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才的另一面:霍金

2018-05-16丹尼尔·史密斯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18年5期
关键词:霍金的霍金天赋

【英】丹尼尔·史密斯

内容简介:

几十年来,斯蒂芬·霍金一直都被看作科学的化身,他那些颠覆性的研究成果改变了我们看待宇宙的方式。同时,他与病魔的搏斗也很触动人心,这使他成为全球残障人士的杰出代表。

霍金经历的是一场头脑与身体之间的战斗:随着他的科研工作不断攀登到新的高峰,身体上的残疾使他越发难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霍金年仅二十一岁就被确诊罹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虽然医生当时宣告他的生命只剩两年时间,但他仍然决心要享受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甚至成为历史上最长寿的ALS患者。除此以外,他在宇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大部分都与黑洞有关),不但让他成为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和作家,还为他赢得了艾萨克·牛顿爵士曾经担任过的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一职。

这本轻传记将带你走近大师,探索自称具有“十一维运算能力”的霍金如何解决当代最为重大的科学难题,追寻到底是哪些理念和因素塑造了他的世界观和个性,重新认识这位奇才。你将读到一个更加完整的霍金,既是天才霍金,又是凡人霍金。

天赋诚可贵

“我动手操作的水平远远比不上理论探究的能力。”

斯蒂芬·霍金,《我的简史》(2013)

去霍金家里拜访的客人都会注意到这一家人引以为豪的才智。据其中有些人后来回忆,霍金家的餐桌永远都是寂静无声的,即便是在用餐的时候,他们也还在埋头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斯蒂芬很快成为一个擅长自学的人。学校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教育,但他却已经开始探究传统课程中不会包含的学科和领域。那种渴望理解“事物背后规律”的诉求使他很快从拆卸小物件、将零件重组起来恢复其功能,发展到了思索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成年人才会探究的科学问题。

然而,并不是他的所有尝试都能获得优异的结果。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每次都能成功,斯蒂芬也许很快就会感到厌倦和无聊。尝试稍稍超出自己能力的东西正说明了他已经触及了日后伟大成就的边缘。此外,正像本章开头的引文所说的那样,他真正卓越的天赋在于(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头脑中琢磨问题,而不是动手打造出一个能够完美展示自己理论的实体。如果年轻的霍金想要建造一架模型飞机,我们可以确信飞机的设计必然经过严谨的科学论证,但是最终的成品未必能达到他脑海中设想的水平。

也正是他强烈的求知欲使得他在同龄的孩子中脱颖而出。每当其他人在问题面前折戟沉沙的时候,他却往往能够成为第一个找到答案的人,这种能力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伴随了他的一生。他2002年在剑桥数学科学中心的一次演讲中曾经这样说道———当然措辞也许不够文雅———“没有什么能跟找到答案的那一秒,或是解决前人从未解决的问题的那个时刻相提并论。当然,也许这还比不上性爱,但前者带来的愉悦更加持久。”

上天还赐予了他优异的记忆力,特别是当成年后身体上的残疾使得他更加依赖头脑的满负荷工作,这种天赋得到了后天的砥砺和磨炼。例如,他能够准确无误地记忆冗长的公式(据说可以长达数页),由此在学术界的同僚中闻名。通过后天训练,的确有可能使一个人的记忆力变得更为高效,但如果不是本来就具备异常出色的记忆力,很难想象如何才能达到霍金的水平。

但霍金并不是那种仅仅因为自己生来天赋出众就沾沾自喜的人。只有运用出众的天赋,做出了某项成绩,才值得赞赏和奖励。换句话说,能够流利地背诵复杂的公式并没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只有知道如何运用公式为世界打开一扇新的大门才是真正了不起的成就。同理,他对于颂扬“聪慧”本身的门萨俱乐部之类的组织也不屑一顾。对于那些吹噓自己智商(通过标准化的问题测得的分数)的人,霍金将他们斥为“失败者”———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他自己又一直希望拥有尽可能高的智商。

