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德政文化的现代解读
2018-05-16苏羽昆
苏羽昆
摘要: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如今所说的政治学,但在政治方面的思想却是十分丰富的。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仁爱的价值观体系,而德政思想是仁爱价值观在政治方面的具体表现。德政思想也反映了孔子在政治方面的主张与政治理想。在《为政篇》的第一章,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以孔子的视角来看,“为政以德”不仅是孔子在政治方面的实现途径,还是孔子在政治方面追求的最终的效果。德政文化对于我们现代的社会主义社会仍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论语》 德政 德治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5-0212-03
仁爱是孔子的思想核心,仁爱的表现形式则是“爱人”。德政文化对于我国现阶段党风建设和公务员队伍的整理工作,仍具有较深远的意义。本文将从德政文化的内涵、以现代的眼光解读德政文化、批判继承德政文化三部分来解读《论语》中的德政文化。
一、《论语》德政文化的内涵
孔子在《论语·为政篇》的第一章中,首次提到“为政以德”。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所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里强调了以德治国对于执政者的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只有以道德来治理国家,优秀的人才和百姓才会聚集于此,国家才能繁荣强盛。如今,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提倡依法治国,然而,道德是法律产生的基础,法律可以通过条文的形式使大家了解、认知;而道德是通过长期的渲染、熏陶,使人们在思想意识上发生变化,是从内而外的改变。人们若从思想意识上就固有一套健康向上的价值判断体系,很多法律并未规范到的问题在社会上也将不复存在。对于《论语》中德政文化的内涵,笔者总结了五个方面。
首先是正己。为政者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为政者如果首先起到了好的带头作用,身边的人和百姓还有谁敢不端正自己呢?倘若,为政者并没有以身作则事先注意了自己的言行举止,那么要施行一些指令,下面的百姓也不会服从。孔子所说的“正己”,是对为政者的道德人格提出了一定的严格要求,客观上起到了制约为政者行为的作用。但是正己并没有明确的行为准则,有一定的局限性,这要求为政者在以自觉为前提的情况下,去让自己的言行举止达到标准。
其次是守信。《论语》中,孔子提出了仁爱的核心价值观,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是“仁、义、礼、智、信”。而“信”则是指诚实无欺,守信用;当上升到国家层面时,则是要取信于民。取信于民在孔子看来是国家重中之重的大事。《颜渊篇》中,孔子与学生讨论治理国家的方法时说道:“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学生子贡说,如果让老师去掉其中一项时,孔子说去掉兵。后来子贡说如果剩下的两者要再去掉一项时,孔子说那就去掉“足食”。所以在孔子看来,“民信”是头等的大事,也是为政最应该坚持的底线。因为当百姓对一个国家失去了信心的时候,这个国家也将会不复存在。但是坚持取信于民,人民民心团结、凝聚力强的时候,国家的兵力和国力自然就强盛了。
第三是养民。孔子主张一方面要给百姓很多恩惠,另一方面即便役使人民也是要合乎情理的。因为孔子认为,善于治国的为政者应懂得“使民以时”,治国不要占用人民农耕的实践,治国要关心民生,对于百姓的生活要关心。这样人民对国家才会心存感激,拥戴为政者。
第四是教民。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这里孔子进一步论述了,一个国家如若只提倡法制,是片面的。人民是没有廉耻的概念的。用道德去熏陶人民、用礼教去规范人民,人民的心中不但存在了廉耻的概念,而且从根本上避过了错失,人心也归顺了国家。在孔子看来,一个国家因为养民,让人们富足之后,百姓的人口变得多了起来,那么就应该“教之”。“教民”的方式也就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礼”,当一个国家可以推行仁德,重新恢复礼制,使百姓们都有自己的廉耻观,懂得去约束自己的行为,那么这个国家便达到了“教民”的目的了。这也是孔子心中德政实现的标志之一。
第五,举贤。一个国家想要坚持有好的治理思路、有明智的发展方向,那就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孔子说:“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国家应该去任命有才能的人为官。但对于什么样的人才去担任什么样的职务,孔子也是因人而异的。当别人询问孔子,他的几个学生都适合干什么的时候,孔子站在自己的理解的基础上说了每个学生的才能和性格适合做什么职位。举贤也关乎另一个问题,就是辨贤。对于人才的识辨方面,孔子所持的态度在现今看来是辩证的。“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在孔子看来,不管大家评论一个人好与否,都是需要观察的。对于贤才的分辨,不能片面地道听途说,要坚持有自己的判断。辨贤的标准虽然是严苛的,但是举贤是为了治国、强国。
二、德政文化现代性的解读
中国古代的许多仁人志士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关于政治方面的思想,其中孔子的“为政以德”的德政思想成为中国的传统政治的重要特点。虽说孔子一生中从政的时间并不长,但孔子对于政治的观点对后世的影响意义仍然很深远。在现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物质水平不断上升。可随之而来的社会贫富差距加大,日益显现的问题也复杂化。究其根本,则是物质的丰厚让人们忽略了在精神和道德上应该有所建树。德政思想对于今天的社会矛盾的缓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进行、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德政的首要前提
孔子在谈及“德政”时,认为个人的修养是很重要的。在《子路篇》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的人,如果本身自行端正,用不着严格的法律,社会上的风气自然就会随之转好;如果为政的人本身就不端正,即便是有严格的法律制度,上行下效,也是无用的。
