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时空差异及动力分析
2018-05-16赖启福
俞 霞, 赖启福
(1.福建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系,福建 福州 350012; 2.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旅游业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在“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政策红利推进下,其旅游经济发展正面临新的历史契机。然而,受各地经济、地理、资源和交通等因素影响,福建省各地旅游经济发展表现出不平衡性,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关注。杨红分析得出福建省旅游经济竞争力要素并提出发展对策[1];陈秋华等总结了福建省旅游经济发展情况并提出了增长机制[2];石玉等基于集聚和区域发展战略视角构建了福建省旅游产业集群[3]。在福建省旅游经济差异方面,林明水等借助泰尔指数等定量方法进行论证,认为福建省旅游经济发展渐趋均衡,沿海地区和重点城市对全省旅游经济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较为显著[4];郑伟民等分析了福建省九地市入境旅游收入时空差异及其变动,并进行原因分析和对策探讨[5]。
截至2017年6月30日,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中,用“福建省旅游”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得到4726项结果,且检索结果自1980年起呈递增态势。再以“差异”为主题词在“福建省旅游”检索结果中检索,得到89条结果。这反映了学界和业界对福建旅游的关注,为福建省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有益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说明福建省旅游经济不平衡发展现象已引起注意。但现有成果多基于省级行政单元而开展全国范围内的旅游经济不平衡发展分析,对福建省内各单元旅游经济不平衡发展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少,且现有成果多侧重于定性分析,从时空格局演变角度开展定量研究的较少,而借助定量研究方法对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时空差异和动力机制的研究很少。鉴于此,从定量角度测算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然后分析其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的时空差异和动力机制,以期为福建省各地区旅游经济平衡发展提供对策参考。
一、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强度
(一)旅游经济联系强度
旅游经济联系是基于客流的城市间涉旅资本、技术、劳务和信息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与吸引力类似,其强度大小受到城市经济总量的正向影响和城市间距离大小的反向作用。
对于城市经济联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齐普夫和斯图尔特的引力模型;丁伯根与波哈伦于60年代将之运用到贸易领域;70年代末至80年代,以克鲁格曼、赫尔曼、迪尔多夫为代表的众多学者掀起了引力模型的研究高潮。以塔费和克朗普为代表的部分学者也分别就测度旅游经济联系度的引力模型开展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地理学视角,侧重于个体间的联系[6]。国内研究通常侧重于对不同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的强度、方向及变化的测算,以郭建科、余菲菲、侯兵、张凯等人为代表,对东北城市、皖南城市、南京都市圈、环太湖地区的旅游经济联系状况进行了测度和研究[7-10]。
(二)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测量模型
引力模型是测定和分析经济联系强度的常用方法,近来年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动力测算研究,见公式(1)。本文采用这一方法测算福建省各地市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并据此分析其时空演变和动力机制。
(1)
Rij是i和j两地的旅游经济联系度,Pi、Pj是i与j两地的旅游总人次;Gi、Gj是i与j两地的旅游总收入;Dij是i和j两地的交通距离;b是衰减参数,通常取值b=2。
(三)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强度
以福建省九地市作为研究单元,以2011年和2015年相关样本数据开展分析(表1),所有数据均取自各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由于平潭综合实验区是2011年正式批准建设,之后才逐步开展独立统计核算,为了数据的口径一致,本文将所有平潭综合实验区数据均纳入福州地区进行统一核算。
表1 2011年和2015年福建省九地市旅游经济数据
资料来源:根据2011年和2015年福建省各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所得
将表1数据代入公式(1)计算。考虑到福建省各地市高速铁路从2011到2015年陆续建设并通车,为了Dij指标的一致性,故城市间距离取最短公路里程数(单位:km),结果如表2所示。
二、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时空差异
(一)时间序列差异
由表2可见,“十二五”之初,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普遍较低。在72组强度值数据中,强度值在100以上的仅有4组,占数值总数量的5.6%,均为厦漳泉城市群中的厦门和泉州、厦门和漳州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值介于10与100之间的有22组,占数值总数量的30.6%,其中以厦漳泉城市群和福莆宁城市群居多;强度值小于10的有46组,占数值总数量的63.8%,主要是闽西北城市,如龙岩、三明和宁德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可见,2011年,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最大的是位于闽南金三角的厦漳泉城市群,该区域中,厦门和泉州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最强,达到156.6;其次为厦门和漳州之间的经济联系,达到151.58。此外,泉州与漳州、泉州与莆田的旅游经济联系也较强。这一结果与厦漳泉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以及各城市地理上的邻近性密不可分。福莆宁城市群于2009年提出,此后陆续得以推进建设,该城市群中相邻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相对紧密,但莆田和宁德受距离衰减影响,联系较弱。闽西北地区是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最弱的地区,除三明与南平外,其他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方向不明显。总体而言,2011年,福建省九地市旅游经济联系地区差异较大,核心城市旅游经济溢出能力有限,周边地区接受辐射的能力也较低,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偏低。
