《无尽柱》的重要性。作品中扭曲的灯管环绕着叠垒起来的不规则球形物件,这些物件都是经过捶打变形的各类物品,不稳定的叠垒结构和四处裸露的高压电线在黑暗的空间中愈发危险,但是暖色的灯光却给人一种沉静美好的感觉,形成强烈的对比。产生一种空间、艺术和观察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不要只愿意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事情”,艺术家通过不同的艺术媒介给我们这样一个忠告。高伟刚的作品名为《挣脱者F》,到底谁是挣脱者,又在挣脱什么,也许我们不应该纠结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应该更看重作品视觉图像所产生的心灵感受。这个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没有借助数字技术的情况下,仅仅通过自身的特殊材料就能和观察者产生互动。材料的镜面反射功能,会使观察者通过镜面看到一些心理向往之物,构成关于本体的诘问。

梯子本来是一种给人安全感的工具,但在陈浩洋的装置作品《离地一公分》中,艺术家将构成木梯的每一块木头都削成锋利的细长圆锥的形状,并将锋利的木梯尖悬空离地一厘米对准玻璃,带给观察者一种强烈的恐惧不安的情绪。在当下这种看重物质消费和信息的时代,每个人都变得焦虑不安,各种权力和金钱的诱惑,导致人们变得麻木不仁,情感变得遥不可及,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会有莫名的恐惧。

艺术家曾说道:“我们面对的生存环境,雾霾、污染、高价房、毒食品、拆迁等等,每天都在影响我们,所以我想追问,为什么会这样?身处这样的环境,有一种很奇怪的状态,大家每天都在追求什么,但又好似什么都没追求,既荒诞又虚幻,所以我就把这种经验揉揉、磨磨就呈现出来。”许仲敏的作品《蛋形No.2》利用高科技和光影的幻象,营造出一种全新的感知体验,以超现实的方式引导观察者审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

在科学极度发达的当下,人工智能、生物科学创造的“合成生物”不断增加,“意识是大脑内一台量子计算机的程序,离开了身体,这个程序仍在宇宙中存在”,这是“濒死经历”所描述的。在应歆珣的影像装置《无体》中,艺术家用包括纤维装置、身体装置、剧场化展演、灯光装置、影像、绘画等艺术表现形式探索研究媒介与身体、生命、社会生态之间的关系,使观察者深刻反思科技所带给人类的到底是什么,是我们在掌控科技还是科技在掌控我们。

在王权的行为影像作品《让心的反面温暖一些》中,一个健硕的男子在吃艺术品销售艺术标签,并用自己的双手在背部心的反面的位置挠出一个太阳。这是对物质消费时代的深刻反思,艺术的商业化像一把无形的枷锁在控制艺术的发展。在生存和艺术追求之间艺术家是不是时刻都会感到心痛,一边妥协,一边挣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艺术与商业之间的矛盾状态。

艺术家周文斗的装置作品《滑板-连环计》用当下特殊材料以媒介表达当下的情感,不断拓宽我们对现有世界的认知,突破传统对艺术的定义。他用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品作为艺术表达的媒介,表达一种意想不到的主题。每一个滑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用铁链将它们拴在一起所有的滑板就成了一个整体,一个滑板的变动就会牵动所有滑板的变动,大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隐喻。也许在这种紧张的对峙中,即使永远不会有解脱也要一直保持紧绷神经。在生活节奏如此快的现实生活中,谁不是这种生活状态呢?

