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状况分析及培养策略
2018-05-15谢文鸿
■谢文鸿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护理学报》编辑部,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 510515
职业韧性是个体对抗职业逆境的心理资本,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新概念[1]。职业韧性是指个体在日常工作中应对各种工作压力和逆境,适应环境,做出自我调整和适应,从逆境中恢复并且反弹,体验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从而认同和坚持所从事工作的特质和能力[2]。职业韧性不仅指个体具备选择、调整职业方向的心理承受能力,还反映个体在其所从事的职业领域中克服各种困难,不断适应本职业的需求变化,增强职业适应性的心理能力[3]。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全面普及以及移动数字终端设备不断发展,科技期刊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对期刊编辑应用新技术能力的要求也大大提高[4]。随着期刊官方网站、数字期刊、集群化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科技期刊编辑承受的工作压力和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大[5-7],导致部分编辑出现工作不适应的问题,甚至跳槽或离职。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以期为稳定并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促进编辑职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7年6月20—30日,通过问卷形式调查我国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韧性。选取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以及省级科技期刊的编辑作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工具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科技期刊编辑一般资料和职业韧性量表2个部分。一般资料包括编辑的性别、年龄和学历。职业韧性量表[8]共12个条目,包括成就目标(条目1~5)、调整适应(条目6~9)和探索精神(条目10~12)3个维度;采用Likert 6 级评分法,按照“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别计1~6分,总分范围为12~72分,得分越高表明职业韧性水平越高。该量表总Cronbachα系数为 0.839,本研究测得量表总Cronbachα系数为 0.895。由于各维度所含条目数量不一致,采用得分指标[9]来评价各维度的得分水平。得分指标=(维度的平均得分/该维度的可能最高得分)×100%。
1.2.2 调查方法
通过网络发布和现场调查2种方式,利用科技期刊的社交平台QQ群发布网络调查问卷,对参加2017年度广东省出版专业继续教育第二期培训班的编辑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现场发放问卷现场收回,网络发布的受邀请调查对象不点击进入问卷则视为无效发放,故本研究发放问卷的总数为网络记录的总浏览量与现场发放问卷的总和[10]。
2 调查结果
2.1 科技期刊编辑一般资料
发放的网络问卷与现场问卷共120份,其中无效问卷为17份,有效问卷为10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5.83%。103名期刊编辑中,男性编辑33名,占32.04%;女性编辑70名,占67.96%。18~29岁的编辑共19名,占18.45%;30~39岁的编辑共65名,占63.11%;40~49岁的编辑共15名,占14.56%;超过49岁的编辑共4名,占3.88%。从编辑学历水平来看,大专及以下的编辑共2名,占1.92%;本科学历的编辑共46名,占44.66%;硕士研究生学历的编辑共45名,占43.69%;博士研究生学历的编辑共10名,占9.71%。
2.2 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的得分情况
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总分为(56.93±7.36)分,得分指标为79.07%,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韧性量表的3个维度得分指标由高到低依次为成就目标维度、调整适应维度和探索精神维度,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的得分情况详见表1。
表1 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的得分情况(n=103)
注:x为均值;s为标准差。
2.3 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各条目得分情况
得分排在前3位的条目所属维度均为成就目标,得分排在后3位的条目所属维度均为探索精神,各条目得分情况详见表2。
表2 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各条目得分(n=103)
3 讨论
3.1 期刊编辑职业韧性有待加强
当前,科技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并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期刊业国内外竞争越来越激烈,编辑经常面临较大的职业压力。高职业韧性水平的个体面对工作压力或挑战时,能较好地应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从逆境中恢复后韧性得到加强。本调查结果显示,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总分为(56.93±7.36)分,得分指标为79.07%,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与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科技期刊与大众期刊、报纸、图书等其他媒体形式相比,具有作者群体集中、传播范围有限、受众范围狭窄等特点,在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下,科技期刊编辑未能很好地应对办刊理念、传播渠道、出版模式等方面的困难与挑战,自我适应不良,导致职业韧性水平不高;另一方面,青年编辑专业知识水平不足、从业时间短、经验积累不够、经济收入水平偏低,并且大多数青年编辑并非科班出身,新转入编辑行业的青年编辑将面临这个职业独有的挑战。青年编辑不仅要应对高强度的审编工作和激烈的行业竞争,还要经受购房、结婚生子等生活与经济压力,容易转行,导致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水平不高。
