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发展趋势下的轨道交通专业数字出版探讨
2018-05-15李军
李军
摘要:中国铁道出版社是以出版轨道交通专业书刊为主的出版机构,担负着轨道交通专业职教及学历教材、铁路科技及规章规范的出版任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國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几年在融合发展及相关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意见和政策,为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升级指明了道路。中铁社立足于满足本行业、本系统新形势下对专业出版工作的新要求,以及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走出了一条适合于传统的大型专业科技出版社的融合发展之路。
关键词:融合发展 数字出版 轨道交通 传统出版
媒体融合是一场重大的技术变革,更是一次深刻的理念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出深刻阐述,强调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当前,互联网正加速重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信息载体、传播渠道更新迭代越来越快。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专业出版的媒介形态从实物媒介到电子媒介再到数字媒介的变化;传播形态从传统的发行渠道到网络传播再到专业知识搜索;消费形态从整体消费开始向碎片式的消费模式转变,再到现在互联网条件下的知识元碎片化的消费;生产形态从物的生产开始进化到内容的服务。由此可见,作为传统专业图书出版,无论是出版模式、发行方式、传播渠道、受众范围,还是运行的体制机制,都需要转型发展。专业出版必须积极探索构建基于互联网为核心的专业媒体发展模式,打造以内容资源为核心的全媒体服务平台,积极推荐数字媒体的建设,大力提升媒体的传播力。中国铁道出版社将基于轨道交通知识资源库和知识化的专业数字内容资源,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有效运营知识资源库积累的优质专业用户与专业内容,深度挖掘轨道交通专业知识资源库的资源与用户价值,提升出版流程的可视化、智能化。规划升级传统出版,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破茧而出,重新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一、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媒体融合,成为数字出版平台迭代演进的新方向
中国铁道出版社自2013年启动构建数字出版平台以来,短短几年已完成了专业内容资源数字化平台、数字资源管理平台、数字出版业务运营平台、以及面向铁路职业培训系统的职教资源库(数字图书馆)应用平台及业务终端、轨道交通专业知识服务平台等数字出版业务平台的建设。各个系统建设立足市场需求,以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专业图书为基础,发挥资源优势,开发多种产品形态。这些系统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大幅提升了出版社数字化生产能力、数字化资源管理能力、数据管理与应用能力、行业级数字内容运营能力。
轨道交通专业知识库系统是出版社从内容服务提供者升级为知识服务提供者的重要支撑平台。系统平台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知识资源加工
知识资源加工实现了内容资源的数字化、结构化和知识化等不同阶段的数据制作。根据知识资源加工的对象、阶段任务要求、加工方法和手段、目的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知识资源加工子系统细分为资源知识化基础加工子系统、知识体系构建子系统、资源知识结构化加工子系统。
2.知识库管理系统
知识库围绕资源的各个方面的主题划分构建碎片信息,实现以出版社资源的内容重用为目的,对资源内容进行知识标引,建立标准知识资源的语义信息库。在资源书目元数据、结构信息语义化的基础上,集成文本挖掘引擎,实现对资源语义信息的自动揭示;系统基于已建立的语义信息服务,可实现面向专业领域的专题数据库发布、基于语义标引结果的片段资源重组编创、语义信息检索等应用。知识库内容的聚合和表达呈现领域化专业化趋势,提供知识可视化呈现工具,展示领域知识图谱;支持基于组件内容模型和语义关联的动态出版,支持全媒体、多渠道的内容推送。从而提高出版业务效率,丰富产品形态,提供匹配用户需求情境的知识服务。
3.知识资源库应用及发布管理
知识资源库应用及发布平台包括知识库产品的展示门户、各个主题知识库产品提供的知识导航智能检索以及知识库内容的访问互动、跨平台多终端的知识库访问服务等功能。部署跨平台多终端的知识服务客户端应用,支持用户在泛在环境下访问知识库发布的内容,实现用户与内容及领域专家的互动。
目前,知识资源库系统开发基本完成,正在准备集成专业内容建设的成果,导人海量内容数据进行系统调试验证,预计2018年第二季度完成系统部署。
这些系统平台的建设,标志着出版社的数字化建设由数字出版系统搭建、资源库建设这两个环节的基础建设,过渡到面向社会提供知识服务的建设阶段。中国铁道出版社利用自身在轨道交通专业领域中的行业优势,整合同类资源,致力于开发成体系的专业内容知识资源产品和垂直服务平台,探索知识服务产业化应用模式。
2018年,出版社已经启动了复合出版平台的建设,从资源建设的选题开始,内容的创作过程,以及各种产品形式(纸质版或电子版以及音、视频到各种交互式职教产品)的规划、设计、制作,均由出版社和各路局、大专院校等的专业用户互动完成,充分实现资源建设的针对性、资源共享的便利性和通用性。同时,充分的展示和及时分享,不仅仅带来了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会给参建各方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降低了其他使用方的专业资源建设成本,真正实现了共建、共享、多赢的局面。同时也使得出版发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与效果可视化,为出版社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选题策划、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效率提供决策支持。
