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距离,成就了你的“鸵鸟教育”

2018-05-16郭华悦

祝您健康 2018年5期
关键词:鸵鸟爱人儿女

郭华悦

前阵子,我陪儿子到商场买裤子。挑来挑去,儿子看中了一条裤子。从试衣间出来后,儿子照着镜子。我凑上去,一会儿拉拉裤腿,提醒儿子有点紧,可能不好走路;一会儿又摸了摸质地,觉得不是弹性质料,穿起来不舒服。可正当我还在嘀咕,儿子突然大叫一声,“你走开!”转过来看儿子,小脸儿绷得紧紧,稚气未脱的脸上满是气愤,尽管压低了声音,但音量还是挺大。看着四周讶异的目光,我不禁尴尬万分。

回到家后,我曾试图和儿子谈谈。但儿子的态度,是典型的“三不”,不谈、不理、不应。本来以为,这不过是“突发事件”,可没想到之后的一段时间,我发觉儿子对我的抗拒,日甚一日。

有一次,我忍不住,和爱人探讨了这事儿。爱人听完,没提什么意见,却问我:“你想想,自己有没有过抗拒父母的时期?”这话,让我心间一颤。确实,我想到了自己的青春期。好像也是在儿子如今的这个年纪,我对于父母,总有点抗拒。可能,小时候喜欢粘着父母;可慢慢长大,渐渐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便想着与父母拉开距离,以展示自己的独立。

如今的儿子,可不就是當年的我?我突然意识到,其实有问题的,是我!我的问题,在于距离。说到底,这不仅是我,也是绝大多数中国式父母的通病。对于儿女,不怕奉献,就怕奉献得不彻底。甚至,若是有可能的话,巴不得二十四小时,分分秒秒都盯着儿女。

可我们身在其中,往往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甚至还以此为乐。有时,儿女不领情,我们反倒伤心难过,埋怨他们不领情。可难过后,还得重振旗鼓,打起精神,继续扮演好无微不至的父母角色。可我们从未想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孩子需要的?

有句老话,在父母的心中,儿女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这句话,其实可以有两方面的理解。从正面理解,这是父母无私而伟大的爱;可若是从负面解读,永远把儿女当成长不大的孩子,他们便可能会真的长不大。

任何能力,都必须在独立锻炼中产生。当儿女能抓着汤匙,自己吃饭时,你还亲手喂饭,那孩子自己吃饭的能力,就被你以爱之名,耽误延迟了;当儿女们具备基本的评判能力时,你所谓的爱,其实剥夺了他们在吃亏中锻炼能力的机会。那么他们就算最后能掌握这项能力,时间和掌握的程度,想必也会大打折扣。

孩子一个劲地往前长,需要父母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作出调整和变化。对儿子的关爱,我一如既往,但在方式上,则异于之前。我不再围着儿子转,而是适当保持了距离,更多的是在一旁关注孩子。在很多事情上,我不再事无巨细,一一替儿子安排好;相反,我会把探索和思考的机会,留给儿子,让他自己动手。当儿子遭遇无法独立完成的事情是,我也只在大方向上,引导儿子,但不给出具体的办法。一步步的引导,让儿子在失败与反复中,收获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成长才更是刻骨铭心。

也是在这之后,我和儿子的关系,步入了一个新阶段。一来是自己轻松了,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种对生活的热情,也影响了孩子,家里头的气氛变得轻松愉快。另一方面,适当保持距离,也可以降低儿子因为处于叛逆期,而自发产生的对父母的抗拒。如此一来,自然皆大欢喜。

家长忽视“距离”的教育方式堪称是名副其实的“鸵鸟教育”。孩子在往前走,你却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不愿看到孩子的变化,而是自以为是地,用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孩子。这样的方式,以爱之名,行害之实。

猜你喜欢

鸵鸟爱人儿女
天山儿女
不会飞的鸵鸟
有趣的鸵鸟
江湖儿女
我的爱人
爱人就是爱自己
下一世,你是我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