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教学法对人物心理剖析的作用
2018-05-16张青波
张青波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当前语文教学中应用颇为广泛的教学方法。这种以感性教育为特征的教学方法,主张“形真”的教学理念,以调动学生的感官加深学习体验为目的,对于具有深刻寓意或哲理性较强的课文颇为适用。情境教学法整合了声音、图像、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达到活跃教学氛围、用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呈现抽象文字的目的,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或暗示,对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阶段的中学生教学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警察与赞美诗 情境教学法 怪圈 颠倒与错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5-0203-02
情境教学法起源于英国,于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并在我国中小学教育界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是基于感性教育为核心理念设计教学活动的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整合声音、图像、视频、游戏、角色扮演等教学资源或教学方式,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并通过感官刺激使学生获取更多的学习体验,形成潜移默化的暗示教育,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主动学习带来的乐趣,最终实现认知水平和智力双提升的目的。[1]情境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化,也被誉为“蕴含东方文化智慧”的教学模式。[2]
一、情境教学法的普适性
所谓“教无定法”,情境教学法并非全能型教学方法,选择情境教學法还需要考虑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合理、高效是选择教学方法的准绳。首先,中学生受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对于年代久远或生活环境陌生的课文,很难进入到课文情境中,而对课文中的人物解读也很难到位,甚至出现偏差或误解,情境教学法通过营造教学场景,使课文人物更加鲜活立体,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情境,引导学生与课文人物进行心灵触碰。其次,对于人物个性特征鲜明、经历丰富或人物关系复杂的课文,要对人物心理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也需要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沉浸于课文情境中。
可以说,对于中学语文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还是具有普适性的。比如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运用幽默艺术手法,揭示了19世纪美国社会的黑暗现状,作者欧·亨利善于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来展现人物及其生存环境,对于主人公流浪汉苏比的形象塑造的内心刻画深刻准确,揭示了黑白颠倒的社会现实。但为了让学生体验到人物内心世界的挣扎与无奈,体会“含泪的微笑”的艺术风格,则需要深入剖析人物的心理世界。而情境教学法正好可以帮助学生体会19世纪的美国社会,感受苏比生活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并通过情境渲染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模拟情境,体会人物生存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要分析一个人物,首先要了解、甚至体会人物的生存环境,尤其是人生中的不如意之处,可以帮助学生对人物内心世界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但这篇小说所描写的社会和年代,都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环境相去甚远。为使当代中学生能够感受主人公苏比所生活的19世纪美国社会,可以通过模拟情境创设的方法,引用视频参考资料。《警察与赞美诗》拍摄过同名电影,也演出过同名舞台剧,都可以作为视频资料进行剪辑,丰富的视频资料可以作为学生剖析人物心理世界的前提。
为学生创设音画结合的模拟情境,以便于学生了解19世纪美国社会中小人物的生存状况;并通过问题创设,引导学生对苏比进行初步的人物观察。如苏比的身份,他的形象是怎样的,他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他人生的不幸又是什么,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了解人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相应的结论,比如苏比的流浪汉身份,他衣衫褴褛,他最迫切的需求是冬居计划迫在眉睫,而他却无安身之所,等等。通过一系列分析,渲染出苏比窘迫的生存状况以及19世纪美国中下层人们生活的苦难,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社会的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苏比这个人物形象的勾勒,为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奠定了基础。
三、推理情境,剖析人物内心世界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最难剖析的。中学生自身生活阅历尚浅、生活环境相对简单,要理解苏比这种人的生存环境和内心世界存在一定的难度。情境教学法通过调用学生的情绪,创设“形真”的教学场景,以便于激发学生的感官刺激,以使学生与人物的情感世界形成触碰,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
而要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是通过人物的外在形象、言谈举止进行分析,尤其对其中异于绝大多数人群的地方,比如怪异的行为或言谈举止,与众不同的形象,等等。这些特征描写是作者用来刻画人物的要素,也是学生剖析人物的线索,通过外在因素来揣测内在情感世界,是人物内心世界深度剖析的重要方法。
在这篇课文中,苏比不仅外形奇特,其无处安身、食不果腹等生存状况也与绝大多数人有异,而最令他与众不同之处,还是他的行为。课文6到38自然段对他怪异的行为进行了详细描述,尤其对于其行为细节的描写更加逼真。在教学活动创设中可以充分利用同名舞台剧或电影作品的剪辑来创设教学场景,以帮助学生边阅读边梳理苏比的怪异行为,通过视觉和文字的感官刺激,使苏比这个人物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形真”的艺术形象,然后再以结果导向来分析人物的行为。比如苏比想饱餐一顿,却被人推倒在人行道上;他想调戏女子,却反被女子所纠缠;他想大吵大闹,却被误认为是学生;而更具戏剧性的一幕是,当他想偷雨伞时,却反被当成了雨伞的主人。
苏比的尴尬遭遇和怪异形状,表现了19世纪美国社会底层民众的惨痛处境。在欧·亨利的笔下,这个人物的惨痛处境是以所想和现实之间的颠倒和错位表现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他想走进一个房间,但他却走进了另一个房间;他不想走进这个房间,但命运却恰恰把他引进这个房间。这种令人发笑和遗憾的生活命运的颠倒和错位是人类社会分化为阶级之后的一种“怪圈”现象。所谓“怪圈”便是生活现实和人们所想之间往往存在悖论和阴差阳错,人们极力躲避的和不愿的恰恰会落到你的头上,而你孜孜以求的往往不如所愿。这是不以人们的意愿所转移的。
“怪圈”现象是文学创作的最佳素材,因为这种“怪圈”现实生活材料带有传奇性,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除此之外,文笔带有谐趣性,往往令人忍俊不禁。由于有这两个特点,有才华的作家往往对此青睐有加。美国作家欧·亨利以此创作很多作品,《警察与赞美诗》便是其中之一。这篇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主人公的所愿并非一般常人所愿:常人最不愿意去的地方是监狱,但苏比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想方设法要去监狱,因为监狱虽然是个关押犯人的极不自由的场所,但在监狱里却不至于冻死。这个违背常理的愿望极其荒唐可笑,但却反映了19世纪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下层劳苦大众的穷苦不堪的生活状况。
这篇小说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开头极为悖谬,使人发笑。后来的情节发展更是出人意外,使人陷入“含泪的微笑”的情节之中。苏比千方百计想入狱,但警察却没有叫他入狱,这种极为悖谬的情节发展,在反映这个社会下层劳苦大众的生活困顿的同时,也反映了“法治”(警察)的悖谬,在人们“犯罪”的时候,警察视而不见、臭而不闻,听之任之,闹出使人忍俊不禁的“噱头”,但当苏比被教堂里的赞美诗的音乐声感化,而决定弃旧图新,重新做人的时候,却莫名其妙地被警察逮捕了。这个情节是个巨大的寓言,从一个方面反映资本主义社会所标榜的“民主”“法治”的阴暗面及它的虚伪性。
“怪圈”现象是人类社会形成阶级、分为等级之后的一种令人愤懑而又无可奈何的社会现象,对这种现象进行形象化的反映,造就了许多伟大的作家和伟大的作品。人类社会的进步是逐步让“怪圈”减少,以至于消失。“怪圈”现象的多少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怪圈”现象较之资本主义社会要少得多,可针对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这个目的在进行情境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应有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冯卫东.情境教学操作全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
[2]李吉林.为儿童快乐高效学习——李吉林情境教育实践的探索[J].中国民族教育, 2015(3):63-64.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