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潭静深的湖水
2018-05-14苏桦凡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怕的预言,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碗,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久闻木心先生之大名,初读其作品,感受同诸评论家相同:博学,丰富,典雅,意境稍深涩难懂。在此仅选一篇易读的小散文稍作评论。
这篇散文,笔者读至开篇时,以为只是对童年所做的佛事进行少许的回忆和有关风俗、古今的议论,但顺着作者清丽的白描手法和似若无其事的平淡笔触读下来,后文那“平平地划着水”的盌却不知不觉扣了人的心弦。当读完全文时,不由感到整颗心也好似随着那下沉的碗一般,无声地没入那静深的水天茫茫之中。
木心先生这篇散文的语言,少了晦涩的用典和议论思辨。虽刻画人事时多用白描,但却丝毫未伤及其典雅清丽。首先,本文以一个孩童的角度,述说与家人去山上做佛事祭奠祖先结束后发生的一件“小事”,前文花了大量笔墨在典淡的寺庙生活和对往年学习生活的回忆上(如对“睡狮庵”名字的困惑,与和尚诵经相关的描写,以及对幼时的我背书作文的回忆),为文章奠定了一种朴实而雅致的基调。“我只好瞎凑……凑到近两百,‘轻舟已过万重山。等到卷子发回,朱笔改得‘人面桃花相映红……”这样带着文墨气息的幽默使行文优雅而又不失风趣。文中不时穿插“山已玩够,素斋吃得望而生畏,那关在庵后山洞里的疯僧也逗腻了。心里兀自抱怨:超度祖宗真不容易”和“经他们一说,倒使我不服,除了省县乡,我还分得清寺庙院殿观宫庵呢”这样的句子,显出童真童趣的童言。儿童丰富的心理描写,让文章显出了一种朴实真挚的意趣,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寺院佛事的静谧典雅和孩童活泼生动的心理一起赋予了本文语言风格的“雅”与“真”。
在这样的语言风格所赋予的平淡真挚的氛围下,本文的主要事件在看似平静的一切之中悄悄展开,且渐至跌宕震撼:终于佛事结束,大家可以乘船回家;可即将开船之际,“我”却想起来自己将寺庙老法师赠予的一个珍贵的盌落在了山上的卧室床上——在一番抗争后,母亲嘱咐船夫上山去取……文章的笔墨从前文对寺庙生活和往事回忆的泛泛描述,一下集中到了返程的这一件小事上。船夫远远地空手下来,又从怀里掏出碗的这一细节动作,让读者的心随着“我”一样先期待、急切,后驚讶、失望,最终转而惊喜、庆幸。
本来,寻碗一事就此终了。读者同主人公一样带着失而复得的庆幸,刚刚松了口气,事情就又发展变化了。
“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
“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来,可以泼得远些——一脱手,碗飞掉了!”
此刻,读者的心也随着那碗的脱手霎时提到了嗓子眼,“那碗在疾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汆着,向船后渐远渐远……”
读者的心也随着那消失的碗,同主人公一齐“望着望不见的东西——醒不过来了”。痛惜、不舍、悔恨、难以置信的感觉紧紧攥住每个人的内心。
如此曲折而细致的描写,让这一件过程极短的“小事”在主人公和读者心里造成了极大的起伏。一切尘埃落定之后,读者同主人公在失而复得又得而复失的长久痛惜之中听到了母亲这样发人深思的话语:
“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
如此生动、细腻、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情节结束后,配以母亲最后一句的“轻描淡写”,颇有种对于人生无奈的参透和看淡。紧接着,“我”心里“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的设问,将全书的情感和立意和盘托出,着实为画龙点睛之笔。文章从貌似简单平淡的回忆散文一下嬗变为富有深刻哲理、震撼人心的美文。生活,这潭看似平静却深不可测的湖水曾吞噬掉那原属于我们的,多少珍贵的人和事啊!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布局的精巧:先是让读者沉浸在主人公山中寺庙祭祖的恬淡生活和对人物的充分理解中,体会到浓厚真实的生活气息与孩童的心理,产生共鸣;同时不忘用回忆、诗句、祭祖过程等来丰富内容,塑造恬淡沉静的氛围。一切就绪,情节便集中到归船启程这里,在前文读者已将自己带入的基础上,毫不费力地、曲折而细致地展开。其过程紧张跌宕而丝毫不显突兀。最后,在结局主人公的叹惋、不平之中抒发的简短议论尤为发人深省、震撼人心: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怕的预言,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碗,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那时,那浮汆的碗,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结尾处与题目呼应。用一句虚写结束全文,给人留下不尽的回味与思考空间。无奈,生活就是那潭静深的湖水,悄无声息地吞噬着我们所珍爱的人和事物。
如果说生活是那潭湖水,我还要说,木心先生在这篇文章的语言与结构方面暗下笔力而毫无雕琢之迹,也似一潭静深之水,表面平静,实则暗涌着无尽激荡心灵的哲思与情感。
作者简介:苏桦凡,女,1998年出生,现为济南大学2016级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爱好阅读、写作、音乐等,曾获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三等奖。
(责任编辑 王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