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BD中历史河涌的景观重塑探索
——以广州猎德涌为例

2018-05-16谢绮云

广东园林 2018年2期
关键词:清溪重塑景观

谢绮云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55)

引言

根据广州CBD(中央商务区)的建设需要,政府提出要加快猎德涌滨水景观环境提升,从而改善珠江新城滨水环境,改善中央商务区面貌,培育现代化服务业氛围,优化中央商务区投资环境。作为具有900多年历史的古河涌, 猎德涌在恢复水质以及提升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要注重历史文化的延续和与CBD现代风貌的结合,满足人们对现代生活的需求。这对猎德涌的景观重塑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 猎德涌概述与历史

猎德涌位于广州市新中轴线东侧,全长5.3 km,距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不足200 m,源头位于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西湖,流经五山文教区-天河商务区-珠江新城-猎德村,最终汇入珠江前航道[1],是天河区唯一流经珠江新城CBD的河涌,区域位置重要(图1)。

猎德涌又称“猎水河”,与珠江边历史悠久的猎德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北宋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猎德涌开始作为村庄的主要灌溉供水渠道,因其与珠江交汇,水运交通便利,使得猎德成为了宋代广州的八大商贸重镇之一以及远近闻名的岭南水乡[1]。几百年过去,猎德涌两岸依然保持着水乡格局,埠头、码头连接着河涌与陆地,两岸青石板路边的民居、祠堂、私塾临河而立,郁郁葱葱的古树诉说着悠久的历史。

猎德村作为有900多年历史的古村,与猎德涌相依相生,其民俗文化与之密不可分。端午赛龙舟、拜埠头祈福、中秋节“烧花塔”,这些延续了百年的习俗,都以猎德涌为载体进行,河涌已然是猎德人生活的一部分。

猎德码头及炮台都是猎德村重要的文化遗址。自宋朝起设置的猎德码头,为没有马路的猎德村提供了出行以及商贸的便利;建于嘉庆二十二年的炮台,经历了鸦片战争、抗日战争,又曾是黄埔军校炮兵的训练地,猎德炮台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屈辱与辉煌[1]。

图1 猎德涌区位

2 现状概述

随着珠江新城的建设,猎德涌经历了多轮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整体景观与中央商务区的品质并不匹配,例如猎德涌的水质污染严重,两岸的景观品质较差,缺乏公共空间以及景观设计单调杂乱等。这些都是景观重塑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水系统

猎德涌水量较为充沛,但由于沿线大量的污水排入河涌内,使得涌水黑臭,水体流动性较差,并且涌内堆积着大量的生活垃圾,在雨天易发生淤积以致泄洪不畅。河涌的水质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能满足景观要求,因此如何彻底改善河涌水环境,是进行景观重塑面临的首要问题。

2.2 景观绿化

猎德涌沿岸整体绿化率较高,但多为乔木绿化,缺少绿植搭配以及景观小品等的设计,“黄埔大道西—天河路”这一段河涌两岸更是缺少绿化空间以及遮荫树木。猎德涌流经绿化面积较大的珠江公园,但公园内的景观设计没有完全结合广州CBD的景观理念,并且公园与河涌之间的景观也没有很好地进行衔接设计。

2.3 开敞空间

猎德涌两岸整体开敞性空间较少,河涌两岸缺乏可供游人停留休憩的空间以及休闲活动场所。绿化空间缺乏管理,出现绿植枯萎、垃圾未能及时清理等情况。猎德涌沿岸步行交通的通达性较差,尤其是从“珠江—华工源头”两岸步行通达性极差。

2.4 现状堤岸

河涌堤岸的设计过于单一乏味,仅沿河涌两岸设计了步行道路,且硬质铺地面积过大,缺乏景观亲和力。作为一条百年历史河涌,其周边的景观设计也未体现出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

基于现状,如何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来优化河涌水质,如何增加沿岸景观的体验性以及趣味性,如何将历史文明与现代城市文化交织融合以达到共生,等,都成为了猎德涌景观重塑的难点。

3 历史河涌重塑的相关研究

在河涌整治及保护方面,国外有许多优秀的案例,以韩国和日本的历史河涌整治及保护为例,总结其景观重塑过程中采用的技术与设计手法,分析其优劣之处,为进行猎德涌景观的重塑提供参考。

3.1 韩国清溪川

清溪川位于韩国首尔,与猎德涌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曾因让位于经济发展而遭到严重的污染破坏,但经过重塑保护,清溪川周边的生态环境、景观环境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成为首尔市民游憩之地。

20世纪50–60年代,由于韩国经济增长以及城市建设,清溪川被覆盖成暗渠,水质也因污水的排放变得恶劣,到70年代,政府在其上建设高架道路,自此清溪川的景观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从2003年7月,清溪川在首尔市长李明博的主持下进行重塑工程,拆除高架道路,重挖河道,建立起新的污水系统,并进行河岸景观重塑。为保证清溪川的水流量,设计者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修筑河床减少水量流失,另一方面旱季时引汉江水至清溪川,以清水及污水两条管道分流,保证河水清洁。同时建设湿地、生态岸丘等为鱼类、两栖类、鸟类等生物创造适宜的栖息空间,将河岸边平面绿化及垂直绿化结合,合理搭配植物进行造景,并塑造丰富的夜景,以吸引市民夜游[2]。