在今天看来,为政者应该是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影响力的。他们的一言一行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在举手投足间具有一定的榜样效果,很多民众则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倘若,为政者事事为公,民众自然会跟着走上正道。所以,从政者得自己先要求自己端正为人和心态,才有资格去要求别人。之所以为政者要严于律己,是因为为政者掌管着一方的权柄,眼前会时常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如果稍微加以放纵,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甚至是严重的后果。在《里仁篇》中,孔子说过“放于利而行,多怨”。如果一个人只依据自己的利益去行事,那么他必然会招来很多的怨恨。所以说一个人的欲望太多就会削弱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那么为政者如果不仅严于律己,而且还宽以待人,就可以远离怨恨,也就更谈不上招致仇恨了。
(二)德政的原则
孔子既然推崇以德治国,那么德政的原则又是什么呢?在《尧曰篇》中,子张问孔子怎么样才可以去从政。孔子答:“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而孔子提到的“五美”则是“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五美”也是孔子提倡的君子人格。他认为最高明的为政者会经常给别人带来很好的利益,使大家能够获得福利,而对于自己也不会有任何的损害。如今我国的民主政治就是需老百姓之所需,供老百姓之所求,也是同一个道理。
对于平常人而言,最难做到的是劳而不怨,很多人往往做一些事情累一些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做了事情还受到了责备,往往在心理上会产生排斥的情绪,能够真正地任劳任怨,真正做到“劳而不怨”的人又很少。人生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欲望也是人的本能,孔子给欲望定了一个尺度,便是不要贪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的要求正当,没有份外的贪心,做到自己清廉正直,也不会去苛求任何人。胸襟宽广,在宽广的同时又增加了限度便是不要骄傲。当这样的品德逐渐转化为一个人的文化性格中时,这样就产生了“君子”。这里就涉及孔子在《论语》中体现的君子人格了,君子处于任何的环境中时,都可以没有多与少的概念,对于任何事情都极其认真,不会轻浮不会怠慢。即使是一件小事,也会用尽全力去做。为政者要树立自己的威严,是因为要去领导人民。一个人倘若有修养,别人看到就会心生敬畏,由内而外所散发的人格魅力使人民心服口服,而不是心生恐惧。相对比“五美”,孔子还提出了“四恶”以供对比。所以德政的原则也就是尊崇“五美”,摒弃“四恶”。
上行下效,为政者的道德正与否对于老百姓的道德风气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所以,只有为官者励精图治、两袖清风,百姓的生活才能够富足。
(三)德政的核心价值
在《论语》中,虽然孔子并没有明确地提出德政的核心是什么,可站在现今的角度去解读总结,德政的核心价值就是以民为本。
孔子的爱民之心在《论语》一书中处处可见。他的思想和主张大部分是针对为政者的。因为他明白一个国家是由人民组成的,国家的富足也是要以人民的富足为基础的。只有富民才能够使军队壮大,只有壮大了军队才能够确保国家的稳定发展,这样的为政者才可以获得老百姓的信任。国家安稳了才有条件去教化人民。孔子要求以民为本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必须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更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加强我国从政人员的道德教育也已势在必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也恰恰决定了中国党风廉政文化的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倡以中国历史的优秀反腐倡廉的文化为例,从而去从严治党、党要管党。人们在为官从政的过程中,所信奉廉政的精神理念是为民、求真务实、清廉这样的一个系统理念下所表现出的廉政的品德操守。
三、批判继承德政文化
我们在解读了孔子在《论语》中的德政文化之后,不得不承认,古人的很多观点是富有远见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孔子对于百姓、民众的一种关心和爱护。这也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冲突,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但是,孔子的德政文化的思想弊端也显而易见,因为他将国家的长治久安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当时的为政者的良心上。
虽说道德是法律的基础,但是道德是需要长期的耳濡目染才能产生对人们感化的作用,并且道德也需要人们从内心去自我约束从而符合道德的标准,即使违反也无人知晓不会受到外界的严格惩罚。道德强调的是一种自律,恰恰不同的是,法律则是从条文上规范人们,法律强调的是一种他律。当人们违反了法律,则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从这个层面上来看,道德是由内而外的,法律是由外部去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的。法律规范人们行为的稳定性则要强过于道德,但是德治也是较为理想的治国方式。当孔子把以德治国的希望全部寄托在统治阶级身上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失败,这样的希望缺乏一种约束的稳定性,并且当时统治阶级的局限性也决定了其是不可能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不仅要看到以法治国的局限性,更要看到以德治国的不稳定性。这就启示我们在提倡加强以法治国的同时,也要以道德为辅助,使人们心中生成荣辱观,自主地按道德规范要求自己,这样法律条文的限制性才会被逐渐削弱。此外,孔子的德政思想中也提到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正名理论也恰巧流露出了官尊民卑的等级思想。包括孔子以女子与小人为列,这些被后来儒家演变为“三纲五常”、抑制女子的“三从四德”等顽固的封建思想体系。
对于孔子的德政思想,我们应当批判性地继承,不可以全盘否定,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所在;但也不可全盘接受,因为其中有封建性和非理性部分。我们应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继承它。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现代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贡獻。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2014.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中央文献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