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罢官退隐后的矛盾心理探析
2018-05-15姚敬文
姚敬文
摘 要:淳熙元年和庆元元年,辛弃疾两次被贬于朝堂之外,这时期的词作数量明显增加,其深厚的政治热情和国家兴亡的哀叹在词中得到了本体的呈现,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愿以及颓放归隐的心境在其友情词中都有所展露,矛盾不一。文章以辛弃疾罢官退隐时创作的友情词为文本,分析辛弃疾当时在出世与入世选择之间的矛盾心理。
关键词:辛弃疾 罢官退隐 友情词 矛盾心理
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在南渡以后的四十多年中,多次遭奸佞小人的打压,淳熙八年被罢官,绍熙二年短期外任,淳熙五年再被罢官直到嘉泰三年才被起用,这期间的二十余年基本是处江湖之远。
然而国家不幸词家幸,辛弃疾毕其一生著有《稼轩长短句》,存词629首。笔者根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粗略统计,其中有四百五十余首作于隐居江西上饶的带湖和瓢泉时期,而友情词大约两百首,因此通过这时期的友情词分析辛弃疾的心境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常国武认为:“在稼轩集中,酬唱、祝寿、送别一类的题材的作品占了相当大的篇幅。同其他词人同类作品相比,它们大都不是无关痛痒的应酬之作。作者往往将抗金复国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使之成为全词的主旋律,这是一个极其突出的特点。”[1]在这些作品中,辛弃疾有不甘沉沦、渴望被起用、恢复河山的雄心,也有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怨,甚至有醉心于林泉、淡泊寧静的避世思想,其真实心境难辨难分,下面结合词作具体分析。
一、抗金复国的渴望
辛弃疾将“了却君王天下事”作为己任,时刻记在胸间的是忠君爱民、效力国家,受这一爱国情感的支配,他的友情词多祝愿友人施展抱负,鼓励朋友肩负起抗金救国的大任并用以自勉,慷慨激昂,雄浑有力。
如送别词《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2]121,此词作于淳熙十一年冬,此时李正之改任入蜀,稼轩作此词为之送行。“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群侯,如椽笔。”豪气干云,将爱国的忠心揉入友情,赞美朋友文武兼备,真诚祝愿友人能够建立功业,词下阙表达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无限热爱。淳熙十六年春杜叔高从浙江金华探访到此,分别时辛作《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2]203:“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词人放眼时局,纵论时事,勉励杜叔高要跳脱出一般士子精神颓靡的状态,像勇士一样力挽狂澜,为国家的统一而奋斗,表达了渴望投入战争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作者哀叹军民复国的心智已被时间消磨殆尽,政坛坏人横行,即使如此词人依然没有丧失斗志,勉励朋友肩负起复国的重任,早日实现祖国大地的统一。煞拍的悲愤之语更像是警钟一样回荡在人们的耳际,主导大家爱国抗战。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2]119,词人作于被贬居带湖时期,“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词人认为给朋友最好的贺礼是中原恢复、国家统一,表达了词人坚信抗金事业必胜,抒发自己坚持抗战、统一疆土的爱国情怀。
国家与民族的责任感和收复失地的使命感是稼轩友情词深厚情感的力量源泉,这种情感即使在他被罢官退隐之时也萦绕在心尖不能散去,不仅自己肩负起光复中原的重任,也希望朋友把收复失地、抗金复国的重任永存心中。以成就功名、报效国家勉励友人,是稼轩友情词的共同之处。
二、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怨
在小人当道的南宋王朝,不管是文韬还是武略,辛弃疾都称得上是难得的将才,只不过空有补天之志却不为当权者赏识,因而词人内心更多的是怀才不遇的痛楚和对软弱退缩的主和派的愤恨。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2]356一词是中秋前夕答谢友人之作。辛弃疾卧病博山寺中,想到自己闲居无为壮志未酬,不免心情郁愤。首句“我志在寥阔”与尾篇“人事底亏全”表达了词人即使卧病在床,仍不忘抗金复国,渴望收复失地、统一国家。但因奸臣排挤报国无门,冲天之志不得施展,情绪一落千丈。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2]218一词为杨民瞻送行时所作: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梦连环,歌弹铗,赋登楼。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
时光易逝却不被重用,全篇通过离别抒发自己的不平遭遇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隐喻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下片连用三个典故,先借冯谖弹铗而歌和王粲登楼的故事隐喻自己怀才不遇,又借魏晋夷甫之事批评满足于偏安一隅的南宋政权和一味软弱退缩的主和派,点明自己和友人不得志的原因,自己像一把“宝剑”却毫无用武之地,如何能不怨呢?