清溪川的景观主题设计结合了流经区域的特色,其上游位于首尔繁华的商业区,该区现代感强烈,因此在该河段的景观设计中融入了人工瀑布、艺术展览、激光水幕等现代人文元素和高科技元素,而当其流经其他生活区或工业区域时,其景观多以自然生态为主题,这样不同特征的水岸景观能更好地与城市景貌相融合。对于水岸景观材料的选取,清溪川的设计者选择了当地最盛产的材料,使清溪川既能自然地融入当地景观中,又能体现当地的人文气息。

如今清溪川的修复效果已显现,流域内的平均气温比首尔低3.6℃左右,且平均风速也有所提高,空气及噪音污染程度也明显下降。清溪川复原后河内的生物种类达到了314种,鸟类32种,鱼类15种,植物156种,形成了新的自然生态系统。

图2 隅田川

3.2日本隅田川

日本在保护历史河涌方面经验多,且成效较好。隅田川是流经东京市区的主要河流,宽阔的江面、沿江现代化国际都市的景色、飞跨两岸的各具特色而又浑然一体的“隅田川十三桥”都给人带来轻松舒畅的享受(图2)。这如画的美景都归功于对隅田川的保护与治理工作。

3.2.1 水污染治理

在水环境污染治理上,针对不同地域和不同规模采取不同的污水处理方式,策略为 “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日本全社会也共同参与到污水的治理中,控制污染的源头,并利用社会资金支持中小型污水处理装置。此中在污水源头治理的策略可运用到猎德涌的水质整治中[3]。

3.2.2 河道整治

在河道整治中,日本运用了大量的技术手段以及先进的治理理念,在技术方面有“生物共生护岸工程技术” “吸水混凝土技术”以及“生态恢复技术在河堤、河床上的应用”等河流建设方面技术,和“河川净化设施设计检讨手法”“河川多自然修正事例”以及“公共水域水质净化手法”等河流环境设计技术。工程理念方面为“以人为本”“为环境服务”“为生态服务”等,这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都值得学习。

3.2.3 河流管理体制

日本河川管理最高政府行政机构为国土交通省,国土交通省内设河川局,具体负责所辖一级河流管理、治水工程、河流综合开发工程的实施、水文以及防灾策略研究等,河川局又内设6课1部,各级分工明细、职能明确,行使职能的手段强大。日本地方整备局与我国流域机构相似,其管理体制也可适当采用,运用到河涌管理中。

4 CBD中历史河涌的景观重塑探索

猎德涌不仅是百年历史的载体,而且其流经珠江新城商务区,更体现着广州的城市形象以及文明程度。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形象是CBD中历史河涌重塑的重点,在此景观重塑的项目中,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重新定义河涌两岸功能,恢复河涌内生态环境,优化沿岸空间环境以及延续当地的历史文化。

4.1 功能重塑

历史上猎德涌以及其两岸主要功能为灌溉、提供生活用水和交通,然而现代社会中这些功能已经消失,逐渐被锻炼、游戏、垂钓等活动所取代,加之河涌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功能也区别于其他地段。根据猎德涌的地理位置以及河涌周边的用地现状等条件,将项目区段河涌的主要功能重新定义为展现现代科技生活、进行生态教育、展示地区历史文化、提供风尚休闲及开发旅游观光五大方面(图3)。

4.1.1 现代科技生活

现代科技生活功能为展现现代生活、科技创新与现代景观。运用大量高科技、新材料、新能源,采用声光电(多媒体)技术增强人与信息、技术和人之间的交流。

利用光纤提供照明,光纤材料不仅寿命长,并且具有只导光不导电的特性,更加节能环保,成本低廉,又能带来更加丰富的视觉享受。将数码喷泉、触控喷泉、数字瀑布这些新型景观运用其中,实现人机互动。在新能源方面主要运用了太阳能以及踩踏发电技术,都是环保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量足以支撑夜间景观照明,同时也增强了景观参与性。运用大量的先进技术,让人们能更直接地感受现代景观,体验到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4.1.2 生态教育

日本的隅田川在堤岸边上设计了一条湿地生态示范带,而且配合上图文并茂的湿地生态讲解牌,宣扬环保的生态理念。这一措施既能进行生态教育,又能促使公众来共同保护生态景观环境。在猎德涌的功能重置中,可以学习此种方式,通过立牌讲解,生态廊道体验等方式,让人们更直观地体验到生态环境的构成及其重要性,学习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4.1.3 文化展示

猎德涌拥有百年的历史,猎德村的历史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文化展示的功能不仅能对猎德历史文化进行宣传,也有利于其文化的传承。因此将猎德文化中的猎德龙舟、猎德鼓以及猎德人的生活记忆等提炼出来,结合岭南园林中的富有特色的廊桥、青石板路、堤岸栏杆及景墙等,打造猎德图腾,使河涌两岸的景观节点展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共生。

