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开放和融合推进世界旅游名城建设

2018-05-14唐晓云

先锋 2018年10期
关键词:名城成都旅游

唐晓云

从古蜀文明到天府文化,成都的发展始终带着浓郁的成都气质,是一种富有生机、闲适向上、从容时尚的力量。这种坚持的力量源自对本土文化的自信,蕴含着一种包容和创新的城市精神。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全域旅游、优质旅游发展新时期,开放、融合和创新的城市精神是成都建设世界旅游名城的基础力量。

开放是成都城市世界旅游名城建设的基本前提

形成开放发展的政策保障。依托中央对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的倾斜,在落地免签、过境免签、离境退税、市内免税店开设等方面争取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国际旅游市场发展。重点实现两个突破,一是在72小时免签基础上,力争实行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二是实现开设市内免税店的突破。签证便利、交通通达和高品质消费是国际旅游发展的关键。此外,在税收、金融等方面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鼓励旅游企业“走出去”;简化外资企业工商注册登记,有序发展和引进外资品牌旅游企业和特色业态,稳步推进旅游企业国际化发展。

构建通达全球的空间体系。良好的进入性是世界旅游名城建设的基础。成都需要建立全球通达的进入系统,依托国际航线、第五航权、中欧快线等空中、地面交通,形成成都便捷的国际交通通道。尤其是要在成都—布拉格—苏黎世航线成功运营基础上,力争实现途经成都的第五航权国际航线的拓展。在城市内部,要建构主客共享的更高品质的生活空间。从世界大型都市发展实践看,知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必然是都市旅游发达且高品质生活的城市,也是城市公共文化供给和商业体系都较为完备的城市。这就需要成都的城市发展从产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高品质的文化、休闲、艺术、教育、医疗、体育等城市服务供给。从内部景观和游客活动空间看,可构建以成都市区城市文化休闲为核心,以西北青城山—都江堰、东南运动休闲和古镇文创为主轴,熊猫繁育基地、双流体育基地等为辅的格局。

全面融入国家战略和国际分工是重要路径

主动融入包含旅游在内的世界经济和全球分工。经济发展是旅游发展的基础支撑,同时由经济活动引发的商务客源是国际旅游中的重要群体。成都要建设世界旅游名城,必先连通世界经济,可以通过对接中欧铁路、欧洲中心等载体和平台主动融入世界经济。通过倡导和发起年度国际会议,如与国际组织、国内权威机构发起中欧旅游年会、亚欧旅游论坛、国际乡村旅游大会等年度性的国际会议,提升国际知名度,加大成都在全球旅游业界中的影响,逐渐融入世界旅游经济圈。从全球旅游产业分工看,成都首先需要明确重点和优势旅游产业目录,推动更多地发展高端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推进产业链条高端化,逐渐建构在全球旅游产业体系中的话语权。同时要建设更加完善的道路、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对开放经济的承接能力。

全面响应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倡议。国际话语权建构是成都世界旅游名城建设的重要方面,成都可通过以“一带一路”签署合作协议的国家为突破口,逐渐构建国际旅游产业话语权。将《“一带一路”旅游合作成都倡议》的战略框架逐步向稳定的机构机制、发展政策、产业项目落地,将成都培育成为“一带一路”国家旅游发展和交流的平台,打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包括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建立旅游推广联盟,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就“丝绸之路旅游项目”和“丝绸之路行动计划”的成都行动提出方案等等,将自身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框架,自觉架起中国西部连通世界的通道和桥梁,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西部门户枢纽,既是成都的发展机遇,更是成都的历史使命。

构建以文旅融合为主体的旅游市场和产业新格局。成都要以文化引领旅游发展,以包容兼蓄的文化体系,传递出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大力培养创新型产业主体,构建与文化融合为主体的全方位旅游市场和产业新格局。在旅游产业体系建构上,与会展、艺术、文创、装备制造、农业等多元领域融合,形成开放多元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依托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国际旅游市场发展。设立全球旅游技术应用研发中心和创业创新基地,通过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高水平融入全球旅游产业链,实现高水平的旅游产业对外开放。

提升全域旅游、优质旅游背景下的商业环境和公共服务。在大众旅游背景下,全域旅游和优质旅游发展新时期,游客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产业主体从旅游景区向全域产业转变,成都需要以主客共享的融合空间和时尚元素来引领城市发展,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推动创业和创新,使旅游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用全域旅游、优质旅游提升游客和居民共享的商業环境和公共服务。无论是本地人的休闲生活,还是国际游客所体验的异地生活方式,都离不开百货公司、超市、便利店、小吃街、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公交、地铁、出租车、通讯、互联网等。现代化的商业型态和市场主体所构成的商业环境,是满足游客旅游休闲需求的基础。成都建设世界旅游名城,首先要建设好游客和居民共享的商业环境和公共服务。

创新是建设世界旅游名城的持续动力

形成稳定的产业创新机制。通过设立全球旅游技术应用研发中心和创业创新基地,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高水平融入全球旅游产业链,实现高水平的旅游产业对外开放。首先要鼓励和加强服务业及旅游相关产业技术应用研发投入,成都的R&D投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其次要培育和引进技术型旅游企业在成都的集聚。通过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鼓励大型在线旅游企业在成都设立总部,通过成立产业创新基金大力培育科技型旅游企业发展,形成成都旅游及相关产业创新能力支撑。

创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营销方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用好大数据,增强旅游宣传营销实效。包括拓展营销渠道,创新境外营销方式,通过发起、主办和参与大型国际展会活动平台及国家级平台,开展成都形象宣传推广活动。建立面向年轻人、世界主流社交媒体的旅游宣传营销模式,运用新兴社交媒体和大数据技术全面提升旅游营销效率。如利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通过大数据挖掘,针对性地做好成都旅游线上线下推广。与携程、Booking、Google等企业合作,运用大数据挖掘来蓉入境游客的消费偏好和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入境游口碑营销。发起或积极引进有国际影响力的节会和赛事活动,强化节事营销,提升城市影响力、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大力培育和引进国际化的创新人才。产业要发展,首先得靠人才。要积极推动旅游领域专业人才在成都的集聚。要通过与国际国内知名机构联合培养、创立旅游教育机构等方式,提高成都旅游专业人才质量和储备。通过专项人才优惠政策和有力的资金支持,精准引进和留住急需和战略性旅游人才。通过国际国内合作,对现有旅游及相关人才进行有序、持续再教育,提升人才素质和综合能力。旅游专业技术人才的聚集,是城市世界旅游名城建设和永续发展的基础要件。

猜你喜欢

名城成都旅游
“防护纺织名城”新名片
首届侨商经贸合作暨创新名城推介会在宁举行
北威州名城名展
穿过成都去看你
旅游
成都
在成都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会展名城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