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文旅产业“发展之问”的彭州答案
2018-05-14米兰佳
米兰佳
成都召开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提出,要把“三城三都”作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在打造文化名城和旅游名城上,彭州以坚持生态绿色发展途径,创新文旅产业生态链,构建文旅产业生态圈为主要举措,致力为成都“三城三都”建设提供“彭州经验”。
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凝聚思想共识
文旅产业要持续发展,必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需要在思想上凝聚共识,准确把握绿色发展新要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要义。
绿色发展根本在于守住底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坚决守护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才能为文旅产业发展打造坚实的资源本底。彭州以鲜明的态度和坚定的决心持续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近年来累计关停整改“小散乱污”企业6000余家。努力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不断提升发展“含金量”“含绿量”。
绿色发展重点在于挖掘特色。彭州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拥有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白水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白水河国家森林公园、龙门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旅游资源品牌,丹景山牡丹花会、葛仙山田园赏花节、白鹿音乐季等品牌文化活动影响广泛。为加快资源向资产和资本转变,彭州全面梳理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资源和闲置存量空间,大力发展民宿、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推广,把丰富的生态资源变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绿色发展成效在于抓好机遇。2017年,龙门山山地旅游集聚区被成都确定为66个产业园区之一,也是唯一以文旅为主导产业的功能区。彭州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加快出台龙门山山地旅游集聚区总体规划,面向全球征集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总体设计概念方案,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阔。
推进文旅产业发展,下好布局之棋
推进绿色发展就像画一幅“山水田园画”,需要整体着墨。彭州坚持系统谋划,面向全球征集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总体设计概念方案,加快制定《彭州文创产业行动计划(2018-2021)》,勾勒彭州文旅产业发展路线图。
对接战略布局。全面落实“西控”城市发展部署,贯彻成都以产业功能区建设塑造城市未来新形态的工作要求,加快出台龙门山山地旅游集聚区总体规划,面向全球征集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总体设计概念方案,确定“一带三核”的空间结构,即以湔江为纽带,以通济镇、丹景山镇、葛仙山镇为发展极核,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统筹谋划人口分布、产业布局、交通体系和城镇化格局,产城融合发展蓝图进一步清晰。
优化城市布局。创新特色小镇+新经济的融合发展模式,把珍视历史传承、鲜明产业支撑作为特色小镇打造的首要前提,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等,打造了白鹿音乐小镇、葛仙山运动休闲小镇、丹景山牡丹文化小镇等,明晰各自在文旅产业链中所处位置,错位发展,实现特色小镇颜值高、活力强。同时,持续放大文旅产业对城乡形态、就业结构、公服设施的带动效应,不断完善美丽乡村城镇功能和基础设施,依托乡村山水风光、古村古居、人文历史等独特的优势,鼓励村民利用宅基地发展民宿,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切实增加农民和村集体的财产性收入,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提升产业布局。围绕“旅游+”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延伸高端文旅产业链,对原有农家乐提档升级,出台《彭州市乡村民宿管理办法(试行)》,召开龙门山民宿论坛,引入国内知名民宿品牌,推进与文化、康养、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实施文创突破行动,打造集聚区文化创意街区、地标,白鹿音乐小镇成功申报为成都首批文创产业园区。塑造探寻古蜀、桂花龙窑、牡丹禅茶等文创品牌,构建湔江沿河文化创意产业走廊。加快构建文创产业孵化器,推出一批中小文创企业重点支持名单,促进集聚区产业动力增强。
推进文旅产业发展,走好转型之路
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文商体旅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向层次高、结构强、质量优提升。
壮大优势产业。遵循产业发展规律,谋求生态优先、绿色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明确文化旅游、运动休闲、音乐文创等主导产业,建立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全景图、重点企业和配套企业名录,引入龙头企业,构建符合其需求的产业链。主动完善创新生态,围绕弘扬天府文化,挖掘牡丹、古蜀、陶瓷等文化,让文化为旅游注入灵魂。拓展“一带一路”经贸合作,鼓勵本地家具、服饰设计等企业与国外企业合作。与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签订协议,打造校院地企创新共同体。坚持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出台聚居区企业招商引资目录,以产出效率和宜居水平为目标,把产业功能区建设成为绿色发展示范区。
集聚高端产业。积极推动传统文旅行业将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融合于转型发展中,渗透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推出在线旅游服务,丰富产品类型和创新服务提供方式,加快实现从传统行业向创新密集型的产业转变。加快发展大数据应用,发挥在线旅游业的信息查询、产品预定、资源调配、服务评价等环节优势,打造线上平台,进一步整合游客、供应商和推广商,提供在线生产标准、服务准则,形成线上线下良好互动,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更加周到的服务和更加广泛的选择。
培育特色产业。加快培育具有“蜀”味的原创IP经济,用更新颖、优质、内容丰富、充满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满足游客对于体验化、个性化、休闲化的度假旅游需求。推动技术上有创新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技术标准、具有市场潜力的文化科技创新产品开发研究,重点推进音乐、电竞、影视制作、陶瓷设计等领域产业发展,重点打造陶工户、桂花龙窑、白鹿音乐榜等文创项目。加快促进创意生活产业发展,萃取天府文化特质,加快发展文化体验、文博旅游,开展具有成都味、天府范的文化创意体验活动。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天府农业本底,促进田园文创、农耕体验等创意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