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彩枫树岭 康美养生地

2018-05-17撰文张旭君程建斌詹仁春

浙江林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建成区古树名集镇

●撰文//张旭君 程建斌 詹仁春

枫树岭镇地处淳安县西南部,与衢州常山、开化交界,地域面积308平方千米,下辖28个行政村1.85万人口。辖区内主要以丘陵、山地为主,山林面积38.28万亩,耕地面积1.37万亩。境内有枫树岭水库、淳安第一高峰磨心尖、遂阳第一景白马乳洞、凤凰庙古树群等生态资源和白马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烈士纪念碑、红军墙、下姜村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枫树岭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热量充裕,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年平均温度17.4℃,年均降雨量1865.6毫米,蒸发量1384.2毫米,极其适宜森林涵养与动植物生长。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与历届省委书记把枫树岭镇和下姜村作为基层工作联系点,联系时间已长达18年。各级领导都为枫树岭镇的生态产业发展提出过宝贵的意见。

望见山水 加强生态保护

保持好林木高覆盖率。严格实行镇班子领导分片包干、村干部包村、村护林员包山头的网格化管理制度,将森林防火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并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投入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0余万元,建设20立方米以上的森林消防水池12座,安装森林消防水桶37个,建设集中燃烧房41座。成立了290人的村级义务森林消防队和7支140人的村级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并定期开展规范的培训和演练,确保一有火情就能及时扑救。全镇新建村庄墓地生物防火林带35.43千米,起到了很好的防护隔离作用。通过多年的努力,集镇建成区四面青山环绕,林木覆盖率达到70%,绿化面积30余亩,绿化率达到25%。

保留好原生态系统。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枫树岭镇始终将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放在首位,对全镇古树名木实行专人认领保护制,每棵古树名木都有“护树使者”。开展“一树一策”保护工作,对全镇范围内的每株一级古树,根据其实际生长影响因子制定具体的保护方案。为根部裸露、缺土的树木建立挡土墙,为树体腐烂中空的树木实施填充修复,为长势衰弱的树木挂营养液,在影响树体美观的填充剂外面包一层假树皮。同时,通过挂牌、保护碑、广播、标语等形式,让村民及时了解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性,形成“人人知保护、人人去保护”的良好氛围。枫树岭镇现有古树名木313株,其中一级保护古树10株,二级71株,三级232株。目前,集镇建成区共有古树3株,均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保护,没有发生移植的情况,原生态系统保持良好。

保护好动植物资源。积极开展保护野生动植物执法专项行动,先后开展了“绿剑行动”“春雷行动”“绿盾行动”“春季行动”等专项行动,加强对乱挖野生植物、猎捕野生动物、经营利用和驯养繁殖等的监督管理,对非法猎捕、违法经营野生动物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建立健全野生动植物保护机制,每年4月野生动植物宣传月和“爱鸟周”期间,通过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媒体及现场咨询、巡回宣传、走进学校、知识讲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的系列活动,在全镇形成良好的保护氛围。目前,枫树岭镇有维管束植物1824种,隶属于194科830属;有兽类动物61种,鸟类90种,爬行类50种,昆虫类16目320科1800种,两栖类2目4科12种,鱼类13科102种。

记住乡愁 优化生态环境

科学编制规划。枫树岭镇先后编制《枫树岭镇控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百源经济规划》等重要的规划文件,同时,编撰《下姜村村庄规划》《源塘村村庄规划》《枫树岭村村庄规划》《薛家源村村庄规划》等建成区村庄规划,对全镇发展做了明确定位,并付诸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如下姜村作为集镇建成区,先后落地旅游、环境整治、彩色农业等规划,村庄乡土气息更浓,产业发展更强。

实施环境治理。枫树岭镇启动风情小镇建设,先后实施立面整治、道路翻修等项目,新建前街水系、枫林文化广场、农贸市场,建成集镇电子城管,设立城管中队,加大建成区环境治理力度。2017年,又启动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推进下姜—枫树岭段环境整治、集镇上改下、立面改造、业态梳理等项目建设,同时融入“枫树岭上”品牌策划,做精入城口、候车亭等景观小品,创建美丽集镇。目前,集镇格局基本实现林水相依、林山相依、林路相依、林村相依。

推进环境保护。近年来,枫树岭镇加快推进“五水共治”和“无违建县”创建工作。“五水共治”方面,加快推进治污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镇共铺装污水管网18万米,建成污水终端128个,实现截污纳管全覆盖。全镇建有垃圾处理站3个,并在28个行政村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工作。2016年,又对建成区内2家存在污染行为的缫丝企业进行关停,保障环境质量。“无违建县”方面,全镇共拆除违章建筑1012处,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全面实施农村建房带方案审批、“四到场”和挂牌施工等机制,实现对违章建筑的管控,有效遏制违章建设行为,有效保护农田、林地等自然资源。

下姜夜景

深入人心 善用生态资源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将生态保护作为发展的根本任务,目前,全镇28个行政村均将生态保护,特别是森林资源保护纳入村规民约予以执行。倡导文明祭祖,对扫墓时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进行明令禁止,引导群众鲜花祭祖,弘扬良好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民众植树造林热情高涨,每年植树节前后,镇委、镇政府均会组织植树造林活动,吸引众多党员、群众参加。加大森林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每年都要在学校、集镇、人口集中区进行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近5年来发放相关宣传资料2万余份。

大美枫树岭

加大生态文化教育。枫林文化广场设有专门的生态文化科普栏,向群众展陈生态文化科普知识。对下姜五狼坞登山基地内的所有树木进行挂牌,介绍树木的科属种,对林木知识进行普及宣传。每年组织开展生态文化教育进校园、进农村等活动,如2016年共组织开展生态文化科普活动2场次。对古树名木进行专门保护,树立介绍牌,推广生态知识。此外,还在下姜等建成区免费发放香榧、红豆杉等名贵树种供村民种植,加大林木保护与推广力度。推进磨心尖创建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下姜村创建“森林人家”,进一步扩大生态品牌效应,提升生态影响力。

加快生态产业发展。林业产业方面,全镇共发展毛竹4.8万亩,年产值2000余万元;油茶2.5万亩,年产值1000余万元;茶叶9150亩,年产值3300余万元;香榧500余亩,年产值500余万元;树木苗圃1000余亩,年产值1000余万元。培育专业合作社27家、家庭农场14家。森林旅游方面,下姜村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共培育农家乐和民宿23家,床位398个,发展有430亩现代化休闲农业产业园区,2017年共接待游客21万人次,旅游创收1342万元。注册成立白马旅游开发公司,有序推进磨心尖、乳洞、白马红色资源等开发。招商引资方面,先后落地青林科技、品夫农业、丸薪柴本等企业,加快百源经济社会投资项目落地,逐步增加农民收入,形成生态富民的态势。

猜你喜欢

建成区古树名集镇
2022 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基于类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成区时空动态特征
合肥市建成区综合物种指数及本地木本植物指数研究
2013—2018年金普新区建成区空间形态扩张规律
长兴县上线首批古树名木认养活动
城镇化进程中集镇建设问题探析
保护古树名木
董集镇:守住文化的根脉
泰安市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研究
华北铁路开通令沿线集镇层级有何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