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风险及防范机制

2018-05-15王建民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防范机制大数据背景

摘要:随着高校的教育与体制不断的改革发展以及深化,各大高校都面临着财务风险

日益增多的问题出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对高校财务风险以及防范机制的探究与分析后,得出结论就是需要高校不断加强在财务风险方面的改进与革新,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防范高校的财务风险,从而能够切实的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引言:

本文通过对高线财务风险的了解以及对其防范机制的探究,对其中的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探索,建立了有效地高效预警防范机制策略,从而能够切实地为各大高校提供更行之有效地财务风险防范的机制与举措。

一、风险类型概述

(一)筹资方面的风险

在高校筹资的环节当中,不论是教育经费拨款,还是学费或者是校办企业的投资等等,最终都是需要依靠着大量的银行贷款。然而,随着高校招生的规模不断扩张,所需要的经费也不断地变多,而那些财政经费的拨款只能够满足日常的教学科研的开支,并不满足对于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学环境的改善,这些都需要通过银行的资金支持。各大高校通过从银行贷款,能够暂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经费紧张的问题,但是高校所需要付的利息数目也是十分高额的,而且这些都是作为暂时的缓解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费紧张的问题。因此,高校的贷款偿还一般都是靠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收费标准的大幅度提高,但这些都属于是不确定因素,最终高校依然需要面临着巨大的债务偿还的压力,久而久之在这种巨大的还债压力下,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债务风险,倘若学校不能够很好的进行还款,将会面临着信誉等级降低等直接造成高校再融资的能力降低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二)投资方面的风险

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对高校教学的质量也是有着很高的要求,高校尤其需要在实验室或者教学设施等基础的设施建设项目方面进行较大的投资,同时也要十分注重对人才的投资与培养。很多高校进行盲目投资,在盲目的投资过程中由于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投资,便很容易会导致风险值飙升的状况发生,由于在没有考虑到自身投资的超出符合这一现状,盲目随意地进行投资,最后导致收效甚低,很多高校在此投资过程中往往连本金都难以收回,也在加剧了投资的风险值,久而久之会造成巨大的资金损失。

(三)资金运营方面的风险

在日常的之处支出当中没有经过领导的严格的执行资金预算,由于随意批经费的现象频发的状况时有发生,各大高校要靠自身融资能力的提升从而降低风险指数。与此同时,有些高校处于较为快速的发展状态中,而资金用量过大往往会导致财务赤字进而会导致风险加剧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高校往往应该从自身的资金管理方式进行考量。

二、风险成因概述

(一)投资规模的盲目扩建

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过分增加模式的招生的数量过于庞大,学校在小区草场面积以及教学设施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面对这种情况,很多高校的管理者和财会计算者往往都没有对财务进行相当清晰地计算,也没有作用好充分的投资与规划。而如若学校持续使用这种财务管理方式和规模扩建方式,学校就必须寻求一些外来的财务支撑,例如向银行申请贷款等经济活动。由于不断扩大银行的贷款额度,终究会导致高校负债累累,最终严重的超过了经济承受范围。

(二)不够完善的会计制度

在高校的账目中,很多情况下实行“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制度,以现金收到以及支出与否从而记录收入的实现与费用的产生,将所有劳务以及跟踪资产全都不作为收支费用的一部分。因此在这样的总账目中,随着高校收入的渠道的较为单一,使得通过资产负债表对高校偿债能力进行衡量,高校对自身偿债能力的高估以及对偿债风险的低估,从而做出更为盲目的投资。

三、构建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一)建立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

高校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制度,通过对财务的风险的预估与判断,从风险识别、评估以及评级三个方面入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还可以根据有关历史资料进行分析,以及对高校财务偿债能力进行估算,将高校财务预警综合指数明确的计算出来。这一计算结果能够将财务风险值确定下来以便于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从而更好地帮助高校脱离风险指数过大的危险处境。

(二)改良的权责发生制

要不断改革当前的会计制度,采用经过改良过后的权责发生制,将权责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这样能够为高校提供更为有效地财务信息报表,能够为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以及决策者的提供更有效地财务信息报备,高校必须要高度重视贷款风险,要秉承着诚实守信的思想观念,要明确职责并且进行规范管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降低高校的财务风险总值。

结语:

总体来看,在对高校的财务风险金信巩固与评价之后,得出的解决策略就是要建立有效地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建立适合高校自身发展特点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式,在财务风险来临之前进行预警作用,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助于高校对财务风险更好的进行预警和规避,对于各大高校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也都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林秋贵,李东生,汪竣. 2005-2015年民办高校风险防范机制问题研究综述[J]. 黑河学刊,2016(01):115-117.

[2]徐明稚,张丹,姜晓璐. 基于现金流量模型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体系[J]. 会计研究,2012(07):57-64+97.

[3]许晶. 内控视角下高校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10):222-223.

[4]柳清秀,熊峰. 高校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08(06):37-39.

作者简介:

王建民(1979.10),男 漢族 河南原阳人 河南理工大学 管理学硕士,会计师,从事高校财务管理、筹融资等研究

猜你喜欢

防范机制大数据背景
大数据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技能探究
浅析大数据背景下财务工作问题与创新
学术不端行为防范机制的构建
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机制构建
新媒体环境下谣言的传播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绩效管理的探讨
试论民间金融风险识别及防范机制的构建
大数据背景下石油科技翻译
大数据背景下石油科技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