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壮的角马群大迁徙
2018-05-17贺敏康
■贺敏康
角马群簇拥在马拉河的河滩上,准备渡河。
角马的头像牛,身体像马,蹄子像羊,纤细的尾巴又像驴,故而有人说角马是由其他动物身体的一部分拼凑起来的。严格地说,角马既不是牛,也不是马,更不是羊,它的学名叫“白须牛羚”。雄性角马体重可达180公斤,雌性达120公斤,是一种大型有蹄类动物。
角马喜食青草,逐雨水而居。角马的嗅觉异常敏感,能够闻到5公里以外的水汽,它的奔跑速度1小时可达60公里以上。角马群日夜啃食青草,像一台巨大的切割机,每年6月至11月是旱季,池塘干涸了,绿葱葱的草场化为半荒漠,角马们就必须跟随雨云迁徙到长有青草的地方。
非洲肯尼亚一望无垠的马赛马拉大草原上,上百万只的非洲角马、斑马、羚羊等食草动物浩浩荡荡,一路狂奔,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狮子、老虎、猎豹、髭狗、鳄鱼等凶猛的食肉动物也正“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享用这顿迁徙美餐。这就是每年从7月至10月在肯尼亚马赛马拉大草原上发生的动物世界中最为悲壮的一幕——角马群大迁徙。
东非角马群的迁徙,素有“马拉河之渡”一说。马拉河,这条非洲草原上极其平常的河流,在大迁徙的路途上,却成为角马们的“死亡之门”。随着雨季的到来,河水暴涨,本来温顺平缓的河流变得又深又急又宽。于是,当角马们争先恐后扑向马拉河时,有的在河中心被湍急的河流冲倒淹死,有的被鳄鱼张开血盆大口当作美餐,死亡者不计其数。侥幸能游到对岸的,想要上岸却被又高又滑又陡的堤岸挡住了,冲上去滑下来,再冲再滑,直至筋疲力尽被河水冲走。最终,角马群用自己的蹄子将河堤刨开一个口子,让迁徙大部队蜂拥而过,才算结束这悲壮的一幕。此时马拉河已漂满了角马的尸体,可以说,角马渡过马拉河,完全是后马踏着前马的尸体才得以完成。
角马群大迁徙悲剧并没有就此结束,当渡过马拉河的角马看到一大片绿油油的嫩草展现在面前而欣喜若狂时,草原上的猛兽狮子、老虎、猎豹、髭狗却开始了最后一击,凶残的围猎开始了,又有许多角马倒在黎明来临前。有资料显示,每年迁徙的角马大军能够最终到达彼岸,安安静静享受鲜嫩青草美食的不会超过其中的30%。
然而,这样的悲剧却以每年两次的频率在两个大草原之间固定上演,角马们始终扮演着流动的角色。这就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吸引它们的是生存法则:原来的领地已经没有新鲜的草原,新的嫩草在另一处草原召唤它们。尽管这样的一次迁徙长达3000多公里,沿途险象丛生,但为了生存,角马群还是义无反顾踏上“死亡之路”。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规则既维持了草原生态的平衡,也让角马能够淘汰难以适应恶劣环境的族类。
角马群在大迁徙途中,过河时遭巨鳄扑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