4.1.4 风尚休闲

以传统景观、建筑为载体,打造风情街与亲水景观,体现现代都市的生活情怀。同时传统地方戏剧、电影、时装、风情SHOW等多类型的夜间演艺功能设施的增加,有利于人气的聚集和增强商业街的活力,更加符合CBD地段人们的生活需求。

旅游观光的功能贯穿于整条河涌,河涌周边的历史及文化环境适宜进行旅游开发,通过水系整治、生态恢复以及科技文化等功能的重塑,猎德会具有更大的旅游吸引力,尤其在节日庆典时期,河涌周边会聚集大量的游客。

图3 猎德涌景观重塑

图4 生态系统

4.2 生态重塑

面对猎德涌水系污染严重,植物凋零种类单调的现实,采用综合生态处理系统进行生态景观的重塑,不但能有效地解决水质问题,而且保证了生态景观的可持续性,同时结合立体绿化增强了空间层次感以及美感。

综合生态处理系统的主要效能为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控制洪水、保护堤岸,同时净化污水清除杂质,为水中动物提供食物和各种资源,保持小气候,具有旅游休闲和美学以及教育和科研价值。

通过水的流动,从上游至下游依次经过物理净化处理系统、跌水和植物塘床系统(图4)。物理净化及跌水都为动态系统,物理净化主要通过过滤、沉淀隔绝固体垃圾及悬浮物,来达到物理净化水质的目的,跌水可增加水中O2含量。植物塘床系统为静态系统,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水中氮、铅、锌及其他有害元素,利用水生植物降解转化有毒有害物质为无毒物质的性质,使其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将水中的污染物质分解转化或富集到体内,恢复水域中的养分平衡,最后利用污水中生长的微生物获取水中养分,同时降解和利用有害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此系统的植物种类宜选择水生维管束类植物以吸收营养物质,或可将有害物质降解转化为无毒物质的植物。

4.3 空间重塑

猎德涌及其沿岸开敞空间、步行空间极度缺乏,景观道路狭窄且通达性极差,所以在景观重塑中加强对空间的塑造。拓宽两岸的步行道路,提供舒适的步行感受,将河涌两岸的步行道路与城市道路连接,由地下人行隧道来组织过街交通,使得路线流畅的同时,缓解步行空间的拥挤感。沿猎德涌设计多处景观节点,将现代生活及娱乐活动与猎德村原有的非物质文化活动相结合,打造新岭南水乡的景观格局,恢复原有人居水岸生活尺度,保留和复建猎德村具有文化价值的建筑,结合现代景观手法,延伸传统村落的生活习俗,延续古村文化脉络。结合埠头设计的大量亲水平台、开阔的主题广场等让封闭的河涌沿岸空间变得灵活,空间开敞通透,提升空间品质(图5)。

图5 开敞空间及景观节点

4.4 文化延续

复建祠堂、神庙来体现猎德人文情怀,通过青石板路、廊桥、堤岸文化栏杆、景观花池等景观元素突出猎德风情,营造岭南传统水乡。同时增添龙舟文化元素,宣扬猎德龙舟文化,将炮台、猎德鼓、古塔、码头等元素融入进景观节点,唤起人们对古猎德的记忆。

结合猎德村原有的深厚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设置一些节日庆典如春节、端午、龙母诞等,举行赛龙舟、游船、放水上漂灯等活动,同时将猎德生活记忆中的庙会、早茶、遛鸟、棋艺等融入其中,增强猎德历史文化的体验感。

5 结语

对CBD中历史河涌的景观进行品质提升不仅要体现现代生活,满足当今人们的休闲活动需要,更要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紧密结合。在整治河涌卫生环境、疏通河道的基础上,着重改变河涌两岸的景观功能,优化河涌及两岸生态景观环境,将河涌两岸的景观空间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进行优化设计,为居民、游人、商务人士等提供休闲游憩环境。

在历史河涌的景观重塑设计中,首先要解决河涌水质的问题,除疏通河道、清理河中杂物之外,还应控制污染源头,避免河水再次被污染,同时建立可持续的生态体系,利用科学的手段,让河水处于“自清洁”状态。景观的设计应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创造符合当地环境的景观,“以人为本”,创造适宜的游览休憩场所。为保证河涌生态及景观的良好状态能保持下去,要加强对生态保护的宣传与教育,并且完善河涌管理体制,从人自身出发来保护河涌的生态景观环境。

注: 图 2 来 自 http://www.quanjing.com/500.htm?aspxerrorpath=/imgbuynew.aspx;其余图片为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1]关蓓. 广州主城区河涌景观改造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2]孟浩亮. 广州主城四河涌的历史演变与景观生态重塑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3]林峰. 纵观日本隅田川景观综合更新工程 [J]. 浙江建筑,2010,27(12):1-4.

猜你喜欢

清溪重塑景观
景观别墅
重塑未来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清溪雅集》
喜清厌浊 清高脱俗
清溪河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李沧:再造与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