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平县水土流失问题的思考
2018-05-15柴景伟
柴景伟
摘要:顺平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东麓,保定市西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多山与丘陵,自然分为平原、低山、丘陵三大地貌类型,平原区占1/3,山区、半山区占全县面积的2/3。总面积7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40万亩。县内由于地形条件、自然气候以及人为破坏等因素,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通过对顺平县水土流失的现状进行成因与危害分析,阐述在探索实践中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水土流失;原因与危害;防治对策
1 水土流失的现状
顺平县辖5镇5乡,总面积7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40万亩。根据河北省地质勘查及气象监测报告记载,顺平水系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热多雨,全县地势自然分为低山、丘陵、平原三大地貌类型,暴雨使土层大部分流失,甚至岩石裸露。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广,侵蚀重,再加上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造成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沙化、贫瘠化、渍涝化以及自然生态失衡。
2 水土流失的原因与危害
顺平县水土流失的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主要是:地面坡度陡,地表径流流速快,对土壤冲刷侵蚀力强;降水一般集中在夏季,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冲刷侵蚀;山石裸露,土质松软,植被覆盖不均衡;人为因素主要是:过度放牧植被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修路和随意倾倒废土弃石等。水土流失影响各业生产的发展,包括水土流失容易破坏地面完整;破坏土壤肥力,加剧干旱发展;造成土壤干层;淤积水库、阻塞河道、抬高河床;加剧洪涝灾害;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生态环境恶化,贫困衍生加剧。
3 防治水土流失的探索
在长期的实践中,顺平县防治水土流失坚持以点带面的治理理念,优化治理模式,创新治理举措,建立综合治理示范点,推动综合防護体系建设。2003年通过对白银坨风景区有效治理,现该风景区已成为保定市休闲、娱乐、度假的知名景点,被誉为“深山璞玉”。 2005年以来,途径顺平县境内的南水北调、京昆高速、保阜高速等重点工程相继开工,顺平县依照依法监管的原则,人为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得到缓解。
水土流失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顺平县采用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建基本农田引水灌溉等工程措施保塬、护坡、固沟,切实加强封育保护与生态自然修复;结合新农村建设,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开发利用水土资源。通过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治理开发模式,广泛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投入到小流域治理中,尤其要注意市场手段与财政投入相结合,建立起跨区域、跨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水土流失防治从点状拉动到面状发展的新格局。
4 防治对策
把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多措并举,依靠生态自我修复,细化规范性文件及实施细则,结合当地实际不断完善,抓好示范,整体推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1 政府主导,建立长效机制,保障成果
一是立足实际,总体规划。二是与时俱进,科学决策。三是拓宽治理渠道,多元化发展。四是完善法制建设,加强治理。五是强化职能,提高决策和管理能力。
4.2 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借鉴经验,综合治理
一是封育禁牧植树造林,促进植被自然修复。二是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三是借鉴经验,整体推进。四是多措并举,构建综合防护体系。五是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治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只有在改革、发展上谋思路、想办法,才能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必须结合当地实际,统筹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综合工程、植物和农业技术三大措施防治水土流失,把水土保持工作作为战略任务常抓不懈,才能造福子孙后代,保障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