艺术家郑路的《未知的圆周》用黑色的不锈钢球体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黑如墨的球体如饱满的墨滴,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雅精髓。每个球体的材质都坚硬无比,但是通过它大小不一、或聚或散的状态,以及光滑球体与球体间的互动或者光滑球体与墙面间的互动所产生的一圈圈涟漪,带给观察者一种宁静柔软的内心感受,另一方面也呼应了爱因斯坦“当知识之圆不断扩大时,未知的圆周也一样”的观念。

郑路对其另一件作品《无相二号》解释道:“这次作品无相也作无象。语出《老子》: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作品利用贴合在玻璃上的凸透镜带给观察者全新的视觉感受。凸透镜背后十二块液晶屏上播放着十二个时间节点信息录像,将分辨率一再放大,正如“无相之相的恍惚”,类似道家的虚无思想却又有确凿的感悟。透镜上是凝结的球形水珠,球体大小不一,相互连接,形成水纹。球体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虽然形态有转变,但是其本质相同,存在一种极其密切的联系。在最平常的事物中体验到最不平常的感受。

SAMAS的作品是《赤道潮汐》。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是神奇的自然景观。而国际日期变更线则是国际会议规定的一条线。是人类的规定。选取两者之间的交叉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在交叉点用高科技获取潮汐的数据,并以实时渲染的形式展现出潮汐真实的变幻,这幅美轮美奂的影像装置作品将科技观念带入了更广泛的公共空间,用科技手段增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绚烂的科技景观背后隐藏着对于人类生存的提问,引导人们去感悟自身与世界的关系。

曹雨西 MACROCOSM大世界 影像装置 尺寸可变 2016年

郑达 感官过载 跨媒介艺术装置 80×81×57cm 2017年

姜波 无尽柱 综合材料、霓虹灯 尺寸可变 2016-2017年

高伟刚 挣脱者F 装置 不锈钢钛金 80×80×246cm 2015年

陈浩洋 离地一公分 装置作品 榆木、镜子 500×100cm

许仲敏 蛋形No.2 机械装置 不锈钢、玻璃钢雕塑、频闪灯、机械传动 110×210cm 2006年

应歆珣 无体 影像装置 201

王权 让心的反面温暖一些 行为影像 2016年

周文斗 滑板-连环计 装置 滑板、铁链条 尺寸可变 2017年

郑路 无相二号 凸镜、灯箱、玻璃 120(Φ)cm 2017年

SAMAS 赤道潮汐 影像装置 尺寸可变 2017年

王煜 视觉的阀 绘画装置 24×35cm(单件) 2014年

王煜的作品《视觉的阀》通过将水墨作品的“原稿图”“分析稿”“成品稿”三部分的并置与叠像,把一幅作品的绘画过程同时呈现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绘画的功能,增强了绘画的过程性。在绘画的观看方式上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过程”则是“结果”,打开了视觉观看习惯的阀门。通过图像的叠加改变人们对艺术作品的视觉惯性思维,深刻揭示了图像的意义。

新媒体艺术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公共领域,当人们希望能与艺术产生更多互动的时候会优先选择最能够使公众参与进来的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热展的背后,也有声音质疑艺术家表达的价值观念。对于这种情况,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费俊看来,当下的新媒体艺术还处在早期的发展阶段:“我们的观众在观看新媒体艺术作品的时候,很容易就从技术层面去理解它。新媒体艺术作品本身带有很强的技术性,而观众们对这些技术的好奇大于对作品本身的兴趣。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缺乏审美经验,观众在面对这样一种新的媒介时表现出猎奇、茫然或者无所适从,这些构成了审美上的局限性;而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缺乏成熟的新媒体作品,很多早期的作品会把技术层面的部分裸露出来。当然,有些艺术家是有意识地将科技作为一种作品表述的重要语汇来使用,而很多的创作者是由于能力有限无法恰当地驾驭这些技术,导致自己的作品更像是技术的演示。”

虽然新媒体艺术具有很多不稳定因素,但是这种不确定的因素也为新媒体艺术增添了神秘的外衣,使其更具有吸引力。新媒体艺术在公共空间的介入可以带来新的可能性,吸引大众的眼球。公众具有极高的积极性和极强的参与性,艺术家如若能在与公众交流互动的同时兼顾到公众的感官体验,那么,新媒体艺术在公共空间的发展前景是值得期待的。

猜你喜欢

观察者媒介艺术家
多普勒效应之新讨论
用追击相遇的模型解释多普勒效应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你看不见我”
书,最优雅的媒介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基于Android的智慧竞赛APP设计与开发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