二、融合发展的阶段规划与转型重点难点的探讨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快速向网络化转移,对数字出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围绕市场需求变化和国家政策导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征集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工作技术扶持单位的通知》等,这些文件均围绕出版业转型、技术升级和服务模式创新展开,为专业出版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中国铁道出版社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将按三个阶段,稳步推进。
第一阶段:根据市场要求完善专业内容知识资源建设。通过系统平台建设和运营,建立全面的对编辑生产、发行营销的全流程的业务支持。
首先根據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受众阅读需求多元化,从大众化阅读向分众化、个性化阅读的转变的要求,挖掘系统平台的传播能力,通过碎片传播有效弥补传统信息传播在覆盖面及到达率不足的问题。轨道交通专业内容知识资源库对专业内容进行深度标引,形成结构化、语义化的内容资源;基于碎片内容建立起多维度领域知识组织系统,甚至个性化分类体系;基于知识组织系统建立碎片内容的网状关联关系;通过整合社区网络,提供订阅服务,为受众提供精准的内容推送服务;收集市场营销信息反馈,整理优化内容服务。从而实现复合出版平台能够灵活配置协同工作流程、实现严谨的版本控制和全流程管理的能力,实现内容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统一管理。
其次,通过轨道交通专业内容知识资源库提供的可复用的内容单元,使用XML技术实现内容生产过程的流程化、自动化,实现出版媒介和形式多样化,实现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分离。整合出版企业的存量资源与新创作的资源,使用内容模型对象实现内容资源结构化,结合数字对象唯一标识技术,建立面向组件内容的结构化可复用的内容资源库。实现内容资产的重组与重构。可解析多种格式的资源文件,包括排版文件、电子书、音频、视频、文档、图片等.实现无结构资源的结构化处理。支持出版企业的统一内容策略,降低内容复用成本、加速数字产品编创效率、保证内容资源的一致性、规范性。
此外,通过轨道交通专业内容知识资源库发布的知识组织系统,可实现复合出版平台内容智能推送、动态重组。平台编创的内容,面向专业领域,集成知识组织系统,增强基于内容单元的语义特征,支持出版企业对现有内容资源的挖掘与重组利用,实现知识出版。
在本阶段,将选择轨道交通专业知识服务的热点领域,制作精品内容,通过具体的应用验证系统平台运营的效果,及时获取市场反馈,对系统平台进行优化,修订下一阶段的演进方向及建设重点。
第二阶段:基于复合出版平台,实现出版全流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变革;促进知识生产、加工方式的转变;变革印刷和出版方式;优化发行渠道,提高专业内容传播速度与效率,从而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从出版流程看,收稿、查重、编审、校对、排版、传播等各个流程均可不同程度地实现无纸化办公,由文字转换为数据格式。同时,充分利用专业知识服务平台的大数据分析,为专业内容出版提供决策支持,即知识服务。充分了解国内外学术研究发展趋势、研究热点、新的学科增长点、研究脉络,做好专业出版选题内容定位、选题策划、编审队伍建设等各项决策工作。
在本阶段,结合铁路系统的实际需求,从国家职业标准、职业技能培训、岗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铁路客运服务、管理人员培训以及铁路客运教、学、做一体化和铁路施工等铁路系统培训需要出发,按不同受众的知识体系需求,对核心优质的专业内容资源进行系统化的知识化加工应用,提高数字出版产品整体质量,积极整合优质资源,优化内容资产版权结构,加大专业内容知识资源开发力度,丰富数字产品类型,创新内容服务形式,提高内容供给、传播和服务能力。
在本阶段数字出版平台将重点关注轨道交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应用场景;专业网络社区的新型信息和知识服务产品,进一步培育细分市场,为铁道行业院校、铁道行业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宣教中心、铁道职业院校、铁道企业、铁道行业技能鉴定和安全培训中心、公共数字图书馆等机构用户;铁道专业学生、职工等个人用户;以及大众科普用户,提供基于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的多层次、多主题知识库产品和多形态的知识服务。面向路局站段等各级铁路企业的职业培训和特殊工作岗位的职业教育需要,汇聚各类工具书库、音视频、3D模型、仿真动画等全媒体资源,按各个工种、技能等级构建轨道交通行业知识体系,建立行业主题知识库,服务于广大铁路职工的企业培训。
第三阶段:面对媒体融合的机遇与挑战,专业出版不仅要坚持以内容和质量发言,更要更新出版观念,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以互联网思维开拓“数字化”“国际化”和“知识服务化”发展模式,实现专业出版的主动、协同、创新。
通过前两阶段的系统平台开发、运营和内容资源的积累建设,促进出版社在专业出版领域,实现向知识和专业信息服务商的转型升级。出版平台将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趋势,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大力发展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同时适时建立用户资源库和领域专家信息库,实现由单一经营内容信息转变为以经营内容信息为基础,向经营用户转变,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冯宏声.知识服务:互联网时代出版业转型升级的方向[J].出版参考,2017(11):1.
2.魏玉山.建设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助力新闻出版知识服务[J].出版参考,2017(11):5-7.
3.张志林.出版与科技融合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推进转型的路径观察[J].科技与出版,2015(08):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