不管怎样,我们可以相信,霍金天生就是个聪明人———之前也提到过,正是这个原因,他的同学给他起的外号是“爱因斯坦”。但值得庆幸的是,霍金认识到自己不会仅仅因为聪明就感到满足。我们在后文中也会看到,他的野心绝不仅仅是成为爱因斯坦二世。与其他改变了世界的人物一样,他胸怀在宇宙中留下自己足迹的伟大理想,同时也认识到如果只是凭借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永远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

勤劳与坚韧更重要

“我一直生活在死亡的威胁中,因此我痛恨浪费时间。”

斯蒂芬·霍金,纪录片《霍金》首映式(2013)

霍金从一位才华横溢的天才成长为今天我们所了解的伟大理论物理学家,这条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在进入博士生阶段之前,他一直饱受学习成绩不够优秀的困扰。同学对他的昵称确实反映了他的潜力,这一点有目共睹,然而实际上他在中学和牛津大学学习期间的成绩却一直不尽如人意。

霍金成功地通过了十一岁及以上儿童入学考试———一项曾经在英国广泛使用的升学考试,用来确定小学毕业生升入哪所中学———并且被著名的圣奥尔本斯中学录取。这是一所实行传统精英教育的文法学校,专门录取“能力较强”的学生。很快,他就被作为一流的学生重点培养,然而他并没有像人们想象中那样脱颖而出。在第一个学年结束的时候,他在班里只排在第二十四名,差一点就被降入次一等的班级。接下来的一年也没有什么起色,最终他仅获得了第二十三名,到了第三年也只排到第十八位。尽管随着年级的提高,他的成绩逐渐稳定下来,但他很少能够在排名时进入到班级的前一半。而且他书写的字迹特别潦草,也给好几位任课老师留下了生性懒惰的印象。

其实也并不能說他们的感觉不对———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如此。他头脑的聪慧程度使得课堂教授的课程显得过于简单,甚至在他看来,有些无趣。令人赞叹的是,他曾经顺利通过了O水准测试(O水准测试是当时十六岁学生参加的标准考试)下十个科目的考试,随后又开始学习A水准(继续学习两年以后参加的更加严苛的考试)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课程。尽管霍金觉得学校的课程过于容易和浅显,但还是选择了物理,因为他意识到只有学好物理,才有可能实现自己在天文和相关领域继续深造的梦想。这些学科能够让他破解与宇宙相关的重大问题,因此也牢牢地占据了他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与此同时,一位名叫迪克兰·塔塔的数学老师走进了霍金的中学生活,成为给予他最多灵感和激励的人物。日后成为埃克塞特大学讲师的塔塔用自己授课时蕴含的激情点燃了霍金的热情。他为课堂带来了辩论的氛围,鼓励学生们积极地拓展自己知识的范围。用一句话来说,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解放想象力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应付考试。

硬件工程师霍金

霍金在校期间取得的最值得骄傲的成功并不是数学或科学课程的优异成绩,而是来源于课外活动。最值得赞叹的一件事是他带领一群十六岁到十八岁的年轻人,利用从一台老旧的电话程控交换机上拆卸下来的元件,造出了一台计算机(逻辑单向选择器计算引擎,即LUCE)。当时还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除了一些重量级的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之外,几乎没有人拥有这样的机器———也许这也显示了未来科学家身上蕴含的巨大潜力。

尽管霍金在中学时代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他仍然轻而易举地通过了牛津大学的入学考试,卷面得分率甚至超过了90%,也充分证明了他与生俱来的才华。但即便是在大学学习期间,他依然认为课程过于简单,缺乏静下心来努力学习的动力,因此没有取得显著的进步。按他自己的估计,他在牛津上学期间,平均每天学习的时间不过区区一个小时,即便是对他这样一个即将崭露头角的天才来说,这点时间也确实太少了。

