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安在
2018-05-15周淑娟
周淑娟
以前,我是一个一直往前走、一心向前看的人,不曾留意那些途中走散了的同伴。“我以为我怕的是寂寞,原来却是热闹。”这是我的内心独白,也是我的画外音,所以从不去寻找故人故事,也不喜欢故地重游。
去年。失散30多年的老友找到了我,他感慨地说:“我竟然找到了你,并且我们还都安然于世,真好。”这句话惊醒了我。是的,很多人很多事不会总待在原地等你,而你也不可能是一个永恒的存在。于是,引发了我的故人情怀。
人心有时差
下班时,天已黑。一弯上弦月,悬在西天。我看着它,有意无意,它跟着我,不远不近。
因为时差,我这里是傍晚,孩子那里是上午,H那里是黑夜。3个人,3个时间。明明是不同的时间,却又在同一时间里。幼时学到的地理知识,此时派上了用场。
我说,我起床了,你们又要睡了。这样的白天黑夜,等于或大于24小时。同学Y说,你一天有三个早安,多么幸福。
Y在旧金山,是我们夫妇的大学同学。这个秋天,H有一个短暂的美国之行,在洛杉矶学习几天。趁着周末,Y开车带着妻儿,沿着西海岸奔驰五六个小时,只为与H见上一面。他们热烈地交谈,我不知道他们具体谈论了什么。如何把这23年的光阴浓缩进几个小时的交谈中,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们谈到深夜一点多才分开,分别前往相距甚近的两家宾馆。凌晨3点,难以成眠的Y,复又起身,围着H住的宾馆走了两圈。H沉睡着,早晨醒来后才知道这些。
快到万圣节了,一年又快过去了,多少年已经过去?宾馆的装饰提醒着游子,并向不眠的人提问。
大学毕业,大家在武昌火车站洒泪而别。两年后,Y与妻到徐州来看望我们夫妻,在云龙山我们租住的屋子里过了一周,从此天各一方。
“太平洋的彼岸,你们相见。我几乎一夜未能成眠,想象着你们的白天。这一见,中间隔着一条太平洋还有二三十年。我一向认为,太平洋要比天河宽。20几岁时,我们曾相会于云龙山。再不相见就老了,突然间我有了急迫感。”想象着他们在西海岸见面,我在家感到又焦虑又急迫,不再坚守一切随缘,不再等待缘分使然。
所谓亲人,不仅仅是指血缘关系,还包括精神关联。家庭有时就是个沉重负累,以亲情的名义盘根错节,以亲人的名义理直气壮。真正能飞翔的,大多拖着沉重的翅膀。步履轻盈的,是传奇,是传说。人到中年,我开始在意精神上的亲人。
这种想与亲人相见的焦虑,令我想起三島由纪夫关于生的焦虑和先生关于阅读的焦虑。那天,先生终于看完了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忍不住加以评论:这本小说,烦冗又精确的描写,深刻又晦涩的哲思,鲜艳的具象和无解的抽象,就那么纠缠在一起,让我想读却读不下去。一种阅读的焦虑,如同在潮湿的环境下擦火柴,总是仅有闪光而不能有成片的火苗。当终于读完掩卷,火柴也很快就要燃尽了。
“读书,在别人的世界里找到自己。”孩子的“读后感”不同于他爸爸。是的,一本好书会让你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并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暑期,为了抽出时间专心阅读,我们连散步都省去了。
儿子开学,走进安检口,留给我一个背影。一个人站在安检口外,看着孩子的背影,我认定那是一个女人的史诗,也是一个母亲的成长史。
只见孩子长,不见自己老。只是,孩子都那么大了,岁月又怎能饶过你我?虽然岁月不饶人,却也真没薄了人。
星期六的早晨,我醒得很早。一个叫野心勃勃的词,突然找到了我。我和它失散,已经10年,这样的音讯全无,引来了小人的阴魂不散,我在塔下,我在山里。儿子,总是要拯救母亲的,用他的心,用他的眼,是劈山救母的沉香,是让雷峰塔倒下的许仕林。20多年时光,一个夏天的交谈,从此,野心勃勃——我的心略大于整个宇宙,我的心关闭如夜间的花,我的心感受到一阵强烈的痛。
人心有时差。人到中年,我才认识到这点。世界太大,人心太小。吵闹中、计较过,人最终拥有的,是心灵的高远和高贵。不在狭隘中失控,直奔高远而去,应是人中翘楚,应为人间正道。
我爱读《红楼梦》,难道是因为它的高远?在半梦半醒中,上天给了我这个启示。你看,它的叙述从远处开始,苏州的甄士隐、贾雨村粉墨登场。是啊,它的人物从高处开始,贾宝玉、林黛玉由天界转世投胎而来。
我始终记得一个女人,在沈海高速公路上见到的。夏天,很热,她用凉水冲刷她的越野车,冲洗她风尘仆仆的脸,然后站着抽烟,一个人,没伙伴。车牌显示她从广东远道而来,年龄在四五十岁之间,皮肤黝黑。她的硬朗让世界变得昏暗,我纤细的笑容成为其手下败将。
重阳节,我没去登高望远,却着一袭黄袍。在忽冷忽热的秋里,我觉得自己就是银杏,是落叶。在不冷不热的秋里,我觉得自己就是禅服,是古庙。
Y问我爱银杏吗?我说应该是喜欢的,那一片片干净的金黄,点燃了秋天。他说他大爱银杏,当年住在中国人民大学的红楼,窗外就是银杏。看来,他想故乡了。
我问Y美国有银杏吗?他说某个街口有三棵,以前送儿子上学天天路过,有时还会停车在树下抽支烟。我说去年元旦前我和儿子去成都,那里的银杏还是金黄的,也好看。看来,我想孩子了。
寻找我的17岁
大雪节气前,我去连云港参加省作协的一个创作会议。打车去会议地点,解放军第一四九医院在路边一闪而过。哦,原来它还在这里!
