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3D量体技术在西装校服定制中的应用
2018-05-15赵凌波徐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
赵凌波,徐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
0 引言
个性定制正在颠覆千篇一律的同质化产品,推动整个产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有数据调查显示,2016 年我国私人定制服装市场规模1 022 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2 000 亿元。
个性定制的市场需要以技术为支撑,全手工制作为卖点。以往高级服装定制大都靠手工完成,比如一件高级西装定制,传统的定制流程为:首先安排量体师为消费者上门量身,接着根据需求裁剪制作出纸样,然后制作样衣给消费者试穿,再根据消费者的试穿体验调整细节尺寸,最后再手工制作西装成衣,包括面料归拔、缝制、整烫等。制作正式成品需要极其精湛的手工和累计长达50~200 h的时长。定制服装由于难以实现规模化量产、人力成本高、原材料昂贵、等待时间长等原因,消费群体多为精英人士和有特殊需求的群体。
传统的服装定制,代表着高质量的材料、高昂的价格,是高消费甚至是奢侈品的代名词。而现在,我国的服装定制行业也必将面临着改革,也必将乘着互联网的大船找出自己新的发展之路。
如今,国内中产及富裕阶层快速崛起,广大消费者对服装合身性要求更高,80/90 后新生代消费主力对于服装个性化定制需求提升等,大众服装定制的帷幕慢慢升起。定制服装走进寻常百姓家,智能制衣技术成为了最关键的一点。经过大数据、智能制造、3D试衣等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现如今个性定制智能制衣已突破了量体、打版等以往难以规模化的关键环节。柔性供应链的建造,降低了制造成本、缩短了定制周期,让批量定制成为可能。
当前,不少服装企业纷纷转型,在量体、制衣、试衣等多个环节引入智能技术,涉足定制蓝海。在个性定制的大潮趋势下,不少企业已将注意力集中于智能定制的一个环节做配套服务,提供智能量体、智能制造或面料辅料搭配等,不仅为自己拓宽了空间,也加速了行业定制化进程。淘宝男装定制项目总负责人袁立叶在论坛上说到:“在互联网推动下,消费者与生产企业信息交互平台、产业链协同供应平台、智能物流平台、智能管理系统等纷纷出现,服装产业链逐步变成开放、共享的生态链,人人可以购买定制服装,人人可以为定制提供服务。”
1 项目基本概述
1.1 服装智能定制系统
我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成立了服装智能定制协同创新中心,协同我校电子电气、中韩多媒体学院共同研发了“服装智能定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多视图融合技术,通过穹顶设计、体感采集器、网络集线器,仅需5 s即可完成数据采集,运用点云数据网格化算法和基于点云拟合的围度参数修正算法,形成全彩3D 可360 度旋转的人体模型,同时计算出人体各部位的尺寸,形成基本服装生产所需数据。该数据30 s即可传送到制作间,客户通过移动端下单,实现快速成衣定制。该系统实现了消费者直接面对生产商的定制模式,减少了中间商和上门量体的过程,有效节省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并实现了一次测量、数次定制的B2B2C 模式,颠覆了传统服装消费和生产模式。
1.2 项目采用的量体方法
在实际量体过程中,一台服装智能定制系统最少只需配备两名工作人员,即可进行批量化的精准智能3D 量体,其中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操作机器,另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引导测体者调整最佳测体姿势,并在测体完成后配以手工测量以减小误差。测体过程中采用的姿势为被测者笔直站立在仪器中央,挺胸抬头,目光直视前方,双脚距离与肩同宽,双臂自然置于身体两侧,双手握拳。每次智能量体只需2~3 s即可得出被测体者全身数据,包括身高、体重、领围、肩宽、袖长、胸围、腰围、臀围。在测量期间如果被测身体活动幅度较大,则会造成较大的数据偏差,故系统增加了手动测量的环节,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 智能测体数据分析
项目团队联合了松江七校的志愿者中心共同发布了量体志愿者招募令,成功召集了80名男性志愿者,在服装智能定制协同创新中心使用智能3D 量体系统对他们进行了测体。在测体过程中,项目组给每个志愿者均进行了智能测体三次并取平均值,并配以人工手动测体,以达到减少误差的目的。
得到数据后根据中国标准的人体体质指数(BMI)的计算公式(BMI 指数为人的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将被测体对象的身材分为:纤细(BMI 指数<21)、一般(BMI 指数:21~24)、微胖(BMI 指数:24~28)与肥胖(BMI 指数>28)四类。