注:带括号的为2011年相关数据,无括号的为2015年相关数据
2015年,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强度(72组数值)全部增大,强度值在100以上的仍为4组,分别为厦门和泉州、厦门和漳州之间的相互联系,占数值总数量的5.6%;强度值介于10与100之间的数值有38组,占数值总数量的52.8%,是2011年的1.73倍,这表明各城市旅游经济联系普遍上升。其中,厦漳泉城市群占据比例有所上升,福莆宁城市群占据比例有所下降,但闽西北城市比值上升,表明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地区不平衡的现象有所减少。在厦漳泉城市群中,厦门与漳州的旅游经济联系值最高,达431.18,是2011年厦门和泉州旅游经济联系最高值的2.75倍;在福莆宁城市群中,福州与莆田的旅游经济联系依旧最强,莆田与宁德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值虽增加了近4倍,但依然较弱。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福州和泉州与福建省所有地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值均大于10,这表明福州和泉州在福建省旅游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闽西北地区相较于2011年,旅游经济联系值全部提高,南平、龙岩、三明旅游经济联系值大于10的数量增加,与闽东南地区的旅游经济互动也进一步增强。
(二)空间分布差异
2011年和2015年,福建省各地市的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如表3所示,旅游经济联系空间分布如图1、图2所示。由图表可见,2015年福建省九地市旅游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其中,2015年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总量达3442.1,是2011年的2.95倍;福建省的旅游经济联系主要集中在闽东南沿海地区,厦门、泉州、漳州和福州的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在2011和2015年均位列前四,是福建省的主要旅游城市;厦门与各地的旅游经济联系总量最高,2011年占全省总量的31.3%,2015年占28.3%,说明厦门是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的强中心;2015年福州和泉州与全省所有地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值均大于10,奠定了福州和泉州在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中的强中心地位。从2011年到2015年,福建省各地市旅游经济联系总量排名没有发生变化。
表3 2011年和2015年福建省各地市旅游经济联系总量
注:括号内数字表示名次
图1 2011 年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强度 图2 2015年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强度
综上分析,将2015年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空间分布结构划分为以下4个层级。(1)第一层:由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值在100以上的城市构成,主要包括厦门-泉州、厦门-漳州2组城市,这一层级的特点是旅游资源禀赋好,区位优势显著,城市旅游经济联系非常紧密;(2)第二层:由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值为50~100的城市组成,主要包括泉州-漳州、福州-泉州等7组城市,其特点是依托便利的交通或优越的区位或优质的旅游资源,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较紧密;(3)第三层:由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值为10~50的城市组成,主要包括南平-泉州、南平-福州等12组城市,它们与第一、第二层的城市以及本层内的城市有着良好的旅游经济联系;(4)第四层:由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值低于10的城市组成,主要包括漳州-莆田、宁德-厦门等15组城市,这些城市因距离衰减、资源约束或经济水平制约等原因,彼此间的旅游经济联系较为微弱(表4)。
表4 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空间分布
综上可得,各地市间日益紧密的旅游经济联系勾画了福建省旅游“两核三带四片区”的空间格局。闽南区以厦门为门户,闽东南区以福州为门户,形成两大旅游发展核;蓝色海丝、绿色休闲、红色文化三大旅游带互动联系,其中蓝色海丝旅游带城市相互作用力最大;厦漳泉、福莆宁、闽西北、闽西南4个旅游区关联发展,厦漳泉城市旅游经济联系最强,而闽西北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力较小。
三、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时空差异的动力分析
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度时空差异的形成是各种力量共同驱动的结果。这种驱动力量可以分为内生和外生两大部分(图3)。
图3 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时空差异动力机制
(一)内生动力
1.资源驱动。福建省旅游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显著,这种差异将直接影响旅游经济的空间布局。以A级旅游景区为例,2015年底,福建省约有A级旅游景区199家,在分布上,福州、泉州、厦门、南平占70%左右[11]。
