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探微

2018-05-16衡波

科学与技术 2018年15期
关键词:探微人才培养

衡波

摘要:艺术设计类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动画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众多专业,肩负着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和生产服务业培养设计人才的重任,教育规模较大,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有些高校现行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内涵,导致部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甚至缺乏,“双创”能力不足,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如何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切实有效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专业人才,已成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探微

引言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相对比较独立,如果我们采用传统课程设置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为了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才市场竞争力,一些高职院校将工学结合模式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新平台,有利于促进专业良性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

1重构课程体系,增设创新创业有关课程和内容

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删去设课目的不明确的课程,增设了创造学、创新创业学、设计管理学、市场营销、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艺术品市场学、知识产权保护法及专利申请等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同时,有意识地将一些设计行业成功创业的案例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兼获创新创业知识。另外,在每年新生入学时对学生进行创业启蒙教育,如:在专业认识教育课中,增加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优势、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等内容;同时带领学生到设计创业公司参观体验,提高学生关于创新创业的认识。

2实行工学结合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2.1“订单式”人才培养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订单培养”是工学结合模式下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学校可以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才。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寻找一些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共同组建教师团队,成立校企双方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教学大纲的制定,共同开发相关课程,按专业标准,从岗位需求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人才订单式培养计划,在学生心中树立职业理念,用企业文化成就人,感染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投资建立品牌形象店,品牌店既属于企业的分店,也是学校的实训室,在这个品牌店中,学生负责经营管理,按照公司管理机制运行,这样,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学习营销,积极投入品牌店运营管理中,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可以说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为高职学生搭建了一个理想的专业技术平台,既有利于为企业创造利润,又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及效果。

2.2“工学坊”人才培养策略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学坊”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培养方式。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按照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在校内设立专业实训基地,按照所对应专业的企业管理运作模式,设置“工学坊”相关部门,这些相关部门由企业专职设计师和学生组成,专业教师参与指导,教学内容可以是企业设计任务。“工学坊”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按照企业发展需求构建课程体系,以有效促进专业课程教学与社会人才发展的对接,在“工学坊”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可以有效整合企业与学校各自优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依托“工学坊”平台为实训教育服务,以有效提高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

3以“校企共成长”为目标的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3.1多元培养方式,动态提升学生能力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要想动态提升“校企共成长”的目标效益,可以采用多元培养方式,如工作室制、师徒制等。在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将多元培养方式与创新有机结合,在工作室制度的基础上,为实习学生指定企业导师,确立师徒关系,以老带新,形成系统的人员管理、培养体制。由于艺术专业学生在企业见习阶段主要学习的是应用技术,所以工作室制度与师徒制度有机结合,可以确保进入企业实习的学生得到充足的学习机会,尽快掌握实践方法和技能。同时,在保证学生得到系统培养的前提下,也要通过工作室制度中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等框架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在心态和思想上实现从学校教育到企业工作的转变,为之后正式工作奠定基础。融合多元培养方式进行校企联合培养,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动态培养方式。

3.2重视课程创新

高职教育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当今知识的呈现方式和获得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传统的教学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产教融合的升级改造。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吸引學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与课堂活跃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实现教学目标。伴随着高职供给侧改革的实施,不断推进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以服务企业为宗旨,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内容上更加贴合企业所需,为行业企业培养技术技能型高质量人才,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3.3创新双主体办学,学、工科学交替

为了更好地实现“校企共成长”这一目标,就需要在现有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以往的教育模式,推动校企深层次联合,从而创新实施“理论+实践”“技能+学历”的双主体教育模式。双主体办学是指高职院校可以引进企业,将企业的部分工作室或者生产线建在校园里,一方面可以解决学校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额外的基地。这样学生可以在接受学校理论教育的同时,自主选择时间到校园中的企业工作室或者生产线进行见习或者实习,从而让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生灵活掌握学、工时间,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在学校和企业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创新拓展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渠道。除此之外,校企双主体办学缩短了校企之间的空间距离,增进了二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能够保证信息对称,实现教学培养与生产工作的同步。

4建立校外“双创”实习基地

国内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双创”热潮的兴起,使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双创”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这些园区为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双创”实践提供了有利社会条件。近些年,学校设计学院与全国一些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双创”园区广泛建立联系,在长春、北京、上海、广州、青岛、杭州建立了多个校外“双创”实习基地,利用这些社会资源为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假期实习、在校生创业孵化、生产实习和毕业后创业创造条件与机会。

结束语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在国家大力推行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处理好创新和创业、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不能重此轻彼。我国当前迅猛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和工业设计产业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众多选择与市场机遇,引导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不能脱离专业,不能脱离设计领域,这是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席彬.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1):93-96.

[2]王珺,张丽莉.基于“工匠精神”的艺术设计“三创”人才培养的思考[J].湖南包装,2018,33(06):34-35+38.

[3]胡克.高职创新创业实践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3):45-48.

[4]冯阳.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6.

[5]侯风仙.艺术与技术互动下的高职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方法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6.

(作者单位:蚌埠学院)

猜你喜欢

探微人才培养
建筑原真性探微
基本不等式应用探微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三视图解法探微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