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明随想

2018-05-15戴济航

旅游 2018年5期
关键词:回龙观中山公园昌平

戴济航

飘蓬的柳絮,通向远处的长安街,以及“庄严肃穆,哀乐低回”的八宝山革命公墓,便是近年来我对清明节的印象。再久一些似乎不是这样的。中山公园的西府海棠正是在清明时节开放,许多年前,每到此时我总要到中山公园闲逛一番,体会着清明的精神。

当然,清明节究竟的样子,不是我的臆想说了算的。此刻,我坐在堆满纸片的桌前,竭力构想出清明节的图画来——溪边的青草地上,一些小孩儿正欢跃地放着风筝,荡着秋千;通州的野地、海淀的泉眼,或是昌平的群山附近,几对游人正在谈笑风生;自然也少不了繁琐的祭祀仪式:几杯被满上的烈酒,一小盘稻香村的糕点,一撮未燃尽的黄纸。这一切虽易想得到,但仔细琢磨起来,总觉得离我们有些距离。如今想到通州、海淀和昌平,想到的还是新市政府、学校和天通苑、回龙观之类的,再难勾勒出昔日纯朴自然的画面。但要说清明节与我们的距离远,却也不对。我们如今仍遵从着先人过清明节的形式,如今人们也在清明节扫墓、出游,提起包括清明节在内的许多被打上“传统”烙印的东西,我们都感到十分亲切,但仔细想来,却又感到十分陌生,就像天上的云,看得见但却抓弄不着。

花在清明时开,但不久总要凋去,义山诗云:“东风无力百花残”,正是此意。落英缤纷的季节,浸润在“随心翻作浪”的红雨之中,嗅着浓郁的芬芳,无疑是一种享受,但当花开尽化作泥土后,又不禁让人心生凄凉之情。每年花的一开一落,于我象征着日渐成熟;而于我的长辈们,乃至于年长的同辈们,花的一开一落都象征着与未知力量的距离又近了一步。论来,人一生看花无非三个时候:一是孩提之时,二是自己的孩子年幼时,三便是在暮年之时。这么说似乎是陷入伤春悲秋的窠臼之中了,但试想,不论人如何变化,花总是在清明时節绽开。一个人从年少到暮年历尽变故,但花却始终如一。再扩大一步,不论时局如何变动,人类如何发展,花依然在每年的清明时节开放。目送着一个又一个时代的背影,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谁会料到在罗马化作灰埃后一千年,罗马的文化又一次在亚平宁半岛上复兴了?这次没有血腥的角斗竞技,没有残酷的奴隶制度,没有迦太基城和斯巴达克斯的惨剧。干年来,每年清明时节的花总是如期开放,而人们却在经历了苦难与动荡后达到了新的境界。不论何时,对于清明时节的向往从未停止过;清明的精神,早已印入每一个人的心里,在痛苦与历练中升华的人们,心中也有一幅春暖花开的景象。

不经意间,玉兰花已经开出花骨朵,绿色正逐步渲染着我们的街道。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空地上,在新市政府、学校和天通苑、回龙观的建筑边上,清明正在来临,花即将绽开。

猜你喜欢

回龙观中山公园昌平
窗外的迷你世界
俄罗斯套娃
回龙观(四)
回龙观(三)
回龙观(二)
回龙观(一)
昌平博物馆升级改造古代昌平文物展开展
青岛中山公园植物景观现状评价与分析
中外近代城市公园发展研究
武汉市中山公园植物群落结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