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贸易超调表现、成因及对策探讨

2018-05-15龚江洪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浙江成因

摘要:本文先通过对浙江外贸和经济总量的定量分析,发现贸易超调在浙江普遍存在;接着,从出口商品结构、经济开放度、经济形势、主要出口市场贸易政策和浙江独特因素等五个方面归纳出影响浙江贸易超调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从战略层面实现三个转变和相对应的战术性策略规避浙江贸易超调。

关键词:浙江;贸易超调;成因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国际贸易经历了严重衰退,而且国际贸易衰退的程度要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变动的程度。表明在经济形势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反应程度会更大。借助国际金融领域的“汇率超调”概念(Dorbusch,1976),Escaith et al.(2010)使用“贸易超调”术语来描述这一现象。在经济衰退的冲击下,贸易在世界范围内对冲击的短期反应呈现出超过其长期稳定均衡值的局面,表现为贸易额的变动幅度显著大于经济总量的变动幅度,即呈现出所谓的“贸易超调”现象。

美国次贷危机对浙江外贸发展影响极其严峻复杂,是浙江外贸从连续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进入低速增长新常态的转折点。2008年浙江出口总值和 增速分别为35.70%和14.44%,2009年浙江出口总值出现剧烈波动,回调至-13.80%, 波动幅度较小,回调至7.15%。2009年浙江进出口贸易变动幅度明显大于经济总量变动幅度,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浙江出口贸易在2009单一年份存在贸易超调现象。一直以来,出口是推动浙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出口的剧烈波动对浙江经济增长会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浙江经济健康发展。为此,我们要判断浙江贸易超调现象是否普遍存在?如果存在,具体表现是如何?引起浙江贸易超调的成因有哪些?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规避贸易超调保持浙江贸易平稳健康发展?

一、浙江贸易超调表现

二、浙江贸易超调成因探讨

已有文献对贸易超调形成原因进行了较充分的探讨和经验分析。我们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考虑浙江经济和贸易发展实际情况,归纳影响浙江贸易超调的主要因素为出口商品结构、经济开放度、经济形势、主要出口市场贸易政策和浙江独特因素等五个方面。

(一)出口商品结构

在经济出现剧烈波动时,对需求会造成较大的冲击,但对不同特性商品需求的冲击存在很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经济波动导致收入下降,对生活必需品需求冲击较小,呈黏性状态,称为黏性需求,对纺织服装品等可替代品较多的商品和耐用消费品冲击较大。由于耐用消费品需求下降,导致生产耐用消费品的中间投入品需求也会下降,进而资本品需求减少,厂商也会对投资持观望态度,对资本品进行谨慎投资。耐用消费品和资本品都有可延迟消费的特点,因而被称为“可延迟商品(Postnoneable Goods)”。众多研究FrancoisWoerz(2009),Levchenko等(2010),Berthou、Emlinger(2010),王孝松等(2014)对可延迟商品出口引起贸易超调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结论,在此就不在累赘。但对可替代品较多商品出口对贸易超调的影响还未有理论探讨和经验分析。浙江是纺织服装品出口大省,纺织服装等替代品较多商品出口纳入影响贸易超调因素。

(二)经济开放度

对于经济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学术界有较为一致的观点,即经济开放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开放主要从通过加快本国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及竞争来促进经济增长,但经济开放将经济暴露于外部冲击中,并加重了经济增长的波动性,特别是小经济体更加不稳定。当经济出现波动时,经济开放越高会带来更大的产出、消费及贸易波动。经济开放度的内涵有两层:一是本国经济以何种方式,何种程度,何种代价进入世界;二是允许别国经济渗透本国经济的方式和程度。外商直接投资是允许别国经济渗透本国经济方式和程度的重要指标,已有研究得到的普遍结论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外贸效应是正面的。当全球经济出现波动,外商直接投资势必出现萎缩,从而引起出口波动。

(三)经济形势

2007年初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经过几波冲击,严重打击了其信贷市场、股市债市,并波及商品市场乃至全面影响实体经济。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需求下降和国际贸易增长放缓,导致中国出口形势恶化和增速大幅下降,首当其冲影响最直接的显然是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出口部门,并进一步通过影响就业、消费、投资等方面对国内实体经济产生全面的负面影响。浙江外贸出口也受到严重冲击。因此,经济形势是影响浙江贸易超调的一个可能因素。

