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有情品读不一样的文化大新

2018-05-14刘洋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土司文化

刘洋

大新县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万多年前,就已经有人类在这里活动。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大新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土司文化、侬侗文化等独特的壮民族文化早已深深融入大新的奇峰秀水间,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土司文化之乡

大新处于左右江的中间地带,地理位置优越,过去发展较为繁荣,加之又属边境地区,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在大新设置的西原、波州、万承、养利、恩城5个羁縻州是大新县最早的行政建制,宋朝沿袭羁縻州,元朝改为土州,明朝册封了今大新县城内的八大土司(万承、恩城、养利、太平、安平、下雷、全茗、茗盈)。明崇祯十年(1637年)农历10月21日,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进入恩城游历,并写下了“盖恩城在安平东北,由安平西北向下雷,日半可达;而东北向恩城,走龙英,其路须(需)四日抵下雷焉……”等文字,记录在《徐霞客游记》当中。

宋仁宗时期对于边关疆土的稳固更加重视,土司作为其所辖地区同中央联系的纽带作用更加凸显。民国年间改土归流,1951年9月,养利、万承、雷平三县合并成立大新县建制至今。

大新由土司管辖的时间长达千年,因此制度较为完备,曾有人说在大新是流水的王朝、铁打的土司。千年的时间里,大新沉淀了许多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目前境内共有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摩崖石刻等不可移动文物160多处,成为研究壮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对当代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学、艺术价值。

土司文化是由土司制度及其教育制度、土地制度、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及社会文化等组成的一种文化。“挖掘土司文化,就是为了让将来的子孙后代能够了解自己的祖宗、自己的历史,就像瞿秋白说的‘人爱自己的历史,就像鸟儿爱自己的羽毛一样。”研究土司文化多年的大新县政协文史委编辑孙舟向本刊记者讲解时说,土司的官职比县官的级别稍高一点,并且拥有自己的司法机关、军队和政治制度,肩负着抵御外来侵略、守卫疆土的职责。

孙舟本是浙江人,2009年因为旅游来到大新,了解土司文化后被深深吸引,之后多次自费往返大新,拜托当地人带自己走访土司遗址,2014年被特聘为大新县政协文史委编辑,目前已经出版《百里画廊行》《侬智高与傥犹州探秘》等多本与大新土司文化相关的书籍。

因为研究土司文化,孙舟接触到了许多土司后裔,同曾经手握重权的祖先们不同的是,现如今这些土司后裔也只是寻常百姓,听着他们坎坷的故事,孙舟曾多次留下泪水。时代如洪水般往前奔腾,但有些历史虽已历经时代变迁,但依然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土司文化就是这样。现如今大新县不仅加大对养利古城、安平土司衙门、城隍庙等重点文物古迹的修复和保护,还通过建设明仕壮族民居博物园、恩城小玲珑文化园等形式保护和開发土司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大力宣传大新的秀美山水与古城文化、土司文化,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文人墨客和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体验。

在如今依然字迹清晰的摩崖石刻旁,孙舟坚定地表示,理想是一个人为什么活着的原因,未来在大新这片乐土上,他将继续为土司文化的挖掘奉献自己毕生的精力和心血。

中国侬侗文化之乡

侬侗节是壮民族亲朋好友相聚、联络族群关系的民间节庆。一到侬侗节,各家各户便杀鸡、宰鸭、烤猪、做糍粑,盛情款待各方宾客,还会举行唱山歌、抛绣球、舞龙、舞狮、打陀螺、跳竹竿舞等民俗活动。

中国侬垌文化核心区域主要集中在左江流域,其中尤以大新县侬垌节最具特色。“侬垌文化在众多的壮族民俗文化中是最为绚丽的一朵奇葩,光彩照人。”大新县文化馆原馆长覃雄介绍说,大新县的侬垌节具有历史悠久、时间跨度大、规模大的特点,一年四季月月都有侬垌节。大新人常说“一个亲九个跟,一条毛巾走大新”,旧时不管是男女老少,带上一条毛巾就走村串屯赶侬垌,一年四季不回家,规模之大是其他县所没有的。

由于受民族历史、地理环境、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新县各村屯庆祝侬垌节的习俗略有不同,但山歌对唱是保留节目,在歌圩活动中,人们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传达友谊。宝圩乡板价村退休教师农廷兴是山歌爱好者,除了唱山歌交朋友,他还常常改编歌词宣传党的便民政策,方便群众理解和接受。

宝圩侬侗节是大新县侬侗节的一个典型代表,2010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有史记载,侬侗节是嘉庆十五年(1811年)由一位刘姓广东人传到宝圩。从那时起,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这一天,宝圩街都举行隆重的抬观音游街活动。此外,宝圩街居民还要聚在一起吃“神福粥”。所谓吃“神福粥”,就是各家各户捐米捐钱,买米买肉煮成的几大锅肉粥,先拿去拜观音,以表敬意,然后全街男女老少再来吃“神福粥”,期望未来的日子可以更加顺利、安康。

文化传承需要的是长期持续性的坚守和保护,覃雄从2005年开始从事侬侗文化研究,相较于十几年前侬侗文化保护情况,他坦言目前侬侗文化中十分重要的山歌和部分民俗活动正在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在热闹非凡的互联网已然占据大多数人的生活的同时,他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侬侗文化研究的队伍当中。

目前,大新县“中国侬垌文化之乡”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前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覃雄正忙于收集各类材料进行申报的文稿撰写,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精神和物质财富。

猜你喜欢

土司文化
瑕瑜互见的《土官底簿》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贵州土司史籍编年系列总序
从土司军事活动窥探土司文化
Fort Besieged
谁远谁近?
余庆毛氏清朝科举人物考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播州杨氏土司军队建置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