此外,霍金比他的大部分同学要年轻得多,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服了兵役。所以在牛津大学求学的那些年,他经常会感到孤独和受到孤立,为了改善这样的状况,他甚至尝试去参与赛艇活动(他的身材非常适合成为一名舵手)。随着他不断做出各种努力,试图融入社交生活,而钻研学业的动机变得愈加微弱。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桩轶事,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霍金的老师罗伯特·伯曼博士有次给他和其他三位同学布置了十三道极为复杂刁钻的难题。两周后,当几位年轻人重新见面的时候,其他三人绞尽脑汁才解决了其中一两道,而霍金直到交作业的当天才开始审视这些问题,却拿出了九道题目的答案。善于解决问题的敏锐直觉帮助他战胜了难题,使他只需要投入很少的精力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成果。

1962年,霍金的本科生涯接近尾声,按成绩来说,他大约处在获得一等学位和二等学位之间。最终,学校决定为他安排一次面试(为学位等次可上可下的学生安排的口头测试)。按霍金本人的说法,他当时告诉面试官,要么给他一个一等学位,他会转投剑桥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不再给面试官们添任何麻烦;如果授予他二等学位,他一定会留在牛津,缠着面试官让他们不得安生。而伯曼博士认为这并不是他最终获得一等学位的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是,面试官们“有足够的智慧认识到他们交谈的对象甚至比他们自己中的大部分人都要更聪明”。

于是霍金就这样来到了剑桥大学,但他投入研究的敬业精神丝毫未见起色。相反,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他的萎靡不振还将继续下去。1992年,在英国广播公司广播电台4套长盛不衰的节目《荒岛唱片》中,他曾经说道:“那是五十年代末,绝大部分年轻人都对保守的体制大感失望……我和大部分同龄人都觉得生活无聊透顶。”

但这时发生了很重要的变化。霍金不但开始严肃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同时变得忙碌起来。我们在下一章也会提及,正如本章开头中引文所说的那样,发生这一变化背后的原因,正是他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霍金觉得时间变成了自己的敌人,由此被鞭策着投入到工作中。此外,我们在之后的章节中还会更加具体地讲到,一位名叫简·怀尔德的年轻女性走进了他的生活,赋予了他更多的动机去运用自己的天赋。

在研究过程中,霍金也成功地发掘出了超人一等的耐心(的确是迟来的)和自我约束———考虑到生命究竟还能给他多少时间是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问题,能做到这两点尤其令人钦佩。他选择了宇宙中最基础的问题来研究,同时也是探测和实验手段最难触及的问题,也由此选择了一条没有捷径的道路。从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到用实验进行验证的整个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特别是宇宙学研究的本质决定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任何清晰的实验证据。2005年,他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的时候说:“如果你的研究卡了壳,发火根本无济于事。我一般会继续思考这个问题,同时去做另一件不相干的事情。有些时候,要实现突破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在研究信息损失和黑洞的时候,足足花了我二十九年时间。”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霍金直到二十多岁的时候才建立起自己的人生信条,但这样的信仰一直引导着他之后的人生道路。2011年他再次接受《卫报》采访的时候,记者问他:“所以我们已经做到了很多。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他是怎样回答的呢?“我们应当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实现最大的价值。”

作者简介:

丹尼尔·史密斯(Daniel Smith)是一位作家、出版编辑和非虚构类作品研究员,他的作品涉猎广泛,从政治、经济到社会和历史。除了这本《天才的另一面:霍金》,丹尼尔还出版了关于爱因斯坦、达·芬奇等世界级大师的著作。丹尼尔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图书馆中,现居伦敦。

猜你喜欢

霍金的霍金天赋
“跳水天才”全红婵:有天赋,更有努力
测测你隐藏的天赋
霍金的故事
《霍金》
霍金墓碑上刻黑洞图案
霍金的遗产——突破计划
吴忠超与霍金的师生情缘
向史蒂芬·霍金致敬
宇宙之王霍金
用努力换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