到了目的地,报到,放下行李,我立即回到宾馆门口。花了2元钱,坐上公交车,仅仅两站路,就又回到了那家部队医院。
地势没变,依然有高有低。建筑变了,我已无法回忆起从前。医院门口是一条大街,行道树的叶子完全黄了,掩映着那些设计独特的建筑。一眼看过去,行道树排列成两条黄色的帷幔,遮掩着我那遥不可及的青春。
这么多年,从未刻意寻找,从来都是机缘巧合。我在心里默默念叨:我不是来看病或看望病人的,我不是来寻找风景点的,我寻找的是我的17岁。
故地重游,深怀感慨。同样的风物,对人的意义大不相同,同一个城市,给人的印象也大不一样。
来连云港的路上,司机反复表达对连云港和南京的厌恶。他说他的邻居曾找上门来挑衅,而邻家的女主人是连云港人,男主人是南京人。当他发泄着时,我闻到的竟是旧时花香——连云港女人带来的大朵栀子花的香气。
香气,是有记忆的,缥缈的记忆。而记忆,也是有香气的,凝固的香气。
17岁的酷暑,在那家医院住过院。同病房有一个70多岁的奶奶,她的儿媳总是下班后来看望她,给她带来栀子花。对于栀子花的认识、对栀子花的感情,就从那时开始。我那时饭量极小,买一份饭菜也就拨拉几口。老太太看不下去了,建议我不要再买饭菜,打算把她的饭菜分我一点。当然,我完全忘记了我是否采纳了这个建议,但是我一直记得这位老人家的好。
还有一个名叫“杨大流”的男孩子,似乎八九岁的样子,不小心摔伤了腿。小孩子好动,打了石膏的腿老是不痊愈,他的妈妈即便乐观,见了孩子的爸爸和伯父仍是控制不住地流泪。
我出院后,老太太和小男孩音讯全无。算下来,老太太已经作古,小男孩也快40岁了。和我保持联系的,是当年的一位哥哥。说是保持联系,其实那“联系”也中断了近30年。今年,他试着往我父母家的旧址寄了封信,几经波折,我父母亲竟然收到了那封信。如今,年过半百的他在上海打拼,骄傲于他的儿子考取了公费留学生,也为我今天的成绩感到自豪。有人替你保存着青春记忆,这是种恩赐。
回忆当年,胆怯得不行,对人好也只是笑笑,对好人也只是笑笑。笑,是我的语言和行动,我甚至不敢迈出医院的大门到海湾去看看。
17岁的我,到底去没去过海湾?关于这个的记忆不是模糊了,而是根本就没有(当然,没有记忆也不能证明就没去过,我们忘了太多的人和事)。我却笃定地记得,我和母亲坐在花坛的台阶上,我穿着她给我买的绿色荷叶边裙子。
今天的我,依然爱笑。但是,我早已懂得,每一个笑容背后,都有悲伤;每一个含笑的人心里,都藏着悲剧因子。或许,我们不自知;或许,我们不在意。
我请行人为我拍照,虽然他们不知我内心藏着个17岁的女孩,也不知我拍下医院和街道的用意,但都热情地帮了我。
如果,我遇到17岁的我,我会怎么说?“我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完全按照你的心意生活。”我肯定,我要这样对她说。
如果,17岁的她遇到了今天的我,她会说些什么?“长大后我就变成了你,你没有辜负我。”我猜测,她会这样对我说。
太阳就要落山,树叶愈发金黄。我不但能轻松地与友人道别,也能痛快地和过往说再见。该返程了!