图1 身高、体重数据分布图-人数
图2 测体平均数据分布汇总图
由图2 可知,随着BMI 指数的增加,人体胸围与腰围的增长幅度逐渐增大,胸腰比比值则逐渐下降,但领围与肩宽增长幅度较小。
此外我们还汇总分析了这80 名志愿者的各项身体尺寸的分布,数据如下。
图3 被测身高数据分布汇总图
图4 被测体重数据分布汇总图
图5 被测胸围数据分布汇总图
图6 被测腰围数据分布汇总图
图7 被测臀围数据分布汇总图
图8 被测颈围数据分布汇总图
图9 被测BMI 指数-人数数据分布图
根据数据,由BMI 指数计算公式可得,体型中等的人最多,有29 人;其次为体型过重的24 人;体型过轻的有16 人;体型的肥胖的有11 人,数量最少。松江大学城范围内的男性大学生体型分布主要呈中间多,两边少的“钟形分布”,体重主要集中在67~72 kg 区间内,中等体型的人占大多数,且偏胖体型的人数显著多于偏瘦体型人数。
表1为量体平均数据汇总表。
表1 量体平均数据
3 西装定制的市场需求分析与特殊体型样衣制作
3.1 目标客户群市场调研及需求分析
目前大学城约有学生7 万人,根据最新男女比例而言(男生65%,女生35%),约有24 500 名男生。根据统计,每年有接近6 200 名男生从大学毕业,面临求职、升学等环节。据调查,这个群体对正装西装需求高,且对日常穿着的休闲西装也有一定量的需求度。
需求分析:
1.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尤其在面试环节,企事业单位通常需要求职者穿着正装,合身的定制西装使得形象得体。
2.在实习过程中,比如金融、法律等专业等普遍需要男士在工作中着正装。对于大学生而言,尤其是本科生,学习过程中正装利用率极低,极少数学生有相应的准备,大多数情况在面试前突击采购,这种消费模式下导致了款式不合身,价格偏高等情况。
3.大学城内有2~3 家销售求职装的商铺,销售产品质量偏低端,款式及面料较差,也有比较好的服饰,但是价格虚高。
4.对于大学生而言,求职过程中的第一印象对求职成功与否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5.男生在大学城中主要分布于工程类院校及法律管理院校,对服饰的搭配研究比较少。
而量体数据的80人中,肥胖体型有11人,占13.75%,可见特体西装也有一定的需求量。
3.2 对市场上的成衣进行研究分析和改进、制作特殊体型(肥胖)样衣
西装结构是服装中一个经典、较为复杂的结构。在网上购买了4种不同尺寸的热卖的正式西装的CAD纸板样,以及一件西装成衣后,结合平裁、立裁的打版知识,对这些西装的结构版型:领子、袖笼、袖子、衣片上的省道、裥、口袋以及里布,进行细节上的学习和探究,挖掘其优缺点。
共同点:都通过腰部的省道进行收腰,使后片更加合体;通过胸部的省道使前片面料满足胸口的弧度;袖片均分为两片且有一定的弧度。这些传统西装版的优点是,只要开发出一个版,再对不同尺码进行调节便可大量生产,结构基本符合一般的人体形态,方便且成本低廉。缺点在于,其尺码只有大小,无胖瘦之分,版型始终如一。
而实际上,客户形态各异,同样身高的胖子和瘦子若买同一个身高尺码的西装,在维度上都不合体;而如果按照维度来买,在长短上又不合体,无法满足各种体型的市场需求。
根据3D 量体数据库中肥胖体型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领围、肩宽、胸围、腰围、下摆、胸腰比、身高的平均值)后,根据特殊体型(肥胖)原型版,对市场西装样板尝试进行了改进。根据肥胖体型胸腰围度差值小、胸腰比小的特点,特体(肥胖)西装的版型在整体加宽的同时,腰部的省道宽度需减少1~3 cm,前后片腰部也需放量;袖笼围度需适度加大;衣长根据用户身高来确定,口袋位置根据衣长进行等比例调整。
在改进版型后,确定面辅料,进行了特殊体型(肥胖)西装样衣的制作。
4 结语
服装定制的最高形式是“智能定制+个性设计”模式的规范化私人定制。服装行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并非智能化程度越高就越好,服装规模定制的个性化、便捷化、交期短,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消费加速升级,消费者主导这一趋势在中国市场愈发明显,而定制服装恰恰弥补了消费者对个性和品质的需求,成为当下被追逐的热点。该项目利用我校产学合作企业资源,基于我校服装学院专业背景及资源,针对智能3D量体技术在西装个性化定制的应用方面进行研究,将智能3D量体技术落地实践成为实际可操作的西装定制项目,验证西装智能化定制的可行性与优势。
本项目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时间与经费限制,样本量不大。其次,此次测量只是基于松江大学城的一次简单采样,样本的年龄分布没法准确控制,同时无法得到松江大学城地区之外男性大学生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