这样的情绪在《鹧鸪天·送人》[2]185中尤甚,此词作于退隐带湖时期,这时候词人在官场中已遭遇了不少挫折,因而此词虽为别友人所作,实则隐含的多是世路艰辛之叹。“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结合词人的遭遇不难看出将功名视作余事是词人的牢骚之语,胸怀大志却被贬泉林之间,而朝廷满足于东南一隅,中原毫无光复的希望,词人内心的苦闷和悲愤可想而知,因而词人这样说乃是对朝廷屈膝求和的不满和被贬山水的不甘。歇拍提醒友人需防备的是比江头风波更恶的人间行事,压抑词人胸间的政治情绪激愤喷薄而出。
从辛弃疾的友情词中不难看出词人在表达伤别的无奈时所寄予的政治情怀映射出整个南宋的政治病态,也侧面反映出当时爱国士子怀才不遇的苦闷情绪。
三、消极悲观的避世情怀
不同于以上愤世嫉俗、慷慨赴战、建功立业的心理,这一时期辛弃疾也创作了许多对南宋政权失望而产生消极归隐心态的作品。南宋宦海沉浮几十年,社会角色的转变必然引起其心态的转变,词人这种消极避世的情怀在鹅湖之会后与陈亮的和词中展现的尤为明显。
第一首《贺新郎》是陈亮东归之后,辛弃疾心中念念难舍,遂作此词抒发自己的不舍情怀。辛弃疾将自己看作陶渊明,内心却背负着像诸葛亮一样的复国重任,陈亮来此不正是要这 “卧龙” 出山杀敌、光复中原大业吗?然而南宋山河破碎不堪,了无生气,像陈亮这样有志于抗金复国之人使国家看起来稍有生机和活力,但这样的壮士又有几个呢?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悲观失望,因此并没有应陈亮要求出山。
陈亮接到辛弃疾的词后很快和了一首《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表明自己抗金复国的决心,并勉励辛弃疾坚定复国大业必成功的信心。辛弃疾接到和韵后,写下了《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2]201: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神州毕竟,几番离合” 写当政者不思复国反而屈膝求和,收复河山要重用将士人才,现实却是“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道明了朝廷的昏庸。“正目断关河路绝”表达词人有心抗战杀敌却处处受到打压,报国无门,“我最怜君中宵舞”,词人有心支持友人抗战,可是两人又怎能“补天裂”、担负起复国大任呢?情绪依然悲观消沉。
陈亮不肯放弃,又写了两首《贺新郎》抒发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操,以此鼓励辛弃疾领兵出战。辛弃疾见词思绪繁多,他从金国到内地,誓言报效祖国,可是归宋以来除做几任小官外更多时间是被废弃在泉林之间,想当年自己也是血气方刚的壮志青年,又怎会忘记抗金复国的大业,然空有满腔热血却处处遭碾压,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下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204作为最后一次唱和: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人始终将抗金复国作为自己的第一要事,时刻想着杀敌报国,即使身处困境也不敢忘,可朝廷并不在意他的一腔热血,将他放逐林间多年,如今体弱多病,“可怜白发生”,复仇报国终成泡影,徒有凌云壮志而已,理想在现实中幻灭,这就使得全词的基调不是豪放雄壮而是苍凉悲壮了。辛棄疾等了四十多年失望了四十多年,青春不在,哪里还有希望可言?
四、矛盾心理产生的原因
辛弃疾的友情词多是鼓励其建功立业,在朋友遭遇挫折时也开导对方不要失望灰心。那么为何在好友劝他出山杀敌时却选择拒绝呢?
看南宋那段屈辱的历史,看主和派苟安现状、卑躬屈膝的丑态。辛弃疾南归那年赵昚继位,启用主战派将领张浚锐意恢复,张浚北伐失利签订宋金之间的“隆兴和议”换来南宋40年安定。词人64岁那年韩侘胄发动“开禧北伐”又以失利告终,签下屈辱和议换来18年和平。因而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是相对安定的,只不过这种安定是一种朝不保夕的幌子,也是一种屈辱。辛弃疾的青壮年就是在这样似安非安的环境中度过的,他想通过积极抗战将这份安定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任金人摆布,但现实是残酷的。
一方面宋廷无志于恢复,根本不给他统兵杀敌的权利,历任小官也是辗转不定,这就使得辛弃疾报国无门,屈志难耐;另一方面,辛弃疾多次越职言事倡言抗金,在任雷厉风行不避权要,使得那些贪鄙的官僚不断弹劾、馋毁他,这些在辛弃疾的词中反映出来,有付之一笑的不屑,也有认清现实、悲观消极的无奈。叶嘉莹曾说:“辛词中感发之生命,原是由两种互相冲击的力量结合而成的。一种力量来自他本身内心所凝聚的带着家国之恨的想要收复中原的奋发的冲力,另一种力量则是来自外在环境的,由于南人对北人之歧视以及主和与主战之不同,因而对辛弃疾所形成的一种谗毁摈斥的压力。”[4]正是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造成了辛弃疾的心理矛盾。
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中云:“斯人北来,喑呜鸯鸷悍,欲何为者,而谗摈销沮,白发横生,亦如刘越石。陷绝失望,花时中酒,托之陶写,淋漓慷慨,此意何可复道,而或者以流连光景,志业之终恨之,岂可向痴人说梦哉!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英雄感怆,有在常情之外,其难言者未必区区妇人孺子间也。”[4]396尽管亦官亦隐的生活使辛弃疾困惑焦虑,心生矛盾,但我们能从这些友情词读出他始终没有放弃爱国爱民,收复山河的意愿,辛弃疾不愧为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
参考文献
[1] 常国武.研读稼轩词隅见[J].古典文学知识,1992,3.
[2] 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 叶嘉莹.论辛弃疾词[J].文史哲.1987(4).
[4] (宋)辛弃疾,著.徐汉明,编.辛弃疾全集[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