我不再乘车,一个人步行回去。我用眼睛抚摸这里、抚摸那里,我用相机拍拍海滨疗养院、拍拍航运中心大楼。走到高处,回头再看一眼。那家医院已经不见,如同我的青春,还有很多青春的记忆。
走到海湾,暮色四合。一个年轻的女人善意地问我:“你一个人来的?”我说:“我有很多同伴一起来到连云港,不过到海边来的就我自己。”她笑笑走了。我的鼻头冻得通红、冰凉,可我依然舍不得离开。
我自问,当时那么胆怯的我,为何走遍世界都不再害怕?突然,我意识到,我走了那么多地方,原来都是为了寻找自己。
“最近你作品中的悲悯增加,深沉厚重,是文人情怀。雅士自处,文人兼济。你的阅读和写作,是为永不停止生长的灵魂。”寒冬里,文友的话直抵我心。有些关心,是关注你的灵魂,诸如灵魂成长和精神轨迹。
是的,阅读中,一时欢喜,一时伤悲,那感觉正如弘一法师所言,悲欣交集。人与人之间的壁垒,现实与理想的隔膜,瞬间被冲垮,出现了一个澄明的境界。
“你经历过的,都在你的精神里。你用文字为尺,丈量走过的路。” 先生在微信上@我。遥想当年,我已与《红楼梦》结缘。与其说热爱读书,不如说执着于青春。与其说执着于青春,不如说懂得了自己是人世间的一个渺小过客。生命的层次如此奇妙,能体悟到这个,此生足矣。
当歌声从音乐身上脱落
什么风把你吹来的。不为谁而作的歌。玫瑰的名字。我们都怕痛。烟花易冷。黑色幽默。
今天,上班的路上,听着儿子下载的歌,有些愉悦也有些忧伤——照例在美好深处。
我在江苏徐州正走着我的路,有个人在湖南岳阳已开始回顾他走过的路。
“我这一路走来,基本就是只有一颗爱心,没有一个朋友。但好人天照应,我有幸娶了一位贤妻,我俩心灵相通,很多时候就像是一个人,无论身在何处都不会感到孤独。或许又是这个原因,我并不在乎有没有朋友,我确定自己是幸福的,稳定而又长久。不需任何人的判断,更不要任何人的干扰。”看文友汪君的空间日志,突然对这个人充满了敬重。“我爱我的妻子”,他这样大声宣告。
我和他,是文友,其实更是网友。我不记得和他是在什么时候结识的,却知道绝对是语言与文学的缘故。我曾为他的作品集写过文学评论——聪明人写给聪明人。他也曾邀我赶到春和景明的岳阳楼下一聚——当机缘巧合时。不巧的是,一直没有这个机缘,所以至今素未谋面。君子之交,果真淡泊如水。
从他的文字里,知道他换了很多城市很多工作。他想学李白、杜甫、范仲淹、苏轼、罗贯中、曹雪芹、徐志摩,在漂泊中观察,在观察时感悟,在感悟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再漂泊。
我尊重他敢于爱妻,却也不会羡慕他,因为我也有同样的感受与经历。
“我并不在乎有没有朋友,我确定自己是幸福的,稳定而又长久。”汪君的说法,很有力量。这种力量,也为我所熟悉。“我和我最好的同学都成了夫妻,还热衷于同学聚会干什么?”当有人问我为何不参加同学聚会时,我总是这样理直气壮地回答。
汪君为妻子写下了朴实的文字,我先生也为我写过素净的诗句:你如此洁净的白/透出不屈服的寂/就让我凝视你/把一切背景虚化/你就成为唯一/代言这春天。
先生随意地为我写几行诗句,也认真地为我的几本散文集写过序言。有一种爱,叫生活,我俩,一个圈子,这是题目,也是内容;这是吶喊,也是彷徨;这是朝花,也能夕拾。
“我们一起上下班,共同经历漫长的堵车。我们一起去湖边、草地,坐在长椅上看夕阳西下。我们也一起去拜访书画家朋友,喝茶,聊天。更多的时候,我们在家,她看书写作,我看书写字。我们的家,不像家,更像是两个人合用的一个工作室。没有客厅,只有沙发,人陷在里面,书也陷在里面。没有餐桌,只有一个大案子,笔墨坐在上面,瓶装野花也坐在上面。”先生以他的视角打量我们的生活,也以他的眼界观照我们的关系,“当你对照,一个人必定会成为另一个人的镜子,一种生活必定是另一种生活的影子。从我,你可以看出她,反之,亦然。”
我的话说得更直接:丈夫好找,知己难求,所以在婚姻里知己之感远远大于丈夫之爱。爱从婚姻里剥落真没关系,理解更为重要,所以不谈爱情不见得不好。如果相爱的人终能成为知己,那是再好不过了,所以有时勇敢一次就足够。
如果芙蓉塘外有轻雷,那就芙蓉塘外听轻雷。既然一寸相思一寸灰,何不一生一世一双人?我的思维和生活都极其简单,以至于令人怀疑那是城府太深。复杂,没能招架得住简单,不是简单的错。什么是简单?对我来说,就是随波逐流着浅笑怡然。人常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呢?兵来了也不去挡,水来了也不想掩,随它去吧。
我对先生说过,我就这样简简单单过一生,不设心计,也不涉心机,看看命运是如何眷顾我抑或怎样折磨我。当然了,你们可以认为我这是与命运赌博,也可以认为这是我与世界结缘。
“梦为努力浇了水,爱在背后往前推。”林俊杰的歌声响着。正当我觉得没能醍醐灌顶,尚不过瘾时,冯至先生的十四行诗跟随文友来了:“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终归剩下了音乐的身躯,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
嗯,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