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式学习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2018-05-15王疆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王疆

摘 要: 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落实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项目式学习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概括和分析了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的理念和特点,阐述了项目式学习方法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用的价值,并论述了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方法和保障条件。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 创新创业教育 教学模式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如何培养一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教育改革中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落实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在目前的高校创新创业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授课型教学方式仍在主流,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仍是主要方式,学生缺少思考空间,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往往被忽视,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因而,要把 “为了知识的学习” 转变为 “为了能力提升的学习”,就必须大力推进教学模式的转变(余文森, 2016)。为了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更多关注学习过程,让学生充分参与、发挥其自主性。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在学习内容的真实性、学习者的自主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建设性、学习形式的合作性等多方面都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不谋而合。

一、项目式学习教学方法的优势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其理念是让学生的学习融入到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团队合作以完成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复杂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学习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升学生沟通、领导力、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Thomas,2000;许江、顾平, 2015)。

项目式学习的理念可以追溯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理念和库珀的体验式学习理论,强调通过“做中学”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和自主地进行知识建构,被认为是替代传统授课模式的有效方法(许江和顾平, 2015)。项目式学习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将外界知识植入到记忆中,而是在一定情境下,以自身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和建構新知识,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来获得知识、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创造(胡庆芳, 2003;闫丽新, 2012)。项目式学习方法的特点与创新创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十分符合的,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核心素养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项目式学习强调设置真实且有价值的情境,围绕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或挑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解决真正问题。项目式学习的学习过程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转换和建构,而不仅仅是对已有知识进行验证,因而,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能够运用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可以习得新的知识和提升实践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项目式学习往往是以团队形式来开展活动,从项目选题、制定计划到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都涉及团队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项目活动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完成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因而,项目式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其合作意识,这与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目标是十分契合的。

(三)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中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角色,项目式学习中学生是主体,强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和构建新知识,通过自主决策来寻找问题解决的答案。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信息检索和收集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沟通能力能够得到锻炼和提升。

二、项目式学习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一)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流程

为了切实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目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应用项目式教学模式时应该精心设计各个环节,并应做好过程管理,采集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日常表现和阶段性成果,对学生项目实施前后的能力变化进行客观评价。项目式学习方法的实施流程应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1.项目的选取和设计

项目任务是项目式学习的中心,顺利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关键在于项目主题的选择。一个好的项目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项目应该具有真实性和现实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深度思考;二是项目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解决有挑战性的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学习新的知识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三是项目必须具有完成的可能性,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积极探索应当能够顺利完成项目任务;四是项目所提出的问题与任务应与所学学科的核心只是内容直接相关。

2.项目计划制定

指导学生组建项目团队,合理安排分工,并制定和评估项目计划书,做好项目进度安排。团队组建应当遵循组内异质、组间相似的原则,提供差异性个体之间交流合作与相互学习的机会。

3.项目活动实施。

活动实施是项目式学习的主体部分,学生在这一环节充分学习新知识、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完成项目任务并获得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根据项目进度和分工安排,进行定期活动,包括查阅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实地调查等。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活动实施阶段,应当着重关注学生之间相互协作、互动氛围的营造。不同认知能力和学科背景的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能够刺激不同思想的碰撞,有助于扩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4.项目成果展示

学生通过活动实施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完成最终成果的制作并举行成果发表会,提交项目报告书。组织学生以报告会、展示会等形式汇报他们的项目成果物,并分享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经验、感悟以及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5.项目学习成效评价。

学习评价是项目式学习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所在。传统教学模式大多关注学习成绩,对于过程关注较少。而项目式学习的评价方式是一种形成性评价,评价本身不是目标而只是种工具,是促进学生进行学习的工具,引导学生从关注“考试结果”向关注 “学习过程” 转变,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项目式学习关注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表现,对每一个环节都建立一个评价量规,激励学生采用项目式学习应有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具体方式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以及外部评价等多渠道来提高学生对项目学习的投入程度。

(二)项目式学习开展的条件保障

项目式学习的特点是重视过程大于结果。项目式学习是否切实起到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有赖于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因而,教师应该如何实时掌握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并给予适时指导就变得非常重要。为了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管理,教师可以考虑引入基于网络的课程教学管理平台,如Sakai、Blackboard等。这些平台能够提供内容资源管理、在线交流功能和考核管理功能等模块,能为项目式学习的运行提供技术保障。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能够进行文件共享、定期小组讨论纪要、每周活动内容报告和定期自我评估报告等内容的提交,而指导教师则可以及时把握学生的活动情况和成果,随时对学生行为进行评价,从而能够及时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对学生项目式活动的可视化管理,提高项目式学习的运行质量和效果。网络平台同时也是学生进行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借助这一系统,团队成员之间可以进行相互协调、共同作业推进项目顺利进行。

三、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对人才的要求和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强烈创新精神,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高校所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应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实践能力、价值观等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上。项目式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和批判性思考,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为了更好地发挥项目式学习的优势,广大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探索和总结。这样,项目式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胡庆芳.美国项目研究模式的学习概论[J].外国教育研究, 2003(8).

[2] 許江,顾平.设计教育中的PBL教学模式——以日本多摩美术大学为例 [J].艺术设计研究,2015(3).

[3] 闫丽新.“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2(35).

[4] 余文森. 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1).

[5] Thomas J.W.A Review of Research on Project-Based Learning [R].Report prepared for The Autodesk Foundation,2000.

猜你喜欢

项目式学习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