相较于福州、厦门、泉州等城市,南平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虽然拥有武夷山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资源,且区域旅游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性,但由于其与厦门、泉州、福州的距离较远,旅游经济联系并不紧密;厦门和泉州依托其旅游资源优势和国内外影响力,与多地开展密切的旅游经济联系;福州旅游资源综合优势虽不显著,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与各地旅游经济互动紧密。由表3计算可得,2015年福州、厦门、泉州的旅游经济联系占全省总量的58.3%;闽西北地区旅游资源虽局部有较高的聚集度,但整体分布较为分散,资源利用效益不高且缺乏区位优势,所以无论是2011年还是2015年,其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值都较低,且相互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微弱,和沿海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较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是造成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时空差异的重要原因。
2.交通区位驱动。交通区位因素不仅影响旅游地的吸引力,还影响游客的进入成本和体验质量。2011—2015年,在海西高速铁路建设重大项目布局下,福建省交通环境大为改善。根据2011年和2015年福建省各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可得,2015年,福建省除个别深山县外,几乎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总长达到 104585.27 km,是2011年的1.3倍;铁路旅客发送量为9255.93万人,是2011年的2倍;旅客周转量为983.1亿人公里,是2011年的1.36倍。其中,铁路周转量为305.34亿人公里,是2011年的1.77倍。全省高速铁路网建设实现了省内1~2小时通勤圈,减少了旅游的时空距离,带动了各地间的互动。以厦门为中心城市的厦漳泉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最为密切,同时厦门和泉州也是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度最高的城市;福莆宁的联系也较为密切;龙岩、三明、南平等城市,既无沿海优势,又远离厦门、福州,接受中心城市辐射的能力较弱,区位条件较差。
3.品牌驱动。品牌是城市旅游的名片,蕴含着显著的市场开拓力和资本吸引力。近年来,福建省各地市响应“美丽中国”主题和“清新福建”品牌号召,积极发展旅游业,在投资政策、法律法规、人才储备等软环境方面出台系列优惠措施,以推动旅游经济增长和产业优化升级。
然而,由于资源和要素的相似性、客源市场的重叠性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差异性,各地市在旅游品牌塑造的成效上表现各异,品牌的市场感知度和美誉度也呈现区别。如同为旅游型海岛资源,厦门鼓浪屿和莆田湄洲岛的品牌号召力明显有区别;现有世界性赛事或会议,如马拉松、海峡论坛、金砖会议等多集中于厦门等少数中心城市,其他地市很少。城市个性旅游品牌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福建省各地区旅游经济在时空表现上的差异,影响了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外生动力
1.经济驱动。根据表1计算可得,2015年福建省旅游总收入达781.4亿元,是2011年的1.87倍,旅游总人次数达4532.86万人次,是2011年的1.67倍,指标的提升表明了“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对旅游经济的正向驱动效应;同时,2015年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全面提高,也表明全省各地市间旅游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城市间的旅游经济溢出和辐射效应增强。
经济增长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专用设施配套建设,推动了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和旅行社的投资兴建,更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旅游消费能力等。因此,福建省旅游经济发展主要聚集于福州、厦门、泉州等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高的临海城市,这些城市的资金、劳动力保障更为充分,基础设施也更为完善。由表1计算可得,2011年,福州、厦门、泉州的旅游总收入占福建省旅游总收入的63.4%,2015年则为59.5%,而根据表3,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最紧密的地区是厦漳泉地区,旅游经济联系总量达2234.6;其次为福莆宁地区,旅游经济联系总量达719.7;最弱的则是闽西北地区,旅游经济联系总量为487.8。可以说,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本身影响力的差异共同推动了各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区别。
2.市场驱动。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及旅游经济由粗放向集约发展的转变,预示着当前旅游市场正向体验及度假市场发展。在市场驱动下,以城市为中心,结合通勤时间和资源分布,城市周边普遍兴起了一批休闲度假新型旅游景区,基本形成了由近程、近郊、远郊组成的游憩圈层结构。
由于区域背景差异和旅游业发展基础不同,福建省各地市在感知并应对旅游市场变化过程中表现不一。一些地方能够不断创新,实现旅游与农业、工业、商业、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如永泰嵩口休闲旅游、德化三班瓷都工业旅游、霞浦三沙摄影旅游、上杭古田红色旅游等地方特色的打造就是实例。这些新兴景区的涌现,在丰富景区类型的同时,迎合了市场需求,延伸了景区的空间层次,推动了城市间的旅游互动。但也有地方忽视对区域地格和文格的深入挖掘,盲目投资和开发,造成区域旅游景区同质化、规模小、恶性竞争、吸引力弱的局面。
3.政府驱动。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旅游规划、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开展区域旅游营销、调节区域旅游资源分配与利用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旅游业发展中,政府的积极态度、政策倾斜及资金支持等都能极大地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