(四)主要出口市场贸易政策

全球经济出现不稳定时候,贸易保护主义往往会抬头,各国纷纷采取贸易壁垒限制其他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中国是世界上第一货物出口大国,浙江是中国第四大货物出口省份,浙江出口面临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重的贸易限制。各种贸易壁垒限制措施会对浙江出口造成重要的负面影响,从而加剧出口贸易的波动,增加浙江贸易超调幅度。

(五)浙江独特因素

浙江是“市场大省”,专业市场成交额连续27位居全国第一。支撑浙江专业市场发展的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而绝大多数产业集群出口方式均依赖单一的专业市场。因此,专业市场是支撑浙江外贸出口的重要平台,是引起浙江贸易超调的重要独特因素。浙江外贸以一般贸易出口为主要贸易形式,也是浙江外贸有别于全国及沿海主要省市的典型特征。相对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出口受国际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小,抗外部风险的能力较强。

三、规避浙江贸易超调对策探讨

浙江出口普遍存在贸易超调现象,不利于浙江出口和经济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依据前文分析,我们建议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采取措施规避浙江贸易超调:

(一)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浙江外贸一直以超高的速度增长,对促进浙江经济和中国外贸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下,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浙江經济发展的重要目标。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外贸发展思路、制定外贸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要推动外贸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战略性转变,实现浙江外贸高质量增长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外贸企业心目中。

(二)实现从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

浙江外贸连续二十多年位列中国前四,是中国外贸大省,但浙江外贸大而不强,仍主要依靠数量扩张,外贸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薄弱、共性技术缺位、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不仅是时代赋予浙江外贸的历史使命,更是适应浙江省情的战略抉择。要提升浙江外贸参与全球分工的价值链,培养一批在世界上响当当、有质量竞争力的优势外贸企业,打造创新引领、绿色低碳、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领域外贸新增长点、形成外贸发展新动能,做实做强由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智慧制造的数字经济和数字外贸。

(三)实现从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转变

长期以来,浙江外贸以低成本、低投入、低附加值为依托的制造业实现数量扩张,浙江制造面临低端廉价被锁定的窘境。从长远来看,浙江外贸出口需要依托新一轮的制造业升级,实现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转变,是浙江外贸发展的关键所在。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把价值链相对高端的环节留在省内,而把低端环节放在成本更低的地方去。开发新产品、新设计、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议价能力,提升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1]Dorbusch,R.,1976,“Expectations and Exchange Rate Dynamics”,JournalofPolitical Economy,Vol.84(6),pp.1161-1176.

[2]Escaith,H.,N. Lindenberg and S. Miroudot,2010, “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s and Trade Elasticity in Times of Global Crisis”,WTO Staff Working Paper,ERSD-2010-08.

[3]Francois,J. and J. Woerz,2009, “Follow the Bouncing Ball- trade and the Great Recession Redux”,in R. Baldwin(eds): The Great Trade Collapse: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Prospects,A VoxEU.org Publication.

[4]Yi,K. M.,2009,“The Collapse of Global Trade: The Role of Vertical Specialisation”,in R. Baldwin and S. Evenett(eds),The Collapse of Global Trade,Murky Protectionism and the Crisis: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G20,A VoxEU.org Publication.

[5]Berthou,A. and C. Emlinger,2010,“Crises and the Collapse of World Trade: The Shift to Lower Quality”,CEPII Working Paper,No. 2010-07.

[6]劉莉、杨扬.《贸易超调及其原因的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第8期。

[7]钟惠芸.《垂直专业化与贸易的超调式波动》,《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第7期。

[8]王孝松、翟光宇、谢申祥.《中国贸易超调:表现、成因与对策》,《管理世界》,2014年第1期。

[9]王朝南、田 文.《GVC中贸易超调波动的传导机制研究》,《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作者简介:

龚江洪(1982年8月-)男,汉族,浙江义乌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硕士,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主要从事外贸转型升级研究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浙江省优势专业。

猜你喜欢

浙江成因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Snooker
Mother
Task 2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浙江开放大学:以开大特色探索学习型社会“浙江示范”
2020年浙江经信定下了这些目标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