3.2 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各维度得分分析
3.2.1 成就目标维度得分较高
职业韧性中成就目标维度是指个体在职业上对成就与目标的追求,属于动力因子。本调查结果显示,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的成就目标维度得分为(25.34±3.00)分,得分较高,得分指标为84.47%,由表2可知,得分排在前3位的条目所属维度均为成就目标。科技期刊编辑成就目标维度相对其他维度得分较高,说明编辑希望在职业生涯中有所成就,在强烈的取得成功的动机激励下,编辑能够认真完成工作。成就目标维度得分最高的条目为“我希望在工作中有所成就”,说明科技期刊编辑希望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在工作上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分排在第2位的条目为“我清楚我的工作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和技能”,说明科技期刊编辑对所从事职业的工作内容与业务技能较为熟悉;在成就目标维度中得分最低的条目为“想要取得成功的想法激励我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说明科技期刊编辑具有取得事业成功的想法,但是勇于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尚待加强。
3.2.2 调整适应维度得分居中
职业韧性中调整适应维度是指个体在面对职业挫折、困难和变化的环境时进行的自我调整以适应工作环境,属于行为因子。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得分指标排在第2位的是调整适应维度,得分指标为78.46%。由表2可知,调整适应维度各条目得分居中。科技期刊编辑职业调整适应水平较成就目标水平偏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科技期刊编辑虽然希望在工作中有所成就的动机较为强烈,但是面对高负荷的工作压力以及激烈的期刊竞争,在心理调整和行为适应上需要一定过程。科技期刊编辑调整适应水平较低,在期刊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困难时,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与解决困难。调整适应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条目为“在不确定的时间里,我能够适应与不同级别、不同领域的同事一起工作”。科技期刊编辑与同事之间虽然在知识、能力、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别,在对待和处理工作时也许会产生不同想法,但是科技期刊编辑能够相对较好地适应这种状态,与同事协调合作,这说明科技期刊编辑团队合作精神较强。调整适应维度中得分最低的条目为“我能够在不确定和非程序化的情境下保持工作表现”,说明科技期刊编辑在那些不常发生的或者不固定的环境、情景中较难保持工作状态,在环境突然改变时较难集中精力进入工作状态。
3.2.3 探索精神维度得分较低
职业韧性中探索精神维度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在职业领域进行不断探索,能够主动地参与职业领域的研究,发现职业领域的规律、联系、属性等心理倾向,属于态度因子。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得分指标最低的维度为探索精神,得分指标为70.89%。由表2可知,得分排在后3位的条目所属维度均为探索精神,这些条目分别为“我探索所在领域的发展趋势,并且察觉到了一些正在发生的变化”“我经常通过与人交流或者参加专业会议了解本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我寻找机会结交有影响力的人”,说明科技期刊编辑缺乏敏锐的信息意识,缺乏从专业会议中思考与总结最新学术观点、热门研究选题,以及领域发展动态的能力,缺乏以事业成功的社会人士为榜样和向有影响力的优秀编辑学习的精神。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中探索精神水平偏低,说明编辑对工作提不起兴趣,对工作内容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目前,科技期刊编辑不仅要掌握出版专业的基础理论以及技术性知识,还要掌握相关专业的发展前沿,具备专业素养,同时需要具备敏锐的科研思维、自觉的科研意识,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科技期刊编辑应当追求和探索出版活动,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才能够提升期刊的综合质量以及国际竞争力[11]。
4 培养策略
4.1 提升编辑成就目标水平
科技期刊编辑成就目标水平越高,越希望在工作中有所成就,不仅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能积极、主动地帮助同事,愿意承担本职工作以外的任务。提升编辑成就目标水平以培养职业韧性的策略包括:(1)引导科技期刊编辑设立恰当的职业生涯目标,并且朝着目标稳步前进,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志当存高远”为座右铭,用不断取得的小成就来逐渐增强编辑的自信心,提高工作能力;(2)科技期刊编辑应当学会纵向分析与比较自己的工作,发现自己工作的不足以及有待改进之处,同时学会观察与借鉴其他编辑面对工作逆境时的应对方式,通过获得替代性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12];(3)重新认识自我,并加强职业定位,应用SWOT (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分析法全面、客观、合理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13],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抓住良机,挖掘内在潜能,消除客观存在的劣势,避免威胁,不断弥补自身不足,改善编辑职业状况,提升工作能力和技能,将职业目标细化,分步实施完成。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目标既定,在工作和实践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曲折,都不要灰心丧气,不轻易改变既定的目标,努力不懈地学习和奋斗,逐级实现编辑成就目标,进而提升编辑职业韧性。
4.2 改善编辑调整适应状态