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空间差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自各地政府在目的地旅游营销中的行为和作用差异。地方政府有没有建立一个旅游企业、投资商、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长效协调机制,能否有效整合政府、旅游企业和旅行社等各方资源开展目的地联合营销,能否在目的地营销中准确把握自身行为边界,这些都关系着旅游经济联系时空差异的形成。另外,政府政策差异所带来的各地经济发展、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人才储备等方面的不均衡发展,也是形成这种时空差异的重要原因。如闽西北城市旅游经济发展起步较迟,且缺乏科学的旅游规划,加之政府主导不足,造成旅游经济无序发展;而厦漳泉和福莆宁地区拥有特区政策、省会扶持政策和系列先行先试政策,重视并着力推动旅游业发展,用优良的环境、科学的规划、完备的设施等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分析各地市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的差异,对福建省未来的平衡发展和整体提升具有重要价值。借助引力模型测算2011年和2015年福建省旅游经济之间的相互关联,可以为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全省旅游经济联系差异提供定量依据,同时也为分析其他省市或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时空差异提供指导和借鉴。研究表明:(1)从时间来看,“十二五”期间,在经济、交通、资源、市场和营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全面增加,全省旅游经济之间的互动关联更为紧密;(2)从空间来看,全省旅游经济联系分布不均衡,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大小随距离表现出衰减性。全省的旅游经济联系主要集中在闽东南沿海地区,“两核三带四片区”的全省旅游经济空间格局初步形成;(3)从城市集群来看,旅游经济联系的内部指向性明显,厦门与泉州或漳州的旅游经济联系始终最为紧密,福州与莆田、宁德的旅游经济联系也相对较强,这是近年来厦漳泉和福莆宁旅游同城化发展的成果。
(二)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福建省旅游经济发展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平衡性,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改善。
1.提升旅游资源开发效率,共享旅游品牌。对于资源丰富、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的优势地区,如厦门、泉州和福州等地,应加强管理创新和高级别旅游产品开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对于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一般、旅游经济实力中等的地区,如莆田、漳州等地,要通过改善地区环境和旅游产品更新进一步提升旅游经济实力;对于各方面条件偏弱的地区,如闽西北等地,要在财政、人才和政策等方面提供适当支持,优先开发特色突出的资源。同时,还要共享旅游品牌。在打造全省统一旅游品牌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凝聚各地的旅游品牌并明确其在全省统一品牌中的品牌地位,进而开展资源整合和产品、线路开发,实现品牌共享。
2.增强地区间的横向联系,缩小地区差异。区位因素不可流动且不易改变,但区域间的差异能够随着区际联系的加强而逐步缩小。因此,要引导各地突破观念和行政区划制约,开展各种级别的旅游交流与合作。一方面,中心城市要保持先发优势,在品牌、客源、人才等方面辐射带动落后地区发展,促进全省旅游经济均衡分布;另一方面,落后地区要基于资源、交通、客源等方面积极探索与中心城市的互动合作,提升后发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制定的政策、规划等直接影响了区域间旅游合作的成效。因此,政府要增强服务意识,从政策倾斜、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推动地区间的横向联系。
3.改善旅游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协同发展。经济、市场和政策等因素通过作用于资本、信息和人才等系列要素的流动与配置而影响旅游经济的发展。要改善旅游经济发展环境,一方面,要在经济新常态下,推进星级酒店、精品主题酒店和各类可移动住宿设施建设,并根据地区实际适当增加旅行社数量,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在交通环境的显性作用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不断建设并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在全省县县通高速的基础上,加快各地高铁和动车线路建设,建立并完善围绕高铁和动车线路的快速交通干线,优化沿线环境和景点、景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刺激高铁沿线旅游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杨红.基于“新钻石模型”的福建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J].科技广场,2013,12(12):170-176.
[2]陈秋华,宋明,曹辉.福建旅游产业经济增长机制构建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116-119.
[3]石玉,袁书琪.福建旅游产业集群评价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2):130-134.
[4]林明水,谢红彬,陈文虹.近十年来福建省旅游经济时空差异演变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4(1):39-45.
[5]郑伟民,杨艳玲.福建省设区市入境旅游收入时空差异变动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1):136-140.
[6]NOEL S, RODOLFO B, CHRIS C. Network Analysis and Tourism: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Toronto: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2008:22.
[7]郭建科,王绍博,李博,等.哈大高铁对东北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影响[J].地理科学,2016,36(4):521-529.
[8]余菲菲,左仲明,孙建平.皖南旅游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空间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11):1405-1408.
[9]侯兵,黄震方,范楚晗.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演变与思考——以南京都市圈为例[J].人文地理,2013,5(10):94-100.
[10]张凯,杨效忠,张文静.跨界旅游区旅游经济联系度及其网络特征——以环太湖地区为例[J].人文地理,2013,6(12):12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