科技期刊编辑调整适应水平越高,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越强,高水平的自我调整与环境适应能够使科技期刊编辑更快、更好地解决工作困难,应对挑战。改善编辑调整适应状态以培养职业韧性的策略包括:(1)培育科技期刊编辑良好、积极的心态,具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胸怀,在工作中面临困境时,回顾过往成功应对困难的方法,学会积极自我暗示,对编辑职业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科技期刊编辑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指导和教育,也能够支持和帮助同事,与同事建立支持性和合作性关系,因为对于善于合作、有优秀团队意识的科技期刊编辑,整个团体也能够带给他无穷的帮助,个体要想在工作中快速成长,需要依靠团队和集体的力量来提升业务技能与克服工作困难的能力;(3)编辑需要学会放松自己,通过亲近自然、阅读书籍、参加体育运动等方式消除焦虑情绪,减轻工作压力,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以有效地应对职业困难和挑战,同时能够做到在不确定和非程序化的情境下集中精神工作,进而提升编辑职业韧性。
4.3 增强编辑探索精神
科技期刊编辑探索精神水平越高,对工作的热情越高,投入越大,越能激发编辑从事科研活动的潜力[14],培养科研素质。增强编辑探索精神以培养职业韧性的策略包括:(1)为科技期刊编辑提供科研指导与培训,大力支持与鼓励编辑积极参加科研团队,积累科研经验,培养参与科研活动的兴趣,提高职业探索能力,逐渐使科技期刊编辑尤其是青年编辑胜任科研工作;(2)通过邀请科研成果突出的编辑举办科研培训讲座,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编辑形成科研思维习惯,以保持对学术前沿动态的敏锐性和对学术发展的前瞻性,不断培养创新意识[15],以研促编,以编带研,把研究活动和编辑工作完美地结合起来;(3)各省科技期刊学会或者出版专业管理单位应当设立编辑科研基金项目,为编辑提供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尤其是为没有课题主持经验的青年编辑提供从事科研的条件,并给予必要的奖励;(4)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可以通过阅读权威文献、参加学术会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学习[16-17],结合工作实践,不断思考与总结,积累信息,养成敏锐的信息意识,发现研究选题的创新点。
5 结语
提升职业韧性的意义在于促进科技期刊编辑在遇到工作环境变化时,积极地调整心态、观念和行为,提高面对困难、挫折的耐受度和承受力,快速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分析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的现状,探讨具体的培养策略,不仅能够加强科技期刊编辑的培养、巩固编辑队伍,而且能够为我国期刊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实践指导。本研究主要分析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现状以及培养策略,而影响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的因素以及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致谢感谢广东省出版专业继续教育培训班学员、广东省科技期刊学会QQ群的编辑同仁对本次问卷调查的大力支持。
[1] 黄小乐. 高校辅导员职业韧性的内涵、职能及培养策略[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0(4):83-88.
[2] 魏荣.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韧性现状和改善策略[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77-79.
[3] 胡孟杰.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韧性研究[D].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1.
[4] 周凯虹. 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传统编辑与互联网编辑的融合[J]. 编辑学报,2015,27(1):90-91.
[5] 陈佳沁,马潇漪. 科技期刊的新媒体应用与提升策略[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7):909-913.
[6] 朱琳,刘静,刘培一,等.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出版管理现状及思考[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3):230-234.
[7] 武文颖,李丹珉,洪晓楠. 学术期刊微信推送文章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4):326-331.
[8] 宋绍文. 企业员工职业韧性内容结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 广州:暨南大学,2013.
[9] 肖美莲. 住院冠心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评价[D]. 长沙:中南大学,2007.
[10] 林加西. 期刊编辑参与科研活动现状调查及促进策略探讨[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0):1085-1089.
[11] 孙继华,叶庆亮. 学术期刊编辑应积极从事各类科研活动——以《热带作物学报》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5):947-950.
[12] 谢文鸿,江霞,吴艳妮,等. 医学期刊青年编辑职业自我效能感缺失原因分析与培养策略[J]. 编辑学报,2017,29(1):84-87.
[13] 李勇,范晨芳.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策略及其实践[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4):798-800.
[14] 颜廷梅,任延刚. 科技期刊编辑从事科研活动对提升期刊质量及编辑成长的作用——以《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辑科研实践为例[J]. 编辑学报,2017,29(1):87-89.
[15] 陈小强. 论科技期刊编辑如何践行创新意识[J]. 编辑学报,2014,26(6):511-513.
[16] 武文颖,李丹珉,洪晓楠. 学术期刊微信推送文章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4):326-331.
[17] 沈秀. 编辑出版类专业期刊数字出版的调查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7):63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